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捕蚊設備,尤其涉及一種捕蚊器。
背景技術:
許多傳染疾病大多系由蚊蟲為媒介所傳染,如瘧疾、登革熱、日本腦炎及黃熱病等,而許多傳染疾病雖因環境衛生改善等因素而有減少的現象,但部份的傳疾病卻有日益嚴重的趨勢,因此除積極改良環境品質、清除蚊蟲孳生源等措施外,有效的捕蚊及殺蚊方式,亦為一種必要及最后的防護手段。
現有捕蚊及殺蚊的方式大體有:
1.蚊香:由中藥或除蚊物質混合而成,借由高溫燃燒氧化,將除蚊劑緩緩釋放于空氣中,來達到殺蚊的效果。
2.電蚊香:將殺蟲劑吸入紙片中,利用熱氣蒸發出殺蟲劑。
3.防蚊液:避蚊胺(DEET Diethyltoluamide)等,直接作用于蚊子的觸覺器官及化學感受器,來達到驅蚊的作用。
4.殺蟲劑:以具相當毒性的化學藥劑,以直接噴灑之方式來除蚊。
5.捕蚊燈:利用蚊蟲的趨光性,以燈管發光引誘蚊蟲,再利用通電網面瞬間高壓電擊蚊蟲,使蚊蟲因此被擊斃并燒焦。
然而上述習用之捕蚊措施,雖可達到一定的捕蚊或滅蚊效果,但在使用上仍具有相當多的缺失,如除捕蚊燈外,其他方式均利用特定的化學物質來達到捕蚊或殺蚊的效果,但其使用均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有毒物質,如蚊香燃燒可能釋放環芳香族物質,會有致癌的可能,電蚊香可能釋放亞列寧、甲苯等危害人體之物質,防蚊液及殺蟲劑則會產生令人過敏或神經方面系統危害之物質;同時利用化學物質來對付蚊蟲會讓蚊蟲產生抗藥性,甚至發展出變種蚊蟲,而造成更大的威脅。
而捕蚊燈雖不會于使用時產生有害人體的物質,但因習用捕蚊燈系以燈光來吸引蚊蟲靠近,而捕殺蚊蟲,其燈光吸引蚊蟲的效果不佳,導致習用捕蚊燈捕蚊效率不彰,另外有人利用二氧化碳搭配紫外線燈光來吸引蚊子,其雖可提高誘蚊效果,但現有二氧化碳通常系利用以鋼瓶裝填再輸出來提供,不僅占有相當大的體積,且其成本相當昂貴,不符經濟效益,一般家庭較難接受使用,也不方便攜帶。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攜帶方便,效果佳的環保捕蚊裝置。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捕蚊器,包括捕蚊單元、誘蚊單元、滅蚊單元和底座;滅蚊單元、捕蚊單元、誘蚊單元和底座依序層疊設置;所述捕蚊單元包括第一外殼、風扇罩和風扇;所述第一外殼為空心圓筒狀;所述風扇罩設置在所述第一外殼內,其中心設有一吸蚊通道,所述風扇設置在所述吸蚊通道中。
進一步的,所述誘蚊單元包括第二外殼和誘蚊物質容納腔;所述第二外殼中空,其上設有誘蚊孔;所述誘蚊物質容納腔位于在所述第二外殼內,盛設有誘蚊物質。
進一步的,所述滅蚊單元包括第三外殼以及所述第三外殼內的弱光燈和電擊網,所述第三外殼為空心圓筒狀;所述電擊網設置在所述第三外殼靠近捕蚊單元的端面;所述弱光燈設置在所述電擊網上方。
進一步的,所述風扇罩為喇叭狀,其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第二開口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開口直徑,所述第一開口靠近所述電擊網,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一外殼與誘蚊單元連接的一端面齊平,所述風扇設置在所述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誘蚊單元還包括發熱體,所述發熱體設置在所述誘蚊物質容納腔和所述第二外殼的內壁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各單元之間可拆卸地組裝在一起,所述捕蚊單元的上下端連接處均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誘蚊單元的上端連接口處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滅蚊單元的下端連接口處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各單元連接后,各個單元之間的金屬觸點互相接觸,使各單元能互相通電。