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含有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的農藥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73440閱讀:604來源:國知局

本發明屬于農藥復配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含有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的農藥組合物及其用于疫病、霜霉病的應用。



背景技術:

馬鈴薯晚疫病是馬鈴薯生產上的一種毀滅性的病害,全世界普遍發生,一般造成馬鈴薯減產20-80%,重者可絕收。20世紀80年代,晚疫病開始在世界各地頻繁發生,20世紀90年代后,晚疫病在我國馬鈴薯主產區普遍發生,危害呈上升趨勢。馬鈴薯晚疫病對生產造成的巨大損失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極大關注,國際馬鈴薯中心于1992年將馬鈴薯晚疫病列為CIP優先研究目標,并在1996年成立國際馬鈴薯晚疫病研究協作網,以期能夠減少馬鈴薯晚疫病帶來的損失。

黃瓜霜霉病是由古巴假霜霉菌引起的侵染性氣傳病害,給黃瓜生產帶來巨大威脅,防治黃瓜霜霉病的主要方法是化學農藥。無論是霜霉病還是晚疫病,在化學防治中存在著抗藥性和對人、環境污染的問題。

在農業生產的實際過程中,不同農藥活性成分進行復配是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產生的很常見的方法。不同農藥活性成分進行復配,來判斷某種復配是增效、加和還是拮抗作用。絕大多數情況下,農藥的復配效果都是加和效應,真正增效作用的復配很少,以后其實增效作用很明顯、增效比值很高的復配就更少了。

二氯噁菌唑是由貴州大學發現的一種噁唑砜類殺菌劑。砜類化合物因具有廣譜生物活性而引起人們對它的關注,尤其是將砜基團引入到各種不同的化合物結構中,通過結構修飾能產生一系列具有廣譜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得它在新型超高效農藥創制中發揮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唑嘧菌胺是三唑嘧啶類殺菌劑,為內吸性殺菌劑,具有優異的保護、治療活性、持效活性和耐雨水沖刷活性,對霜霉病、腐霉科、霜疫霉科等卵菌綱病原物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適用于防治瓜類、茄果類、葡萄等作物的霜霉病、疫病。

本申請的發明人經過大量的室內毒力試驗和田間藥效試驗發現,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相互復配后,在一定的范圍內對多種作物病害的防治具有很好的增效作用,經過進一步研究完成了本發明。目前,尚無關于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復配的相關報道。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明顯協同增效作用,防治效果好、用藥量減少的農藥組合物。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提供所述農藥組合物用于防治多種農作物病害,尤其是用于防治馬鈴薯、瓜類、茄果類、葡萄等作物的霜霉病、疫病。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尤其適于防治馬鈴薯晚疫病、黃瓜霜霉病。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農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其中,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的重量比為1:30-30:1。

進一步的,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的重量比優選為1:15-10:1。

進一步的,所述農藥組合物中活性成分的重量百分含量為1-80%,優選為10-60%,其余為農藥制劑中常規的助劑和/或載體。根據不同的劑型種類和防治對象,活性成分的含量有所不同。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通過輔以農藥制劑加工中的常規活性成分制備成任意一種劑型,例如可以是乳油、水分散粒劑、可濕性粉劑、懸浮劑、微乳劑、水乳劑、微囊懸浮劑中任一種。

進一步的,所述殺蟲組合物的施用方式靈活,既可以葉面噴霧,可與土壤澆灌和滴灌,也可用于種子處理。

進一步的,本發明的殺蟲組合物可以與其它活性成分,例如殺蟲劑、引誘劑、殺線蟲劑、殺真菌劑、植物生長調節劑、除草劑、肥料等混合使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活性成分二氯噁菌唑與唑嘧菌胺之間在一定的比例范圍內復配具有明顯的增效作用,能夠降低農藥活性成分的使用量,降低生產成本和使用成本;

