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澆水控溫大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技術領域,特別為一種自動澆水控溫大棚。本實用新型包括地面、墻體、頂棚、溫度控制裝置以及濕度控制裝置;地面:所述地面內設有多列間隔分布的畦;頂棚:所述頂棚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支架,支架從地面上位于相對墻體一側的位置處跨至墻體上方,支架上覆蓋有薄膜;溫度控制裝置: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鍋爐、用于控制鍋爐內熱水溫度的溫度控制器、用于對各個畦的土壤層進行加熱保溫的地熱管以及用于將鍋爐內的熱水泵入地熱管的增壓泵;濕度控制裝置:所述濕度控制裝置包括水槽、多路用于對各列畦的土壤層進行澆水的灑水管以及用于將水槽中的水泵入各路灑水管的增壓泵。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進行灑水并持續保持土壤層溫度。
【專利說明】
自動澆水控溫大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技術領域,特別為一種自動澆水控溫大棚。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大棚技術應運而生。大棚為植物的種植和生長提供了比自然環境更加適宜的生長環境,使得人類能夠反季節地進行育種及育苗的活動。
[0003]然而現有一般采用苗床蓋雙層膜技術進行育苗,這種蓋雙層膜技術雖然投入少、操作簡單,但是該技術無法很好的保持大棚內植物的溫度及濕度,現有技術是通過將溫度計插入土壤中來測量土壤層的溫度,并通過人工進行澆水及加熱,其自動化水平低,同時無法時時保證土壤層的溫度,因此該技術容易受冬春溫度低等環境因素的影響,使得植物的生長速度較慢,植物的質量差,嚴重影響了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自動進行灑水并持續保持土壤層溫度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
[0005]本實用新型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
[0006]—種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墻體、頂棚、溫度控制裝置以及濕度控制裝置;
[0007]地面:所述地面內設有多列間隔分布的畦;
[0008]墻體:所述墻體位于地面的一側;
[0009]頂棚:所述頂棚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支架,支架從地面上位于相對墻體一側的位置處跨至墻體上方,支架上覆蓋有薄膜;
[0010]溫度控制裝置:所述溫度控制裝置包括鍋爐、用于控制鍋爐內熱水溫度的溫度控制器、用于對各個畦的土壤層進行加熱保溫的地熱管以及用于將鍋爐內的熱水栗入地熱管的增壓栗;
[0011]所述溫度控制器包括設置在鍋爐上并用于感應鍋爐內熱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以及與溫度傳感器電連接并用于啟動或停止鍋爐加熱的控制電路;控制電路能夠在鍋爐內熱水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停止鍋爐加熱或者在鍋爐內熱水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啟動鍋爐加熱;
[0012]所述地熱管鋪設在各列畦的土壤層中,且地熱管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均分別連通至鍋爐的爐腔中,增壓栗安裝在地熱管與鍋爐之間;鍋爐內的熱水在增壓栗的作用下從地熱管的進水端流入,在分別流經各路鋪設在畦的土壤層中的地熱管后,最終從地熱管的出水端回流至鍋爐的爐腔中;
[0013]濕度控制裝置:所述濕度控制裝置包括水槽、多路用于對各列畦的土壤層進行澆水的灑水管以及用于將水槽中的水栗入各路灑水管的增壓栗;
[0014]所述各路灑水管對應鋪設在各列畦的土壤層的表面,增壓栗設置在灑水管與水槽之間,各路灑水管上均分別設置有多個沿灑水管長度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噴頭。
[0015]為了更好的實施本方案,還提供如下優化方案:
[0016]進一步的,還包括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
[0017]所述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包括用于放置肥料及農藥的儲藥池、帶有閥門并用于輸送肥料及農藥的輸送管道以及用于將儲藥池中的肥料及農藥栗進輸送管道的增壓栗;
[0018]所述輸送管道的一端與儲藥池連通,輸送管道的另一端與灑水管連通。
[0019]當需要施灑肥料的時候,只需要將需要將肥料溶解在儲藥池中并通過新型中既有的噴頭進行肥料的施灑,如果需要噴灑農藥也只需要將農藥添加入到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儲藥池中即可利用本實用新型中既有的噴頭進行農藥的噴灑;從而達到肥料與農藥的自動施放的目的,降低了人力勞動。
