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通用陸地作業機械,具體涉及一種應用于大田、大棚撒施肥料的雙圓盤撒施機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業的日趨發展,各中作物的種植都已經成規模化,同時即將面臨勞動力的嚴重匱乏,機械化施肥成為必然趨勢。
目前,針對固體撒肥機一般采用槳葉式、螺旋式和離心式施肥機實施作業,但槳葉式和螺旋式施肥機存在幅寬小,撒肥不均、作業效率低等實際問題,從而大大影響了施肥效果;離心式撒肥機具有機構簡單、撒肥均勻,幅寬較大等優點,并可改善勞動條件,但在結構方面存在一些缺點,由于圓盤離地面高度已經固定,只要在特定的速度下才能達到撒肥均勻等效果,在不同轉速時,影響了撒肥均勻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出一種傳動穩定、結構緊湊、操作簡單、工作效率高、撒肥均勻且圓盤高度可調的施肥機構。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提出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圓盤高度可調的施肥機構,包括箱體、圓盤和刮板,所述圓盤位于箱體下方,所述刮板位于圓盤上表面,在箱體與圓盤之間還設有圓盤高度調節裝置。
本實用新型由于設有圓盤高度調節裝置,可以調節圓盤離地面的高度,從而實現在不同圓盤轉速下有效的控制撒肥幅寬且撒肥均勻的目的。
上述技術方案的完善為:所述箱體內設有一根水平設置的動力輸入軸和兩根垂直設置的動力輸出軸,所述動力輸入軸和動力輸出軸均通過軸承與箱體轉動連接,所述動力輸入軸上固定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主動錐齒輪,所述兩個主動錐齒輪分別與其對應的從動錐齒輪相嚙合,所述動力輸出軸固定在從動錐齒輪上,所述動力輸出軸下端穿過箱體底部與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的上端連接,所述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的下端與設置于圓盤中心的圓盤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施肥機構由拖拉機將動力從動力輸入軸通過錐齒輪傳遞到圓盤軸,傳動穩定,利用圓盤轉動產生的離心力與刮板的作用將肥料撒出;而且通過相對設置的錐齒輪可帶動兩圓盤反向旋轉,再配合控制圓盤轉速與離地高度,可均勻撒肥且幅寬可控。
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方案為:所述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為鍵槽裝置,所述動力輸出軸底部設有鍵,所述圓盤軸上部中空且設有與所述鍵相配合的鍵槽,所述動力輸出軸底部可插入圓盤軸內。
上述技術方案的一種優選方案為:所述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為螺紋調節裝置,所述動力輸出軸底部連接有螺栓,所述圓盤軸上部連接有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為:所述刮板設有三個且圍繞圓盤中心均勻分布,所述刮板遠離圓盤中心一端伸出圓盤端面,且伸出長度為2cm。
通過設置三個刮板且刮板伸出圓盤端面,可進一步確保施肥均勻。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動力輸出軸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中圓盤軸的結構示意圖。
上述附圖的附圖標記如下:
動力輸入軸1,主動錐齒輪 2,從動錐齒輪3,箱體4,軸承5,動力輸出軸6,圓盤軸7,鍵槽8,刮板9,圓盤10。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的圓盤高度可調的施肥機構,包括箱體4、圓盤10、刮板9和圓盤高度調節裝置,圓盤10位于箱體4下方,箱體4內設有一根水平設置的動力輸入軸1和兩根垂直設置的動力輸出軸6,動力輸入軸1和動力輸出軸6均通過軸承5與箱體4轉動連接,動力輸入軸1上固定設有兩個相對設置的主動錐齒輪2,兩個主動錐齒輪2分別與其對應的從動錐齒輪3相嚙合,動力輸出軸6固定在從動錐齒輪3上,動力輸出軸6下端穿過箱體4底部與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的上端連接,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的下端與設置于圓盤10中心的圓盤軸7連接。
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施例中的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為鍵槽裝置,動力輸出軸6底部設有鍵,圓盤軸7上部中空且設有與所述鍵相配合的鍵槽8,動力輸出軸6底部可插入圓盤軸7內。
本實用新型的施肥機構由拖拉機將動力從動力輸入軸1通過錐齒輪傳遞到圓盤軸7,傳動穩定,而且相對設置的錐齒輪可帶動兩圓盤10反向旋轉,通過控制圓盤10轉速與離地高度,可均勻撒肥且幅寬可控。
本實施例中刮板9設有三個且位于圓盤上表面,刮板9圍繞圓盤中心均勻分布,刮板9遠離圓盤10中心一端伸出圓盤10端面,且伸出長度為2cm。三個刮板且刮板伸出圓盤端面的設計可進一步確保施肥均勻。
實施例二
本實施例的圓盤高度可調的施肥機構其余部分與實施例一相同,不同之處在于:圓盤高度調節裝置為螺紋調節裝置,動力輸出軸底部連接有螺栓,圓盤軸上部連接有與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圓盤高度可調的施肥機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方式得到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