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植物繁殖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蘋果根蘗苗砧木培育方法。
背景技術:
蘋果生長過程中根系容易發生不定芽、產生根蘗,不但影響地上部分的果樹生長及樹冠下面的通風透光,也給日常果樹管理帶來不便,但直接從基部將根蘗剪掉后,樹干周圍會萌發出更大量根蘗叢生,浪費樹體有機營養,若利用自然根蘗苗育苗,不僅有利于提高蘋果質量,而且可極大提高繁殖效率。老齡蘋果樹,特別是一些衰老的蘋果樹周圍每年都能萌生一些根蘗苗,采用此方法育苗,簡便易行,成本低。但也有很多缺點:一是,出苗量少,一株母樹上常年繁殖苗木的數量僅為幾株至十余株;二是苗木不整齊,因當年生根蘗苗主要靠母樹提供養分,由于各根蘗著生的部位不同,根系的強弱程度不同,因此出苗后表現出大小,粗細差別較大;三是苗木自生根數量不多,由于當年生的根蘗苗生長主要靠母樹,所以產出的自生根很少,根系發育不良,移栽后成活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蘋果根蘗苗砧木培育方法。精選母樹,培育出根蘗苗后,選用生根能力強的根蘗苗,嚴格控制培育過程的溫度、濕度等管理條件,并以此作為蘋果嫁接砧木,可有效降低繁苗成本,提高蘋果的繁殖效率。
本發明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蘋果根蘗苗砧木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11月中下旬,對蘋果園30~35cm深翻,每畝施底肥350~400kg,于次年2月下旬,除草后對蘋果園進行20~30cm翻耕,選取8年生以上的蘋果樹作為母樹,在樹冠滴水線處,挖3個間距0.8m、寬度20cm、深50~60cm的同心環狀施肥窩,每株拌施有機肥70~80kg,然后在樹下淺耕20~30cm,使土壤疏松,施加殺蟲劑后耙平地面;
2)于3月下旬~4月上旬,在距母樹主干1.5~3m處,挖間距0.5m、深75cm的同心環形溝,挖溝過程中,切斷直徑小于1cm的側根,切口處涂刷營養液,晾干,然后在溝底平鋪1.5~3cm干燥的腐熟人畜糞肥后,采用混合沙土填平,澆透水;鋪白色塑料薄膜,上蓋5~6cm濕度為65%的沙子,然后再覆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
3)5~6月份,移除黑色塑料薄膜,斷根切口處萌發根蘗苗,當根蘗苗生長至高25~40cm時,從基部剪除直徑小于0.5cm的弱苗,保留壯苗,然后通過拉枝、撐枝,使根蘗苗間保持20~30cm的開張度,并噴灑1000ppm多菌靈藥液;
4)秋后將根蘗苗移栽入苗床,苗床基質為體積比2:1:0.02的草木灰、熟土、尿素混合物,移栽時去心,并保留15~20cm母根,根部及頂心新傷口處涂刷步驟2)的營養液,苗床溫度22~25℃、濕度40~65%,全苗涂刷波爾多液,每10天噴灑一次500ppm的多菌靈藥液,當生長至直徑2.5cm、高度1m后,即可作為砧木使用。
步驟1)中, 所述的底肥為豆粕、酒槽、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磷肥、鉀肥按1:10:50:40:4:3:2混合后腐熟制得。
步驟1)中, 所述的有機肥重量份組成為:腐熟的人畜禽水肥30~40份、腐熟的食用菌菌渣10~15份、腐熟綠藻10~20份、生根粉1~1.5份。
步驟2)中,所述的切口為45度斜切口;
步驟2)中, 所述的營養液重量份組成為:聚乙烯醇2.8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萘乙酸0.2份、吲哚丁酸0.1份、硫酸亞鐵0.5份、硫酸錳0.2份、硫酸鋅0.8份、硼酸0.1份、水8.5份;
步驟2)中, 所述的混合沙土重量份組成為:熟土9份、沙子4份、蛭石4份、尿素0.8份、磷酸二氫鉀0.5份、α-萘乙酸鈉0.3份、吲哚丁酸鉀0.2份,所述的沙子粒徑0.075~0.15cm,蛭石粒徑0.15~0.30cm。
