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包括:生產路、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軌道槽、水總管、水分管、水支管、封蓋、明渠、電線桿、導軌槽、連接水管、噴頭,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構成預制軌道組,預制軌道組的左端連接在生產路上,相鄰兩個預制軌道組之間開有明渠,每個預制軌道的中部開有軌道槽,導軌槽與軌道槽相對應設置在生產路上,生產路的右側地下安裝一根水總管,每個預制軌道的地下安裝一根水分管,每根水分管的左端均與水總管通接,每根水分管上豎直安裝有水支管,水分管豎直安裝且水分管的上端安裝封蓋。本實用新型保護土壤、節約水資源的優點。
【專利說明】
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應用于農田改造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我國現行的農業機械都是以柴油機為動力的,在對農田進行各種作業時需要變換各種功能的機具,且農業機械需在農田里的反復行走,這樣就造成了對農田的反復碾壓,不利于對農田的保護,特別是農田遇陰雨天土壤潮濕時,反復的碾壓會對土壤的平整度及墑情造成嚴重破壞,不利于后續作業的完成;另外,現在大部分農田在進行澆水作業時都是大水漫灌,對水源造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解決現有技術方案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破壞率小、節約水資源的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包括:生產路、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軌道槽、水總管、水分管、水支管、封蓋、明渠、電線桿、導軌槽、連接水管、噴頭,所述生產路鋪設在農田的左側,所述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構成預制軌道組,所述預制軌道組的數目根據農田的寬度設計,所述預制軌道組的左端連接在生產路上,所述相鄰兩個預制軌道組之間開有明渠,所述電線桿為兩個分別豎直安裝在明渠的左右兩側,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中部開有軌道槽,所述導軌槽與軌道槽相對應設置在生產路上,所述生產路的右側地下安裝一根水總管,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地下安裝一根水分管,所述每根水分管的左端均與水總管通接,所述每根水分管上豎直安裝有水支管,所述水分管豎直安裝且水分管的上端安裝封蓋,所述連接水管可與拆除封蓋后的水分管上端連接,所述連接水管的上端連接有噴頭。
[0005]所述同一條明渠上的一組電線桿之間架設有電線。
[0006]所述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之間呈等距離分布。
[0007]采用本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
[0008]1、對農田破壞率??;
[0009]2、節約水資源。
【附圖說明】
[0010]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2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中單個預制軌道的結構示意圖。
[0012]其中:1_生產路;2-預制軌道一;3-預制軌道二;4-預制軌道三;5-軌道槽;6-水總管;7-水分管;8-水支管;9-封蓋;10-明渠;11-電線桿;12-導軌槽;13-連接水管;14-噴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包括:生產路1、預制軌道一 2、預制軌道二 3、預制軌道三4、軌道槽5、水總管6、水分管7、水支管
8、封蓋9、明渠10、電線桿11、導軌槽12、連接水管13、噴頭14,所述生產路I鋪設在農田的左側,所述預制軌道一 2、預制軌道二 3、預制軌道三4構成預制軌道組,所述預制軌道組的數目根據農田的寬度設計,所述預制軌道組的左端連接在生產路I上,所述相鄰兩個預制軌道組之間開有明渠10,所述電線桿11為兩個分別豎直安裝在明渠10的左右兩側,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中部開有軌道槽5,所述導軌槽12與軌道槽5相對應設置在生產路I上,所述生產路I的右側地下安裝一根水總管6,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地下安裝一根水分管7,所述每根水分管7的左端均與水總管6通接,所述每根水分管7上豎直安裝有水支管8,所述水分管8豎直安裝且水分8管的上端安裝封蓋9,所述連接水管13可與拆除封蓋9后的水分管8上端連接,所述連接水管13的上端連接有噴頭14。
[0014]所述同一條明渠10上的一組電線桿11之間架設有電線,給與預制軌道相匹配的軌道機械提供電力支持。
[0015]所述預制軌道一2、預制軌道二 3、預制軌道三4之間呈等距離分布。
[0016]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施的:軌道機械可通過生產路I上的導軌槽12駛入預制軌道上的軌道槽5中,對相鄰兩個預制軌道之間的農田進行作業,當作業完成后,順著軌道槽5回到生產路I上,并通過另外的導軌槽12駛入其他需要作業農田,由于機械在駛入農田均通過固定的預制軌道,因此對農田破壞率減小,保護了土壤;同時在通常情況下,封蓋9是密封在水支管8的上端,當需要對農田進行灌溉時,拆除封蓋9并通過連接水管13與噴頭連接,對農田進行噴灌,改變傳統大水漫灌的形式,節約水資源。
[0017]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限制本實用新型所描述的技術方案;因此,盡管本說明書參照上述的各個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已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仍然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一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的技術方案及其改進,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中。
【主權項】
1.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包括:生產路、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軌道槽、水總管、水分管、水支管、封蓋、明渠、電線桿、導軌槽、連接水管、噴頭,所述生產路鋪設在農田的左側,所述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構成預制軌道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軌道組的數目根據農田的寬度設計,所述預制軌道組的左端連接在生產路上,所述相鄰兩個預制軌道組之間開有明渠,所述電線桿為一組且豎直安裝在明渠正中間的電線桿底座上,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中部開有軌道槽,所述導軌槽與軌道槽相對應設置在生產路上,所述生產路的右側地下安裝一根水總管,所述每個預制軌道的地下安裝一根水分管,所述每根水分管的左端均與水總管通接,所述每根水分管上豎直安裝有水支管,所述水分管豎直安裝且水分管的上端安裝封蓋,所述連接水管可與拆除封蓋后的水分管上端連接,所述連接水管的上端連接有噴頭。2.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條明渠上的一組電線桿之間架設有電線。3.根據權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種適用于軌道式農業機械的農田布局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軌道一、預制軌道二、預制軌道三之間呈等距離分布。
【文檔編號】A01G25/02GK205726950SQ201620409834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9日
【發明人】余洪陽, 尤常武
【申請人】潁上縣田之都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