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A01G29,具體為一種自動旋轉噴水花盆。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現代人對于周圍環境的綠化需求越來越高,尤其對于花卉盆栽的種植這塊也越來越專業,目前在市面上也出現了各式各樣的花盆。
如專利號為CN20140582315.1的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自動旋轉花盆,其中該花盆包括盆體和底座,底座具有容置腔,盆體設置在該容置腔內,盆體的開口端向外延伸形成盆沿,盆沿包括上盆沿和下盆沿,上盆沿與下盆沿之間豎向設有若干支撐板,下盆沿與盆體連接,下盆沿與底座的上端面間設有旋轉機構,盆體通過旋轉機構相對底座轉動,盆體的底部向下延伸有環形凸部,該環形凸部外套置有第一齒輪。
該方案中提到的自動旋轉花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需要對花盆本體進行整體旋轉,這無疑將導致整個花盆旋轉時需要消耗較多的能量,不符合國家對能源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的整體規劃。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能源消耗少,利用率高的自動旋轉噴水花盆。
本方案中的自動旋轉噴水花盆,包括盆體、儲液管、導液管和出液管,儲液管與出液管通過導液管進行連接,盆體內設有植株,還包括驅動電機和蝸輪蝸桿機構,蝸桿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軸上,蝸輪中部開設有通孔并放置在盆體內,導液管的一端與儲液管相通,導液管的另一端連接在蝸輪上。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是:當需要對盆體內的植株進行澆灌時,啟動驅動電機,驅動電機轉動并帶動套設在驅動電機軸上的蝸桿轉動,蝸桿在轉動的同時將帶動與蝸桿嚙合的蝸輪做周向旋轉運動,此時與蝸輪連接的導液管將同步做旋轉運動,與此同時,位于儲液管中用于澆灌植株的水分經導液管后從出液管排出。
本方案的效果在于:1、在驅動電機和蝸輪蝸桿機構的作用下,由于導液管在此過程中在不斷的旋轉,故與導液管連接的出液管也處于不停的旋轉過程中,因此從出液管排出的水分能均勻的噴灑在植株的四周,從而使得植株的各部分均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有效的防止了植株各部分得到的水分不均勻導致的生長不均勻的現象。2、由于本方案在實際使用過程中不需要對盆體整體進行旋轉,而只需要對蝸輪進行旋轉,因此整個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少,能源消耗低。
進一步,出液管至少具有三個,各出液管縱向分布在導液管伸入盆體的一端。各出液管縱向分布在導液管伸入盆體的一端,故各出液管可在不同的縱向位置對植株進行澆灌,從而使得植株各處得到的水分更加的均勻。
進一步,在盆體底部開設有空腔,在空腔與地面接觸的一側設有接觸開關,在空腔的另一側粘貼有鋼板,在鋼板處還設有電磁塊,電磁塊上開設有卡槽,卡槽內設有勵磁線圈。
當花盆正常使用時,即花盆平穩的放置在地面上時,空腔內的接觸開關處于閉合狀態,此時電磁塊卡槽內的勵磁線圈通電,電磁塊產生磁力該磁力促使電磁塊緊貼在空腔的鋼板上,當花盆發生傾倒時,空腔內的接觸開關打開,此時電磁塊卡槽內的勵磁線圈斷電,電磁塊的電磁力消失,此時在重力的作用下,電磁塊將下落,電磁塊下落時產生的力將促使花盆重新回到平穩狀態,因此本方案能有效的避免花盆的摔落。
進一步,蝸桿通過花鍵套設在驅動電機的軸上?;ㄦI是一種常用的連接方式,花鍵連接的可靠性好且安裝方便簡單。
進一步,所述勵磁線圈為直流勵磁線圈。直流勵磁線圈較交流勵磁線圈的噪聲脈動小,因此能有效降低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噪聲和振動。
進一步,驅動電機通過螺栓安裝在盆體的內壁上。螺栓連接的方式方便拆卸,通過螺栓將驅動電機安裝在盆體的內壁上,可使整個系統的結構緊湊,減小整個系統的占地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盆體1、驅動電機2、蝸桿3、蝸輪4、接觸開關5、電磁塊6、直流勵磁線圈7、導液管8、閥門9、儲液管10、出液管11、植株12、濕敏電阻13。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自動旋轉噴水花盆,包括盆體1,在盆體1中部開設有容納腔室,在容納腔室內設有驅動電機2和蝸輪蝸桿機構,其中為了方便驅動電機2的安裝,在盆體1的左側設有豎直的內壁,在內壁上開設有安裝孔,在驅動電機2上開設有安裝螺孔,驅動電機2通過位于安裝螺孔和安裝孔之間的螺栓安裝在盆體1的內壁上。
在驅動電機2右側的軸上連接有蝸桿3,其中在驅動電機2的軸上開設有外花鍵,在蝸桿3的內孔上開設有內花鍵,在進行兩者的安裝時,驅動電機2軸上的外花鍵與蝸桿3內孔的內花鍵配合進行有效連接,花鍵是一種常用的連接方式,花鍵連接的可靠性好且安裝方便簡單。
在蝸桿3處還嚙合有蝸輪4,蝸輪4中部還設有通孔,在蝸輪4上還連接有導液管8,導液管8斜向設置,且導液管8與水平面的夾角為70-80度,在導液管8的上側設有儲液管10,儲液管10為上寬下窄的漏斗形,在儲液管10下側的導液管8上還設有閥門9;在導液管8與蝸輪4連接的一端設有三個出液管11,三個出液管11縱向分布在不同的高度可對不同位置處的植株12進行澆灌。
在蝸輪4中部的通孔處設有植株12,為了對植株12內的水分進行實時的檢測,在植株12內安裝有檢測植株12水分的濕敏電阻13,同時在本實施例中,為了防止出現隨著植株12的增長,濕敏電阻13由原先的在植株12表皮而到達植株12內部導致不能準確檢測植株12水分的問題,在進行濕敏電阻13的安裝時,將濕敏電阻13沿植株12表皮的縱向進行安裝,這樣隨著植株12的生長,濕敏電阻13將順著植株12表皮縱向變化,從而能保證濕敏電阻13始終貼合在植株12表皮,準確的對植株12水分進行有效監測。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當濕敏電阻13檢測到植株12內的水分低于一定值時,濕敏電阻13發出信號給驅動電機2供電,在驅動電機2的帶動下,蝸桿3帶動蝸輪4轉動,進而提醒使用者打開閥門9為植株12供水。
在盆體1的下側還設有空腔,在空腔的下側設有接觸開關5,在空腔的上側粘貼有鋼板,在空腔的兩側還設有電磁塊6,在電磁塊6上開設有卡槽,卡槽內放置有直流勵磁線圈7,直流勵磁線圈7較交流勵磁線圈的噪聲、脈動小。
當花盆正常使用時,即花盆平穩的放置在地面上時,空腔內的接觸開關5處于閉合狀態,此時電磁塊6卡槽內的勵磁線圈通電,電磁塊6產生磁力該磁力促使電磁塊6緊貼在空腔的鋼板上,當花盆發生傾倒時,空腔內的接觸開關5打開,此時電磁塊6卡槽內的勵磁線圈斷電,電磁塊6的電磁力消失,此時在重力的作用下,電磁塊6將下落,電磁塊6下落時產生的力將促使花盆重新回到平穩狀態,因此本方案能有效的避免花盆的摔落。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