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畜禽養殖設備領域。
背景技術:
傳統圈養雞排出的糞尿在雞舍內積存,一方面造成雞在雞舍的生長環境惡化,另一方面雞糞尿未經處理而自流、蒸發和下滲,嚴重污染環境空氣和地下水源。 近年來,提出了生態發酵床養殖技術,該技術是當今國際上一種最新的環保型養殖模式,具體是指綜合利用微生物學、生態學、發酵工程學原理,以活性功能微生物菌作為物質能量“轉換中樞”的一種生態養殖模式。該技術的核心在于利用活性強大的有益功能微生物復合菌群(即發酵細菌)長期和持續穩定地將動物糞尿廢棄物轉化為有用物質與能量,同時實現將雞等動物的糞尿完全降解的無污染、零排放的目的。
在發酵床養殖技術中,對發酵過程中的濕度控制是關鍵,發酵床養雞的適宜濕度為45-50%。濕度控制是疏糞管理的重要體現,在大量養雞規模中,雞糞排泄量大,不定點,雞糞排在發酵床上,會出現糞尿分布不均勻,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大,微生物消化分解速度慢,導致糞尿不易分解,從而發酵失敗,造成雞舍的污染,影響雞的健康生長。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意在提供一種發酵時可使雞的糞尿均勻混合在墊料層上,且保持發酵床濕度均勻的具有攪拌功能的養雞發酵床。
本方案中的一種具有攪拌功能的養雞發酵床,包括墊料層,墊料層上方設有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位于第二密封板上方,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均等分為4段,第一密封板包括第一漏料段和第一遮料段,第一漏料段與第一遮料段交錯設置,第二密封板包括第二漏料段和第二遮料段,第二遮料段與第二漏料段交錯設置,第一漏料段和第二漏料段上均設有若干泄漏孔,第二密封板底部與墊料層表面形成一空腔,墊料層內設有若干個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包括輥子,輥子內設有盲孔,輥子上設有若干葉片,一部分葉片伸出墊料層表面,葉片上設有出氣孔,出氣孔與盲孔相通,輥子一部分伸出墊料層并位于空腔內,位于空腔內的輥子壁上設有通氣孔,通氣孔與盲孔相通,墊料層下方設有滲水層。
墊料層用于發酵,滲水層使水滲出,保持空氣流通,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重疊,可使雞糞尿落入墊料層,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的錯開,可禁止雞糞尿落入墊料層,輥子內設盲孔可通入氣體,出氣孔排出的氣體使葉片轉動,通氣孔使氣體通入空腔內形成大的氣壓。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發酵前,第一密封板與第二密封板上下重疊,使第一漏料段與第二漏料段相對,雞的糞尿從泄漏孔落入墊料層上,發酵時,移動第一密封板,使第一漏料段與第二遮料段重疊,第一遮料段與第二漏料段重疊,使得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重疊形成一整塊密封板體,雞的糞尿不會落入墊料層上,此時,向盲孔內通入氣體,出氣孔通出的氣體使葉片轉動,葉片的轉動對墊料層及雞的糞尿進行攪拌,同時,氣體從通氣孔中排出,使封閉的空腔內形成大的氣壓,大氣壓壓迫墊料層,使墊料層的水滲出。
本方案的效果:1、通過設置葉片,向盲孔內通入的氣體從出氣孔排出時,氣體產生的反沖力帶動葉片轉動,進而對墊料層及雞的糞尿進行攪拌,使雞的糞尿均勻分散在墊料層上,并與墊料層充分混合,保持發酵床水均勻一致,在較短時間內微生物可將糞便消化分解干凈,進而促進雞的糞尿分解,使得發酵成功;2、通過設置通氣孔,氣體從通氣孔中排出,使封閉的空腔內形成大的氣壓,氣壓壓迫墊料層,促使墊料層的水滲出,進而雞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適宜,且適宜濕度保持在45%-50%,促進微生物的發酵;3、通過設置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發酵前可使雞的糞尿落入墊料層內,發酵時,只需移動第一密封板,使得兩者重疊形成一整塊密閉板,從而使得整個發酵床在充滿氣體的情況下形成封閉的空間,墊料層進行更好的發酵。
