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家禽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雛鴿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在城市的廣場上、公園里或在風景旅游點,常常會放養一些雛鴿供人們觀賞,現在玩賞雛鴿和養食用鴿的朋友越來越多了,但是現有技術中雛鴿的養殖水平參差不齊, 容易批量死亡,造成一定的經濟損失。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現有技術和實際情況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雛鴿的養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雛鴿出殼2小時后,確保雛鴿不被踏傷或者凍死,保持鴿舍溫度為35-38攝氏度,并挨個讓雛鴿吃到鴿乳;
3~4日齡后,要頻頻地哺喂雛鴿,有時每天多達十幾次,需要供給親鴿充足,營養豐富的飼料;
雛鴿12日齡時,可以給雛鴿喂食半顆粒狀的飼料,且飼料中混入打碎后的健胃片;
雛鴿17-20日齡時,給雛鴿喂食事先泡過的大粒碗豆,第17日喂進十五粒,第18日喂食20粒,第19日喂食25粒,第20日喂食30粒。
優選地,在雛鴿3-4日齡階段,應當每天及時更換墊布和墊草,以免發生疾病。
優選地,當鴿乳乳化不好時,仔細檢查雛鴿的嗉囊,要是發現癟癟的,用注射器注入一枚新鮮的鴿蛋。
優選地,喂水的方式不需人工喂水,要讓親鴿喂水。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雛鴿的養殖方法,可使雛鴿身體生長發育比親鴿喂養得更健壯,輕松實現 “人工喂養和半人工喂養”的方式,提高雛鴿的成活率和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詳細介紹本發明技術方案。
一種雛鴿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雛鴿出殼2小時后,確保雛鴿不被踏傷或者凍死,保持鴿舍溫度為35-38攝氏度,并挨個讓雛鴿吃到鴿乳;
3~4日齡后,要頻頻地哺喂雛鴿,有時每天多達十幾次,需要供給親鴿充足,營養豐富的飼料;
雛鴿12日齡時,可以給雛鴿喂食半顆粒狀的飼料,且飼料中混入打碎后的健胃片;
雛鴿17-20日齡時,給雛鴿喂食事先泡過的大粒碗豆,第17日喂進十五粒,第18日喂食20粒,第19日喂食25粒,第20日喂食30粒。如此,可在雛鴿最需要蛋白質的時候有效增加蛋白質攝入。
進一步地,在雛鴿3-4日齡階段,應當每天及時更換墊布和墊草,以免發生疾病。
進一步地,當鴿乳乳化不好時,仔細檢查雛鴿的嗉囊,要是發現癟癟的,用注射器注入一枚新鮮的鴿蛋。
進一步地,喂水的方式不需人工喂水,要讓親鴿喂水。親鴿在喂水的同時也把嗉囊里的消化液及營養液喂了進去。
有益效果: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雛鴿的養殖方法,可使雛鴿身體生長發育比親鴿喂養得更健壯,輕松實現 “人工喂養和半人工喂養”的方式,提高雛鴿的成活率和產量。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