本發明屬于植物種植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紫苑的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紫菀又名青苑、紫倩、小辮等,為菊科紫菀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干燥根,味苦,性溫,具有溫肺、下氣、消痰、止咳等功效,用于治療風寒咳嗽氣喘、虛勞咳吐膿血、喉痹、小便不利等癥。
野生紫苑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工栽培紫苑成為已成為產業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然而,現有紫苑的人工栽培技術不完善,產量低,難以滿足人們的需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紫苑的種植方法。該方法種植的紫苑產量高。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滅菌、殺蟲后放置14-15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0-25cm,做成寬為1-1.2m、高為5-8cm的畦,施基肥;
B.栽植:于當年的10.15-11.5或次年的3.20-4.10,用含有2-3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3-5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5-0.02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0-21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15-6.25、7.5-7.15各追施復合肥1次。
進一步,步驟A中所述土地的土質為沙質壤土。
進一步,步驟A所述滅菌是通過熏蒸法或Co60輻射實現的。
進一步,Co60輻射的劑量為27-35kGy。
進一步,步驟A所述基肥由堆肥、沼氣肥或餅肥與磷酸氫銨按照48:1-55: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400-2750kg/畝。
進一步,步驟B所述根狀莖的長度為4.5-4.8cm。
進一步,步驟B中,將根狀莖于濃度為6-9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5-10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
進一步,步驟C所述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5-18kg/畝。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該方法種植的紫苑產量高,品質好。根長可達4.23cm,畝產量可達328.67kg。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應視為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優選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的實驗方法,通常按照常規條件。
實施例1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熏蒸法)、殺蟲后放置15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5cm,做成寬為1m、高為5cm的畦,施基肥(由堆肥與磷酸氫銨按照55: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750kg/畝);
B.栽植:于當年的10.15-11.5,將含有2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5cm)于濃度為6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5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5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5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0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15、7.5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5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2cm,畝產量為329kg。
實施例2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劑量為35kGy的Co60輻射)、殺蟲后放置15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0cm,做成寬為1.2m、高為8cm的畦,施基肥(由沼氣肥與磷酸氫銨按照48: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400kg/畝);
B.栽植:于次年的3.20-4.10,將含有3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8cm)于濃度為9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10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3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2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1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25、7.15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8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2cm,畝產量為325kg。
實施例3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劑量為27kGy的Co60輻射)、殺蟲后放置15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3cm,做成寬為1.1m、高為6cm的畦,施基肥(由餅肥與磷酸氫銨按照50: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500kg/畝);
B.栽植:于當年的10.15-11.5,將含有2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7cm)于濃度為8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8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4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8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0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20、7.10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6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3cm,畝產量為332kg。
對比例1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殺蟲后放置14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5cm,做成寬為1.2m、高為7cm的畦,施基肥(由沼氣肥與磷酸氫銨按照49: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600kg/畝);
B.栽植:于次年的3.20-4.10,將含有3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8cm)于濃度為8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7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4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5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0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24、7.8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8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1cm,畝產量為287kg。
對比例2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熏蒸法)、殺蟲后放置14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2cm,做成寬為1.2m、高為8cm的畦,施基肥(由堆肥、沼氣肥或餅肥與磷酸氫銨按照50: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580kg/畝);
B.栽植:于當年的10.15-11.5,將含有2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5cm)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4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5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1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19、7.12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1: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7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2cm,畝產量為329kg。
對比例3
紫苑的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整地:選擇海拔為800-1500米的土地(土質為沙質壤土),滅菌(劑量為30kGy的Co60輻射)、殺蟲后放置14天,攤平,翻耕深度為24cm,做成寬為1.2m、高為6cm的畦,施基肥(由堆肥、沼氣肥或餅肥與磷酸氫銨按照49:1的質量比組成,用量為2500kg/畝);
B.栽植:于當年的10.15-11.5,將含有3個休眠芽的的根狀莖(長度為4.5cm)于濃度為8ppm的三十烷醇溶液中浸泡7s,然后栽植于畦面上,蓋上厚度為4mm的土層,澆水,再蓋上厚度為0.018mm的聚乙烯塑料膜;
C.田間管理:每隔21天除草1次,除草的同時進行松土,每隔1個月澆水、殺蟲1次,雨季排水、防澇,去除抽薹,分別于6.19、7.9各追施復合肥(由尿素、硫酸鉀和過磷酸鈣按照3:1:3的質量比配比而成,用量為15kg/畝)1次。
莖葉開始枯黃時采收,取根,平均根長度為4.1cm,畝產量為316kg。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宗旨和范圍,其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