(2)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中活性成分作用機理互不相同,可以克服和/或延緩病原菌抗藥性的產生,可以有效的防治多種疫病、霜霉病等病害;

(3)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制備工藝簡單,對作物安全。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本發明用以下具體實施例進行說明,但本發明絕非限于這些例子。以下所述僅為本發明較好的實施例,僅僅用于解釋本發明,但不能因此理解為對本發明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或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一、制劑實施例

1、實施例1: 31%二氯噁菌唑·唑嘧菌胺可濕性粉劑(1:30)

二氯噁菌唑 1%

唑嘧菌胺 30%

木質素磺酸鈉 4%

十二烷基硫酸鈉 5%

萘磺酸鹽甲醛縮合物 3%

輕質碳酸鈣 余量

所述可濕性粉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計入輕質碳酸鈣中,然后加入潤濕劑和分散劑混合均勻,經氣流粉碎后加入適量的水,經捏合、造粒、干燥、篩分制得本發明所述的可濕性粉劑。

2、實施例2: 12%二氯噁菌唑·唑嘧菌胺水乳劑(5:7)

二氯噁菌唑 5%

唑嘧菌胺 7%

環己酮 9%

苯乙烯基酚聚氧乙烯醚 5%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2%

丙三醇 2%

有機硅酮 1.2%

去離子水 余量

所述水乳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農藥活性成分、溶劑、乳化劑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使其溶解為均勻油相;將去離子水、抗凍劑、消泡劑混合在一起,攪拌均勻成均一水相。在高速攪拌條件下,將水相加入油相,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乳劑。

3、實施例4:40%二氯噁菌唑·唑嘧菌胺水分散粒劑(1:1)

二氯噁菌唑 20%

唑嘧菌胺 20%

烷基苯磺酸鹽 4%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鹽 3%

烷基磺基琥珀酸鹽 5%

硫酸銨 4%

阿拉伯膠 4%

高嶺土 余量

所述水分散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加入載體中,并加入潤濕劑、分散劑和崩解劑,混合,經氣流粉碎后加入適量的水,經捏合、造粒、干燥、篩分后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

4、實施例4: 36%二氯噁菌唑·唑嘧菌胺懸浮劑(1:5)

二氯噁菌唑 6%

唑嘧菌胺 3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5%

EO-PO嵌段共聚物 4%

分散劑MF-5 4%

硅酸鎂鋁 2%

溴硝醇 1%

乙二醇 1.5%

去離子水 余量

所述懸浮劑的制備方法為:將分散劑、潤濕劑、增稠劑、防腐劑、抗凍劑腈高速剪切后混合均勻,加入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用去離子水補足余量,在球磨機中球磨2-3小時,使得微粒粒徑均在5微米以下,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懸浮劑。

5、實施例5: 31%二氯噁菌唑·唑嘧菌胺水分散粒劑(30:1)

二氯噁菌唑 30%

唑嘧菌胺 1%

二烷基丁二酸酯磺酸鈉鹽 3%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鹽 3%

木質素磺酸鹽 4%

尿素 4%

阿拉伯膠 4%

硅藻土 余量

所述水分散粒劑的制備方法為:按上述配方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加入載體中,并加入潤濕劑、分散劑和崩解劑,混合,經氣流粉碎后加入適量的水,經捏合、造粒、干燥、篩分后制得本發明所述的水分散粒劑。

二、室內毒力測定

1、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復配對馬鈴薯晚疫病的室內毒力測定

試驗靶標:馬鈴薯晚疫病致病菌致病疫霉

試驗方法: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原藥分別用少量丙酮溶解后,用含0.1% Tween 80的去離子水稀釋配制成1000 ug/mL的母液,于4℃保存待用。