[0020]進一步的,所述墻體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平臺,平臺上收卷有用于對自動澆水控溫大棚進行保溫的保溫棚布,保溫棚布展開后覆蓋于支架上方。
[0021]在天氣嚴寒時,可將保溫棚布放下從而使本實用新型達到很好的防寒保暖效果,在天氣溫暖時又可將保溫棚布收卷至平臺上,使用方便,不占用地面空間。
[0022]進一步的,所述支架為伸縮套桿。
[0023]需要拆卸本實用新型時,只需要將支架收縮起來,方便拆卸。
[0024]進一步的,所述地熱管上方的土壤層厚度范圍為5-8cm。
[0025]這里,所述地熱管上方的土壤層的優選厚度為5cm。
[0026]進一步的,所述地熱管順著畦的長度延伸方向從畦的一端蜿蜒盤旋至另一端。
[0027]通過地熱管的蜿蜒盤旋能夠增加地熱管與土壤層的接觸面積從而達到更好的加熱效果。
[0028]進一步的,所述墻體為水泥墻。
[0029]進一步的,所述墻體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平臺。
[0030]該平臺可于放置物品,例如用于在寒冬時鋪蓋在大棚上的棉被等等。
[0031]進一步的,所述墻體上設有至少一條橫穿墻體中下部的通道。
[0032]相關人員可以通過該通道方便的進出大棚。
[0033]較之前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34]1.本實用新型通過溫度控制裝置的持續工作可保證各個畦的土壤層的溫度一直保持在一個固定的溫度區間內;
[0035]2.本實用新型通過濕度控制裝置對各個畦的土壤層自動進行澆水,無需人工澆水,減輕了勞動強度,提高了生產效率;
[0036]3.本實用新型通過地熱管的蜿蜒盤旋能夠增加地熱管與土壤層的接觸面積從而達到更好的加熱效果。
【附圖說明】
[0037]圖1為本實用新型平面示意圖;
[0038]圖2為本實用新型主視圖。
[0039]標號說明:1-地面、11-畦、2-墻體、21-平臺、22-通道、23-保溫棚布、3_支架、4-溫度控制裝置、41-鍋爐、42-地熱管、44-溫度傳感器、45-控制電路、5-濕度控制裝置、51-水槽、52-灑水管、53-噴頭、6-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61-儲藥池、62-輸送管道。
【具體實施方式】
[0040]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說明:
[0041]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地面1、墻體2、頂棚、溫度控制裝置4以及濕度控制裝置5;
[0042]地面1:所述地面I內設有多列間隔分布的畦11;
[0043]墻體2:所述墻體2位于地面I的一側;
[0044]頂棚:所述頂棚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支架3,支架3從地面I上位于相對墻體2—側的位置處跨至墻體2上方,支架3上覆蓋有薄膜;
[0045]溫度控制裝置4:所述溫度控制裝置4包括鍋爐41、用于控制鍋爐41內熱水溫度的溫度控制器、用于對各個畦11的土壤層進行加熱保溫的地熱管42以及用于將鍋爐41內的熱水栗入地熱管42的增壓栗;
[0046]所述溫度控制器包括設置在鍋爐41上并用于感應鍋爐41內熱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44以及與溫度傳感器44電連接并用于啟動或停止鍋爐41加熱的控制電路45;控制電路45能夠在鍋爐41內熱水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停止鍋爐41加熱或者在鍋爐41內熱水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啟動鍋爐41加熱;
[0047]所述地熱管42鋪設在各列畦11的土壤層中,且地熱管42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均分別連通至鍋爐41的爐腔中,增壓栗安裝在地熱管42與鍋爐41之間;
[0048]濕度控制裝置5:所述濕度控制裝置5包括水槽51、多路用于對各列畦11的土壤層進行澆水的灑水管52以及用于將水槽51中的水栗入各路灑水管52的增壓栗;
[0049]所述各路灑水管52對應鋪設在各列畦11的土壤層的表面,增壓栗設置在灑水管52與水槽51之間,各路灑水管52上均分別設置有多個沿灑水管52長度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噴頭53。
[0050]為了更好的實施本方案,還提供如下優化方案:
[0051 ]進一步的,還包括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6;
[0052]所述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6包括用于放置肥料及農藥的儲藥池61、帶有閥門并用于輸送肥料及農藥的輸送管道62以及用于將儲藥池61中的肥料及農藥栗進輸送管道62的增壓栗;
[0053]所述輸送管道62的一端與儲藥池61連通,輸送管道62的另一端與灑水管52連通。
