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禽類養殖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低成本生態養殖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鴨肉產品的要求逐漸由追求數量向追求質量轉變,盡管如此,鴨子的產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
目前,為了使鴨快速生長,因此市場上銷售的鴨,大多為飼料喂養鴨。由于飼料喂養鴨的肉質粗糙、營養欠佳,不能滿足消費者要求,因此農村放養鴨備受消費者的歡迎。農村放養鴨其養殖規模小并且不集中,大多養殖戶未經過專業培訓,導致養殖方法不科學、產量低、發病率高、價格高但利潤率低。因此急需一種科學合理的鴨子生態養殖的方法,并進行推廣,使養殖戶能夠科學合理的進行養殖。一方面可以增加養殖戶的收入,另一方面,為市場提供價格合理、肉質嫩、味道鮮美、品質高并符合綠色食品要求的放養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抵抗力強,發病率低,肉質鮮美、營養豐富,養殖出來的鴨子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的土鴨的生態養殖方法。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成本生態養殖系統,包括
主養殖區,其中相鄰設置有鴨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所述鴨養殖池內混養有河蚌、魚類和/或淡水螺;
鴨舍,鄰接所述主養殖區,并且鴨舍底部通風且架空設置;
水處理裝置,包括進水裝置、水循環裝置和灌溉裝置,養殖池的水通過灌溉裝置對玉米種植地進行灌溉,所述水循環裝置能夠使鴨養殖池內的水循環流動;
自動喂食裝置,其設置在主養殖區內并能夠根據飼料的留存量自動添加飼料;
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的設置方式能夠保證鴨在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之間行動自由。
進一步的,所述玉米種植地內的每壟之間有排水槽,壟距70~100cm,壟寬25-50cm,植株間距離35-55cm。
進一步的,所述鴨養殖池內還種植有水生植物。
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水生植物為蘆葦、水葫蘆、寬葉香蒲、燈心草、風車草、香根草、浮萍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進一步的,還包括水位和水質監測裝置,水位較低時控制所述進水裝置進行供水,水質差時控制灌溉裝置將水排入玉米地。
進一步的,還包括土壤濕度監測裝置,當土壤濕度不夠時控制灌溉裝置對玉米地進行灌溉。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設置有棲息區,所述棲息區內設置有遮陽架。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肥料制作區,所述肥料制作區內挖有多個深1-1.5m的條形堆肥溝,堆肥時將糞便與剪切好的玉米秸稈按3:2的比例混合堆入堆肥溝進行肥料制作。
本發明的養殖系統屬于放養,并且無需過多的人工管理,并且同時產出鴨、玉米以及水產,降低成本且提高收入,本發明產出的鴨屬于抵抗力強、發病率低肉質鮮美、營養豐富、符合綠色食品的要求的土鴨,并且由于本發明中鴨與玉米地結合使得不需要對玉米進行除蟲和施肥,產出的玉米也屬于綠色食品,不僅生產成本低價格也較普通玉米高,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現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低成本生態養殖系統,包括主養殖區,其中相鄰設置有鴨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所述鴨養殖池內混養有河蚌、魚類和/或淡水螺;其中鴨養殖池內會因為鴨排便的原因會產生微生物,這些微生物對于河蚌、魚類和/或淡水螺而言是食物來源,這樣就能夠在一個密封的環境內,至少在養殖池內,減少一定的糞便污染。
鴨舍,鄰接所述主養殖區,并且鴨舍底部通風且架空設置;鴨舍主要是夜晚或者在天氣不好時為鴨提供的庇護場所,其只要能夠容納主養殖區內的所有鴨子即可,當然,對于產蛋的鴨而言,鴨舍內需要提供產蛋地點,最好能夠裝備自動收集鴨蛋的機械裝置。當然,在玉米地放養鴨,白天在玉米田間采食玉米須根、枯葉和雜草,晚間也可在玉米地頭休息,無需過多管理。
水處理裝置,包括進水裝置、水循環裝置和灌溉裝置,養殖池的水通過灌溉裝置對玉米種植地進行灌溉,所述水循環裝置能夠使鴨養殖池內的水循環流動;
自動喂食裝置,其設置在主養殖區內并能夠根據飼料的留存量自動添加飼料;另外該自動喂養可以用于補飼,可以設定補飼時間為下午4點以后,每天補飼一次。為節約生產成本,補飼料為玉米秸稈粉碎或青貯或黃貯,或者玉米篩漏和谷糠均可。
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的設置方式能夠保證鴨在養殖池和玉米種植地之間行動自由。鴨食用玉米老葉和雜草,增加玉米地通風,基本消滅了玉米生長后期雜草和蟲害;鴨吃玉米須根,讓玉米深入土壤更深。同時由于鴨即在養殖池里又在玉米種植地里放養,充分給予了鴨在養殖過程中的活動區域及方式,且較少地需要人工干預,因此能夠生產出更為健康、綠色的鴨及鴨蛋。
進一步的,所述玉米種植地內的每壟之間有排水槽,壟距70~100cm,壟寬25-50cm,植株間距離35-55cm。鴨在玉米種植地中放養,玉米株高超過70cm,一般在株高約1-1.2米時,將20日齡-30日齡的雛鴨放入玉米田地中進行放養。放養密度為35-40只鴨/畝。
進一步的,所述鴨養殖池內還種植有水生植物。
進一步的,所述種植水生植物為蘆葦、水葫蘆、寬葉香蒲、燈心草、風車草、香根草、浮萍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進一步的,還包括水位和水質監測裝置,水位較低時控制所述進水裝置進行供水,水質差時控制灌溉裝置將水排入玉米地。
進一步的,還包括土壤濕度監測裝置,當土壤濕度不夠時控制灌溉裝置對玉米地進行灌溉。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設置有棲息區,所述棲息區內設置有遮陽架。
進一步的,所述系統還包括肥料制作區,所述肥料制作區內挖有多個深1-1.5m的條形堆肥溝,堆肥時將糞便與剪切好的玉米秸稈按3:2的比例混合堆入堆肥溝進行肥料制作。
鴨在田間行走施糞肥,增加土地肥力,3-5年改良土壤為有機地;鴨食用玉米老葉和雜草,增加玉米地通風,基本消滅了玉米生長后期雜草和蟲害;鴨吃玉米須根,讓玉米深入土壤更深,吸收更多營養,促進植株長的更高,籽實更加飽滿;玉米和大鴨均成為綠色有機食品原料,秸稈在收獲后通過青貯發酵方式飼喂鴨,減少秸稈收割后堆積,減少秸稈燃燒碳排放,降低環境污染,形成了良性循環的生態農業生產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