采用本發明砧木培育方法,不影響母樹正常生長、結果,根蘗苗出苗量多,生長狀況好,生長速度快,須根較多,移栽成活率可高達98%以上,能提供優良的蘋果砧木苗,縮短嫁接后恢復期,次年即可正常結果,同時保持優良遺傳性狀,大大提高了繁殖系數,成活率達98%。嫁接后,蘋果苗長勢整齊,生根率高,提高了幼苗的抗病性,為蘋果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元素,蘋果生長快、使蘋果產量得以大幅度增加,較普通嫁接等培育方法具有明顯的增產、增糖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法進一步闡述。
實施例1
一種蘋果根蘗苗砧木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11月中下旬,對蘋果園33~35cm深翻,每畝施底肥380kg,于次年2月下旬,除草后對蘋果園進行25~30cm翻耕,選取10年生蘋果樹15株作為母樹,在樹冠滴水線處,挖3個間距0.8m、寬度20cm、深55~60cm的同心環狀施肥窩,每株拌施有機肥75kg,然后在樹下淺耕25~30cm,使土壤疏松,施加殺蟲劑后耙平地面;底肥為豆粕、酒槽、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磷肥、鉀肥按1:10:50:40:4:3:2混合后腐熟制得;有機肥重量份組成為:腐熟的人畜禽水肥38份、腐熟的食用菌菌渣12份、腐熟綠藻17份、生根粉1.3份。
2)于3月下旬,在距母樹主干1.5~3m處,挖間距0.5m、深75cm的同心環形溝,挖溝過程中,切斷直徑小于1cm的側根,修整為45度斜切口,切口處涂刷營養液,晾干,然后在溝底平鋪2~2.5cm干燥的腐熟人畜糞肥后,采用混合沙土填平,澆透水;鋪白色塑料薄膜,上蓋5~6cm濕度為65%的沙子,然后再覆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 營養液重量份組成為:聚乙烯醇2.8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萘乙酸0.2份、吲哚丁酸0.1份、硫酸亞鐵0.5份、硫酸錳0.2份、硫酸鋅0.8份、硼酸0.1份、水8.5份;混合沙土重量份組成為:熟土9份、沙子4份、蛭石4份、尿素0.8份、磷酸二氫鉀0.5份、α-萘乙酸鈉0.3份、吲哚丁酸鉀0.2份,所述的沙子粒徑0.075~0.15cm,蛭石粒徑0.15~0.30cm。
3)5月底,移除黑色塑料薄膜,斷根切口處萌發根蘗苗,當根蘗苗生長至高30~35cm時,從基部剪除直徑小于0.5cm的弱苗,保留壯苗,然后通過拉枝、撐枝,使根蘗苗間保持20~30cm的開張度,并噴灑1000ppm多菌靈藥液;
4)秋后將根蘗苗移栽入苗床,苗床基質為體積比2:1:0.02的草木灰、熟土、尿素混合物,移栽時去心,并保留15~20cm母根,根部及頂心新傷口處涂刷步驟2)的營養液,苗床溫度22~25℃、濕度40~65%,全苗涂刷波爾多液,每10天噴灑一次500ppm的多菌靈藥液,當生長至直徑2.5cm、高度1m后,即可作為砧木使用。
本實施例1單株母樹繁殖砧木苗數量為34~50株,成活率100%,嫁接同種蘋果后,當年直徑為4.0~5.5cm,苗高1.6~2.0m,次年結果,較普通嫁接方法結果早,第一次結果量增產62%,糖含量提高1.5%。
實施例2
一種蘋果根蘗苗砧木培育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11月中下旬,對蘋果園30~35cm深翻,每畝施底肥350~400kg,于次年2月下旬,除草后對蘋果園進行25~30cm翻耕,選取12年生蘋果樹15株作為母樹,在樹冠滴水線處,挖3個間距0.8m、寬度20cm、深55~60cm的同心環狀施肥窩,每株拌施有機肥80kg,然后在樹下淺耕25~30cm,使土壤疏松,施加殺蟲劑后耙平地面;底肥為豆粕、酒槽、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磷肥、鉀肥按1:10:50:40:4:3:2混合后腐熟制得;有機肥重量份組成為:腐熟的人畜禽水肥40份、腐熟的食用菌菌渣15份、腐熟綠藻20份、生根粉1.5份。