[0054]進一步的,所述墻體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平臺21,平臺21上收卷有用于對自動澆水控溫大棚進行保溫的保溫棚布,保溫棚布展開后覆蓋于支架3上方。
[0055]進一步的,所述支架3為伸縮套桿。
[0056]進一步的,所述地熱管42上方的土壤層厚度范圍為5-8cm。
[0057]這里,所述地熱管42上方的土壤層的優選厚度為5cm。
[0058]進一步的,所述地熱管42順著畦11的長度延伸方向從畦11的一端蜿蜒盤旋至另一端。
[0059]通過地熱管42的蜿蜒盤旋能夠增加地熱管42與土壤層的接觸面積從而達到更好的加熱效果。
[0060]進一步的,所述墻體2為水泥墻。
[0061]進一步的,所述墻體2上設有至少一條橫穿墻體2中下部的通道22。
[0062]相關人員可以通過該通道22方便的進出大棚。
[0063]盡管本實用新型采用具體實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示意和說明,但應當理解,只要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范圍內的各種變化和修改均可實施。因此,應當理解除了受隨附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條件的限制外,本實用新型不受任何意義上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地面(I)、墻體(2)、頂棚、溫度控制裝置(4)以及濕度控制裝置(5); 地面(I):所述地面(I)內設有多列間隔分布的畦(11); 墻體(2):所述墻體(2)位于地面(I)的一側; 頂棚:所述頂棚包括多個并列設置的支架(3),支架(3)從地面(I)上位于相對墻體(2)一側的位置處跨至墻體(2)上方,支架(3)上覆蓋有薄膜;溫度控制裝置(4):所述溫度控制裝置(4)包括鍋爐(41)、用于控制鍋爐(41)內熱水溫度的溫度控制器、用于對各個畦(11)的土壤層進行加熱保溫的地熱管(42)以及用于將鍋爐(41)內的熱水栗入地熱管(42)的增壓栗; 所述溫度控制器包括設置在鍋爐(41)上并用于感應鍋爐(41)內熱水溫度的溫度傳感器(44)以及與溫度傳感器(44)電連接并用于啟動或停止鍋爐(41)加熱的控制電路(45);控制電路(45)能夠在鍋爐(41)內熱水溫度高于設定值時停止鍋爐(41)加熱或者在鍋爐(41)內熱水溫度低于設定值時啟動鍋爐(41)加熱; 所述地熱管(42)鋪設在各列畦(11)的土壤層中,且地熱管(42)的進水端及出水端均分別連通至鍋爐(41)的爐腔中,增壓栗安裝在地熱管(42)與鍋爐(41)之間; 濕度控制裝置(5):所述濕度控制裝置(5)包括水槽(51)、多路用于對各列畦(11)的土壤層進行澆水的灑水管(52)以及用于將水槽(51)中的水栗入各路灑水管(52)的增壓栗; 所述各路灑水管(52)對應鋪設在各列畦(11)的土壤層的表面,增壓栗設置在灑水管(52)與水槽(51)之間,各路灑水管(52)上均分別設置有多個沿灑水管(52)長度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噴頭(53)。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6); 所述肥料及農藥自動噴灑裝置(6)包括用于放置肥料及農藥的儲藥池(61)、帶有閥門并用于輸送肥料及農藥的輸送管道(62)以及用于將儲藥池(61)中的肥料及農藥栗進輸送管道(62)的增壓栗; 所述輸送管道(62)的一端與儲藥池(61)連通,輸送管道(62)的另一端與灑水管(52)連通。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2)的上表面上設置有平臺(21),平臺(21)上收卷有用于對自動澆水控溫大棚進行保溫的保溫棚布,保溫棚布展開后能覆蓋于支架(3)上方。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為伸縮套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熱管(42)上方的土壤層厚度范圍為5-8cm0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地熱管(42)順著畦(11)的長度延伸方向從畦(11)的一端蜿蜒盤旋至另一端。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2)為水泥墻。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澆水控溫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體(2)上設有至少一條橫穿墻體(2)中下部的通道(22)。
【文檔編號】A01G9/14GK205727301SQ201620426921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明人】鄢錚, 李開建, 王正榮, 林燕, 鄭伯偉, 張小紅
【申請人】福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 吐魯番閩新農藝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