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蕉園的選擇;蕉園應選擇終年無霜且日照充足的地理環境;地塊排灌良好,土層厚度要求在60 cm以上,土壤疏松透氣,具有良好的團粒結構,有機質含量高,p H6.0-6.5,宜選擇沖積土、腐殖質壤土、輕黏壤土、砂壤土等建立蕉園;
步驟二:種苗選擇:種苗須選擇來源可靠且經檢測未攜帶檢疫性病毒、病害的健康種苗;種苗以6-8片葉為宜,寬窄行間隔定植以方便田間管理,株距1.6-2.0 m,窄行1.7-2.0 m、寬行3.0-5.0 m;
步驟三:水肥管理,種植前應先檢測土壤p H及有機質含量,p H在6.0以下的土壤建議通過施用堿性肥料、土壤調節劑等將土壤 p H 調至 6.0-6.5,種植前每株施入5.0-7.0 kg有機肥或肥力相當的堆漚腐熟農家肥為基肥,有機質含量低的土壤可適當增加有機肥用量,使土壤有機質含量在2.5%以上;每株施防土傳病害的微生物肥1.0-2.0 kg,復合肥0.1-0.2 kg、鈣鎂磷肥500.0-750.0 g、花生麩250.0 g,配施利根砂或10%克線磷顆粒劑;
步驟四:果穗管理;果穗管理主要包括校蕾、抹花、墊把、斷蕾和疏果及果穗套袋技術;
步驟五:田間管理;除草、培土、留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校蕾:植株抽蕾時,應每天巡查,及時將架在葉柄上的花蕾移到葉柄一側。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抹花:抹花后,需在抹花端貼上吸水紙,避免汁液下滴;每穗果的抹花通常分2次進行,當第一梳果上翹成水平狀時進行第1次抹花,當最末梳果指上翹成水平狀時進行第2次抹花。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墊把:抹花工序結束,當香蕉果梳向上彎曲生長開始收梳成形,上、下果梳的果指剛碰到一起時用珍珠棉、牛皮紙墊襯在果把之間,可有效防止蕉果碰撞擦傷。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斷蕾:在選留一定梳數后(以6-8梳果為宜),須進行斷蕾;斷蕾宜在晴天午后濕度較低時進行,避免切口感染;在選留的最后一梳往下一梳上留1-2果指。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疏果:可結合斷蕾進行,將畸形果、單層果、連體果、三層果割除;頭梳蕉果指不足12個且尾梳蕉果指數不足14個則整梳割除。
7.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四中的果穗套袋:選用無紡布袋、PE薄膜袋、珍珠棉袋或紙袋等為套袋材料,套袋應在斷蕾后10 d內完成,套袋前需對果穗噴施一次防治香蕉黑星病的殺菌劑和防治香蕉花薊馬的殺蟲劑。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的除草,在香蕉營養生長初期、花芽分化前、植株葉片未封行期間,可進行人工除草,但盡量避免傷及香蕉植株根系,以防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從傷口進入;或選用對香蕉植株生長影響較小的除草劑進行除草。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的培土可采用本土,也可采用客土。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香蕉樹的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五中的留芽可在抽蕾后留芽作為次年繼代株;早抽生的吸芽需及時除去,去除吸芽時避免傷及母株球莖及植株根系,建議采用割芽方式進行除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