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是:通過三個單元的組合,形成了一個捕蚊效果良好的捕蚊器,而且攜帶方便,適合在居家及出行使用。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所述捕蚊器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所示,圖1是本發明所述捕蚊器的結構示意圖。本發明的一種捕蚊裝置,包括捕蚊單元10、誘蚊單元20、滅蚊單元30和底座40。所述滅蚊單元30、捕蚊單元10、誘蚊單元20和底座40依序層疊組合,所述各單元之間可拆卸地組裝在一起,所述捕蚊單元10的上下端連接處均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誘蚊單元20的上端連接處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滅蚊單元30的下端連接處設置有金屬觸點,所述各單元連接后,各個單元之間的金屬觸點互相接觸,使各單元能互相通電。
具體地,所述捕蚊單元10包括第一外殼11、風扇罩12、風扇13。所述第一外殼11為空心圓筒,所述風扇罩設置在所述第一外殼內,其中心設有一吸蚊通道,所述風扇設置在所述吸蚊通道中。所述風扇罩12為喇叭狀,其兩端分別開設有第一開口和第二開口,所述兩個開口之間形成了所述吸蚊通道,所述第二開口直徑大于所述第一開口直徑,所述第一開口靠近所述滅蚊單元30的一端,所述第二開口與所述第一外殼11的另一端面齊平。
所述誘蚊單元20包括第二外殼21、誘蚊物質容納腔22和發熱體23。所述第二外殼21為空心圓筒,其外壁開有誘蚊孔211,所述誘蚊物質容納腔22和所述發熱體23均設置在所述第二外殼21的內。該誘蚊物質容納腔22內部可以放置人工汗液、乳酸、尿酸、醋酸、水、氨基酸、丙酮酸或其混合液的組成物,所述所述發熱體23緊貼著所述誘蚊物質容納腔22,能使產生出來的熱量大部分傳導到誘蚊物質容納腔22,從而另誘蚊物質發散的范圍更廣。所述發熱體23與所述金屬觸點電連接。
所述滅蚊單元30包括第三外殼31以及所述第三外殼31內的弱光燈32和電擊網33,所述第三外殼31為空心圓筒狀;所述電擊網33設置在所述第三外殼31靠近捕蚊單元10的端面;所述弱光燈32設置在所述電擊網33上方。所述第一外殼11與所述風扇罩12、所述電擊網33共同形成一個捕蚊腔,當所述風扇13啟動時,能把附近的蚊子卷入所述捕蚊腔。
所述底座40上窄下寬,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使本捕蚊器不易倒下。
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從下至上依次把所述底座40、誘蚊單元20、捕蚊單元10和滅蚊單元30組合,該捕蚊器外壁不透光,只有光線從所述誘蚊單元20的通孔211透出,在晚上使用時并不會影響使用者的睡眠或健康。由于所述誘蚊物質容納腔22內的誘蚊物質會因本身的揮發性而揮發成氣體,并散發氣味吸引蚊子,在加上所述發熱體23的提供的熱量,能誘蚊物質揮發性更強,進一步加強了誘蚊蚊子的效果。蚊子通過所述通孔211進入到所述誘蚊單元20中空的位置時,由于所述風扇13產生的氣流能把蚊子卷入捕蚊腔,大部分蚊子進入捕蚊腔后隨即觸碰到所述電擊網33而被電死,而沒有立即被電死的蚊子也會由于趨光性,飛向頂部的弱光燈32而觸碰到電擊網33而最終被電死,另外,由于捕蚊器內部是不透光的,在白天或者外界光線充足的情況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捕蚊效果,此時,所述弱光燈32可以關閉,所述多功能捕蚊裝置內部形成一個較為黑暗的環境,再加上誘蚊物質的發揮,形成了一個蚊子較為喜歡的環境,當蚊子飛進所述誘蚊單元20時,會被所述風扇13產生的氣流能把蚊子卷入捕蚊腔從而被電死。
上述捕蚊器,結構簡單,可拆卸,攜帶方便,捕蚊效果佳,居家旅行均適合使用。
本發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如果對本發明的各種改動或變形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倘若這些改動和變形屬于本發明的權利要求和等同技術范圍之內,則本發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