2)于4月上旬,在距母樹主干1.5~3m處,挖間距0.5m、深75cm的同心環形溝,挖溝過程中,切斷直徑小于1cm的側根,修整為45度斜切口,切口處涂刷營養液,晾干,然后在溝底平鋪2.5~3cm干燥的腐熟人畜糞肥后,采用混合沙土填平,澆透水;鋪白色塑料薄膜,上蓋5~6cm濕度為65%的沙子,然后再覆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營養液重量份組成為:聚乙烯醇2.8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萘乙酸0.2份、吲哚丁酸0.1份、硫酸亞鐵0.5份、硫酸錳0.2份、硫酸鋅0.8份、硼酸0.1份、水8.5份;混合沙土重量份組成為:熟土9份、沙子4份、蛭石4份、尿素0.8份、磷酸二氫鉀0.5份、α-萘乙酸鈉0.3份、吲哚丁酸鉀0.2份,所述的沙子粒徑0.075~0.15cm,蛭石粒徑0.15~0.30cm。
3)6月上旬,移除黑色塑料薄膜,斷根切口處萌發根蘗苗,當根蘗苗生長至高35~40cm時,從基部剪除直徑小于0.5cm的弱苗,保留壯苗,然后通過拉枝、撐枝,使根蘗苗間保持20~30cm的開張度,并噴灑1000ppm多菌靈藥液;
4)秋后將根蘗苗移栽入苗床,苗床基質為體積比2:1:0.02的草木灰、熟土、尿素混合物,移栽時去心,并保留15~20cm母根,根部及頂心新傷口處涂刷步驟2)的營養液,苗床溫度22~25℃、濕度40~65%,全苗涂刷波爾多液,每10天噴灑一次500ppm的多菌靈藥液,當生長至直徑2.5cm、高度1m后,即可作為砧木使用。
本實施例2單株母樹繁殖砧木苗數量為27~48株,成活率100%,嫁接同種蘋果后,當年直徑為4.0~5.5cm,苗高1.5~2.0m,次年結果,較普通嫁接方法結果早,第一次結果量增產54%,糖含量提高1.2%。
實施例3
一種蘋果根蘗苗育苗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11月中下旬,對蘋果園30~35cm深翻,每畝施底肥350kg,于次年2月下旬,除草后對蘋果園進行20~30cm翻耕,選取8年生蘋果樹15株作為母樹,在樹冠滴水線處,挖3個間距0.8m、寬度20cm、深50~55cm的同心環狀施肥窩,每株拌施有機肥700kg,然后在樹下淺耕20~30cm,使土壤疏松,施加殺蟲劑后耙平地面;底肥為豆粕、酒槽、人畜糞、草木灰、尿素、磷肥、鉀肥按1:10:50:40:4:3:2混合后腐熟制得;有機肥重量份組成為:腐熟的人畜禽水肥30份、腐熟的食用菌菌渣10份、腐熟綠藻10份、生根粉1份。
2)于3月下旬,在距母樹主干1.5~3m處,挖間距0.5m、深75cm的同心環形溝,挖溝過程中,切斷直徑小于1cm的側根,修整為45度斜切口,切口處涂刷營養液,晾干,然后在溝底平鋪1.5~2cm干燥的腐熟人畜糞肥后,采用混合沙土填平,澆透水;鋪白色塑料薄膜,上蓋5~6cm濕度為65%的沙子,然后再覆蓋一層黑色塑料薄膜;營養液重量份組成為:聚乙烯醇2.8份、羧甲基纖維素2.0份、萘乙酸0.2份、吲哚丁酸0.1份、硫酸亞鐵0.5份、硫酸錳0.2份、硫酸鋅0.8份、硼酸0.1份、水8.5份;混合沙土重量份組成為:熟土9份、沙子4份、蛭石4份、尿素0.8份、磷酸二氫鉀0.5份、α-萘乙酸鈉0.3份、吲哚丁酸鉀0.2份,所述的沙子粒徑0.075~0.15cm,蛭石粒徑0.15~0.30cm。
3)5月份,移除黑色塑料薄膜,斷根切口處萌發根蘗苗,當根蘗苗生長至高25~30cm時,從基部剪除直徑小于0.5cm的弱苗,保留壯苗,然后通過拉枝、撐枝,使根蘗苗間保持20~30cm的開張度,并噴灑1000ppm多菌靈藥液;
4)秋后將根蘗苗移栽入苗床,苗床基質為體積比2:1:0.02的草木灰、熟土、尿素混合物,移栽時去心,并保留15~20cm母根,根部及頂心新傷口處涂刷步驟2)的營養液,苗床溫度22~25℃、濕度40~65%,全苗涂刷波爾多液,每10天噴灑一次500ppm的多菌靈藥液,當生長至直徑2.5cm、高度1m后,即可作為砧木使用。
本實施例3單株母樹繁殖砧木苗數量為36~52株,成活率100%,嫁接同種蘋果后,當年直徑為4.5~5.5cm,苗高1.5~2.0m,次年結果,較普通嫁接方法結果早,第一次結果量增產59%,糖含量提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