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茶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茶樹苗的種植:選擇陽坡、酸性磚紅壤的緩坡山地等高種植,將茶樹苗按行列間距為75*100-110cm種植,所述茶樹苗的種植深度為35cm,在茶樹苗所在的緩坡山地間每隔2-3行且每隔2-3列挖坑,使坑的深度達到40cm,在所述坑內設置緩釋裝置,每兩周向每個所述緩釋裝置中灌400-450ml的富硒營養液,之后將所述緩釋裝置上端密封;
(2)蟲害管理:在茶樹苗周邊種植生物源農藥;
(3)施肥管理:在每個茶樹采摘季節的前一個月施肥一次,每次的施肥量為每畝260-320公斤菜籽餅肥,每次采摘后噴灑一次營養素;
(4)采茶管理:茶樹長成后,用手折斷茶芽,分類存放;
(5)整形修剪:每天3-4月對茶樹進行一次修剪,修剪后相鄰茶樹間的間隔為18-22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采茶前一周向茶葉根部噴灑質量分數為0.008%的亞硒酸鈉水溶液。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將50重量份的水、8-10重量份的硒酸鉀、2-5重量份的生化黃腐酸鉀和15-20重量份的沼液混合均勻,并加入1-3重量份的糞便發酵劑,在35℃下發酵2-3天,即得所述富硒營養液。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茶葉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營養素包括核苷酸鹽和氨基酸,所述核苷酸鹽和氨基酸的重量百分比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