試驗參考《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1156.2-2006》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在超凈操作臺上,將制備好的藥液與已融化的黑麥瓊脂培養基以1:9的體積比混合均勻,倒入在制劑9 cm的玻璃培養皿中,每皿10 mL,制成含藥培養基,以含0.1% 吐溫80的無菌水為對照,每濃度設3次重復。從生長10天的供試馬鈴薯晚疫病菌株菌落邊緣打取直接5 mm的菌柄,正面朝下接在制備好的含藥培養基平板上,置于18 ℃的黑暗條件下培養約12天。當對照菌落直徑約是培養皿直徑的2/3時,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用DP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0,并根據孫云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CTC。試驗結果如1所示:

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復配后對馬鈴薯晚疫病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如表1所示,表1可以看出,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在1:30-30:1的范圍內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其中,當兩者復配比例為1:15-10:1時,共毒系數均在180以上,協同增效作用更明顯。此外,當兩者復配比例為5:7時,協同增效作用最顯著,共毒系數高達278.61。

2、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對黃瓜霜霉病室內毒力測定

試驗靶標:黃瓜霜霉病

試驗方法:將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原藥分別用少量丙酮溶解后,用含0.1% Tween 80的去離子水稀釋配制成1000 ug/mL的母液,于4℃保存待用。

試驗參考《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NY/T1156.2-2006》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在超凈操作臺上,將制備好的藥液與已融化的PDA培養基以1:9的體積比混合均勻,倒入在制劑9 cm的玻璃培養皿中,每皿10 mL,制成含藥培養基,以含0.1% 吐溫80的無菌水為對照,每濃度設3次重復。從生長10天的供試黃瓜霜霉病病菌菌株菌落邊緣打取直接5 mm的菌柄,正面朝下接在制備好的含藥培養基平板上,置于18 ℃的黑暗條件下培養約12天。當對照菌落直徑約是培養皿直徑的2/3時,采用十字交叉法測量菌落直徑,計算抑制率。用DPS統計分析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算各藥劑的EC50,并根據孫云沛法計算混劑的共毒系數CTC。試驗結果如2所示:

二氯噁菌唑和唑嘧菌胺復配后對黃瓜霜霉病的室內毒力測定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二氯噁菌唑與唑嘧菌胺復配后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在1:30-30:1的范圍內表現出協同增效作用。尤其是當兩者復配比例為1:15-10:1時,共毒系數均在170以上,協同增效作用更明顯。

三、田間藥效試驗

為了進一步驗證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的實際應用效果,應用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進行防治馬鈴薯晚疫病、黃瓜霜霉病田間藥效試驗,分別于藥后7、14天調查病情指數并計算防效,試驗結果如表3、表4所示。

由表3可知,實施例1-5的農藥制劑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治表現出較好的防治效果,兩者復配在用量為120 g a.i./hm2噴霧,對馬鈴薯晚疫病藥后14天的防效均在80%以上,明顯好于對照單劑的防效。尤其是當兩者復配為5:7時,對馬鈴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90%以上。

由表4可知,實施例1-4的農藥制劑對黃瓜霜霉病的防治表現出較好的防治效果,兩者復配在用量為120 g a.i./hm2噴霧,對黃瓜霜霉病藥后14天的防效均在80%以上,明顯好于對照單劑的防效。另外,在用藥范圍內,未發現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黃瓜作物有藥害產生,表明本發明的農藥組合物對作物安全,值得在生產上推廣應用。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咸宁市| 东台市| 清徐县| 古丈县| 曲靖市| 田阳县| 海南省| 万荣县| 镇原县| 伊金霍洛旗| 成都市| 广东省| 佛山市| 满城县| 镇平县| 缙云县| 肃南| 乐昌市| 家居| 巴青县| 张北县| 忻州市| 阳春市| 镇沅| 峨眉山市| 九江县| 昭觉县| 鸡泽县| 沙河市| 沁水县| 开远市| 宁夏| 六枝特区| 琼中| 澄迈县| 修水县| 孟津县| 兴国县| 墨竹工卡县| 宁安市| 建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