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生活用具領域,涉及一種多功能魚缸。
背景技術:
生活中,我們的桌子要陳列許多東西,例如魚缸、筆筒、時鐘、花盆、臺燈等等,為了擺放好它們,我們常常很費腦筋,而如果只是把它們的功能簡單疊加在一件物品上,也會變的很無趣。如何將它們有機結合,發揮各自作用相互服務并為人類服務,才是我們需要解決的。
技術實現要素:
為解決以上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任務是提供一種循環利用、變廢為寶的多功能魚缸,具體由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多功能魚缸,包括魚缸本體,其特征在于:所述魚缸本體包括魚缸區、綠植區、筆筒和臺燈,所述魚缸區位于魚缸本體左下方,所述魚缸區包括上部的立方體區域和下部的漏斗形區域,所述立方體區域和漏斗形區域由網格板隔開,網格板將魚缸區分為相對獨立的兩個區域,殘渣沉淀將不受魚兒游動干擾,也使魚兒能處于干凈的水中;所述立方體區域供魚兒活動,所述立方體區域內壁上部設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位于魚缸區和綠植區之間,魚缸區溢出的水將流入綠植區;所述漏斗形區域用于沉淀魚糞、食物殘渣等物,所述漏斗形區域底部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有閥門,所述排水管通向綠植區的土壤,打開閥門將使沉淀下來的水和魚糞流入土壤,澆灌植物根部,魚糞可作為植物肥料;所述綠植區圍繞魚缸區呈“L”型,所述綠植區內種植一些常綠植物,所述筆筒設置于魚缸本體左上角,所述臺燈設置于魚缸本體下方外壁上。
作為優選,所述魚缸區內壁上設有加熱棒,所述加熱棒固定在魚缸區內壁的支架上,所述加熱棒外部設有網罩,避免加熱時魚兒被燙傷。
作為優選,所述臺燈包括一個護眼臺燈和一個植物生長燈,所述護眼臺燈和植物生長燈各由一個支架伸出,所述支架為金屬軟管,支架可以360度自由旋轉。
作為優選,所述魚缸本體的右側外壁設有時鐘,減少占用桌面。
與現有技術比較,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將魚缸和綠植花盆有機結合起來,魚缸沉淀來的臟水和魚糞滋潤綠植的土壤,而綠植能給魚兒遮陰,綠植掉落的花朵可以成為魚的餌料,各取所需。臺燈不僅為讀書提供照明,也能在陰雨天為綠植提供光照,促進光合作用。本實用新型將自然環境中的生態系統搬入家中,使得多功能魚缸不再是簡單疊加功能,而是一個生態、可循環的系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描述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
由圖1所示可知,所述魚缸本體包括魚缸區1、綠植區4、筆筒5和臺燈8,所述魚缸區1位于魚缸本體左下方,所述魚缸區1包括上部的立方體區域和下部的漏斗形區域,所述立方體區域和漏斗形區域由網格板2隔開,網格板2將魚缸區分為相對獨立的兩個區域,殘渣沉淀將不受魚兒游動干擾,也使魚兒能處于干凈的水中;所述立方體區域供魚兒活動,所述立方體區域內壁上部設有溢水孔6,所述溢水孔6位于魚缸區1和綠植區4之間,魚缸區1溢出的水將流入綠植區4;所述漏斗形區域用于沉淀魚糞、食物殘渣等物,所述漏斗形區域底部連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設有閥門3,所述排水管通向綠植區4的土壤,打開閥門3將使沉淀下來的水和魚糞流入土壤,澆灌植物根部,魚糞可作為植物肥料;所述綠植區4圍繞魚缸區1呈“L”型,所述綠植區4內種植一些常綠植物,所述筆筒5設置于魚缸本體左上角,所述臺燈8設置于魚缸本體下方外壁上。
由圖1所示可知,所述魚缸區1內壁上設有加熱棒7,所述加熱棒7固定在魚缸區1內壁的支架上,所述加熱棒7外部設有網罩,避免加熱時魚兒被燙傷。
由圖1所示可知,所述臺燈8包括一個護眼臺燈和一個植物生長燈,所述護眼臺燈和植物生長燈各由一個支架伸出,所述支架為金屬軟管,支架可以360度自由旋轉。
由圖1所示可知,所述魚缸本體的右側外壁設有時鐘,減少占用桌面。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