進一步,輥子外壁上設有金屬絲。當葉片轉動在對墊料層及糞尿進行攪拌的同時,金屬絲通電產生熱量,在氣體和熱量的共同作用下,可使墊料層的水分被加熱蒸發減少,防止發酵墊層水多而潮濕,影響發酵。
進一步,通氣孔傾斜設置。可使氣體快速穿出通氣孔,進入空腔內,使得氣體更快的充滿空腔,進行發酵工作。
進一步,發酵床四周設有線圈。給線圈通電加熱,可使整個發酵床產生熱量,防止發酵床溫度較低,影響發酵。
進一步,泄漏孔呈圓形。圓形狀的泄漏孔表面積大,使有充足的糞尿通過泄漏孔落入墊料層上進行發酵。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具有攪拌功能的養雞發酵床的剖視圖;
圖2為圖1中第一密封板的結構圖;
圖3為圖1中第二密封板的結構圖;
圖4為圖1中輥子及金屬絲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說明書附圖中的附圖標記包括:墊料層1、第一密封板2、第二密封板3、空腔4、輥子5、盲孔6、葉片7、出氣孔8、通氣孔9、滲水層10、泄漏孔11、線圈12、金屬絲13。
實施例基本如附圖1所示:一種具有攪拌功能的養雞發酵床,包括墊料層1,墊料層1上方設有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第一密封板2位于第二密封板3上方且兩者相重疊,第二密封板3底部與墊料層1表面形成一空腔4,墊料層1內設有若干個攪拌機構,攪拌機構包括輥子5,輥子5內設有盲孔6,輥子5上設有若干葉片7,一部分葉片7伸出墊料層1表面,葉片7上設有出氣孔8,出氣孔8與盲孔6相通,輥子5上部伸出墊料層1位于空腔4內,位于空腔4內的輥子5壁上設有傾斜的通氣孔9,通氣孔9與盲孔6相通,墊料層1下方設有滲水層10,滲水層10采用棕墊及卵石層材料,發酵床的四周纏有線圈12。
如圖2、圖3所示,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均等分為4段,第一密封板2包括第一漏料段和第一遮料段,第一漏料段與第一遮料段從左至右交錯設置,第二密封板3包括第二漏料段和第二遮料段,第二遮料段與第二漏料段從左至右交錯設置,第一漏料段和第二漏料段上均設置若干圓形狀的泄漏孔11,泄漏孔11允許雞的糞尿通過。
如圖4所示,輥子5外壁上纏繞金屬絲13,輥子5上的金屬絲13通電產生熱量,可對墊料層1進行加熱,使墊料層1的水分減少,保持適宜的濕度和適宜的溫度,進行更好的發酵。
本方案具體實施時,發酵前,第一密封板2與第二密封板3上下重疊,使第一漏料段的泄漏孔11與第二漏料段的泄漏孔11相對,雞的糞尿從泄漏孔11落入墊料層1上,糞尿集中的地方濕度較大,發酵時,移動第一密封板2,使第一漏料段與第二遮料段重疊,第一遮料段與第二漏料段重疊,第一密封板2和第二密封板3重疊形成一整塊密封板,使得雞的糞尿不會落入墊料層1上,此時,向盲孔6內通入氣體,一部分氣體通過出氣孔8排出,出氣孔8排出的氣體產生的反沖力帶動葉片7轉動,葉片7的轉動對墊料層1及雞的糞尿進行攪拌,使雞的糞尿均勻分散在墊料層1上,并與墊料層1充分混合,同時,另一部分氣體從通氣孔9中傾斜排出,傾斜的通氣孔9具有導向作用,使氣體快速穿出通氣孔9,進入空腔4內并充滿整個空腔4,使封閉的空腔4形成大的氣壓,氣壓壓迫墊料層1,促使墊料層1的水滲出,另外,輥子5上的金屬絲13和發酵床四周纏繞設置的線圈12均通電,進而使得整個發酵床產生熱量,共同對發酵床進行加熱,進一步使發酵床的發酵適宜溫度保持在25-35℃的同時,也讓墊料層濕度控制在45-50%,以此提高發酵成功率,從而在較短時間內微生物可將糞便消化分解干凈,促進發酵床發酵成功。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發明的實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體結構及特性等常識在此未作過多描述。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結構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也應該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這些都不會影響本發明實施的效果和專利的實用性。本申請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說明書中的具體實施方式等記載可以用于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