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包括水箱、加熱器、控制器和飲水器;水箱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連接水源,而出水管連接飲水器;水箱分別通過循環出水管和循環進水管與加熱器連接,在循環進水管上安裝循環泵,循環泵與控制器連接,水箱中冷水經加熱器加熱后,經循環進水管回流至水箱,水箱中安裝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將水箱中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控制器還與加熱器連接,控制器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循環泵和加熱器的工作。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設定飲水溫度,自動調節水溫。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畜牧飲水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在養豬生產中,豬場普遍存在只重視飼料營養而忽略飲水的現象,然而豬只的飲水和飼料同等重要。豬只一旦缺水,豬只生命生理活動就會受到影響,導致豬消化率降低,生長受阻,養殖成本增高,誘發各種疾病,母豬繁殖性能下降。
[0003]尤其水溫過低時,豬只不僅會降低飲水量,還需用額外的飼料提供的能量以提高攝入水的溫度,從而降低生長速度和飼料回報,而且冷應激還會造成乳仔豬胃潰瘍、消化不良、腹瀉等病癥,降低豬只免疫力。寒冷季節水溫對母豬也很重要,同樣,哺乳母豬每天需多消耗飼料浪費在維持體溫上,妊娠母豬喂冰涼水料,易造成流產等不良后果。
[0004]現有技術中,豬只溫水飲水器多數結構簡單,只是簡單的替代豬圈的原有飲水器, 直接安裝在豬圈內通電加熱。其缺陷在于:易發生漏電,造成豬只死亡,同時都用電能加熱而沒有充分利用豬場現有的可降低減排和重復利用的熱源進行輔助加熱,所以也不經濟; 另外其結構造成了只能邊加熱邊供應,如果需水量大,就不能及時供應;而且因為豬只會拱溫水飲水器,時間長了易壞。【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以便于根據需要設定飲水溫度,自動調節水溫,同時可監控動物飲水量,評測動物健康狀況。
[0006]為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為:
[0007]—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包括水箱、加熱器、控制器和飲水器;水箱設置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連接水源,而出水管連接飲水器;水箱分別通過循環出水管和循環進水管與加熱器連接,在循環進水管上安裝循環栗,循環栗與控制器連接,水箱中冷水經加熱器加熱后,經循環進水管回流至水箱,水箱中安裝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控制器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將水箱中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控制器還與加熱器連接,控制器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循環栗和加熱器的工作。
[0008]進一步,加熱器為空氣能加熱器。
[0009]進一步,空氣能加熱器的熱空氣進風口連接輔助熱空氣,該輔助熱空氣來源于輔助加熱裝置和/或養殖環境中排出的熱空氣。[〇〇1〇]進一步,輔助加熱裝置為沼氣、天然氣、木肩或煤炭加熱空氣裝置。
[0011]進一步,在連接水箱與飲水器的出水管上安裝增壓栗,增壓栗與控制器連接。
[0012]進一步,在飲水器輸入端的出水管上安裝進水表,飲水器的輸出端通過回水管與水箱連接,在回水管上安裝出水表。
[0013]進一步,在回水管上還依次安裝第二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第二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分別與控制器連接,第二溫度傳感器將回水管中的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電磁閥開關。
[0014]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在控制器中預設溫度值,水流通過進水管進入水箱中,水箱中的水通過循環出水管進入加熱器加熱,加熱后由循環栗經循環進水管把加熱后的水循環至水箱中,水溫由第一溫度感應器傳到控制器,如果溫度達到設定溫度,那么不再循環,如果溫度未達到設定溫度,那么循環栗啟動,進行水加熱循環,直到水箱中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水箱與加熱器停止加熱循環。加熱好的溫水通過出水管流入飲水器供養殖場使用。
[0015]因此,本實用新型可以根據需要設定飲水溫度,并且能夠自動調節水溫,即當水溫升到設定溫度時,停止加熱,當水溫低于設定溫度要求范圍時,可自動加熱以達到設定溫度,可循環提供恒溫飲水,可監測動物飲水量。【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〇〇17]標號說明
[0018]水箱1進水管11[0〇19]出水管12增壓栗13[〇〇2〇]循環出水管14循環進水管15[〇〇21]循環栗16進水表17[〇〇22]加熱器2控制器3[〇〇23]飲水器4回水管41
[0024]出水表42電磁閥43[〇〇25] 第一溫度傳感器51第二溫度傳感器52
[0026]豬舍6排氣扇7。【具體實施方式】
[0027]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描述。
[0028]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揭示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包括水箱1、加熱器2、控制器3和飲水器4。[〇〇29] 水箱1設置進水管11和出水管12,進水管11連接水源,而出水管12連接飲水器4。本實施例中,在連接水箱1與飲水器4的出水管12上安裝增壓栗13,增壓栗13與控制器3連接。
[0030]水箱1分別通過循環出水管14和循環進水管15與加熱器2連接,在循環進水管15上安裝循環栗16,循環栗16與控制器3連接。
[0031]水箱1中冷水經加熱器2加熱后,經循環進水管15回流至水箱1,水箱1中安裝第一溫度傳感器51,第一溫度傳感器51與控制器3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51將水箱1中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3,控制器3還與加熱器2連接,控制器3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循環栗16和加熱器2的工作。
[0032]加熱器2優選為空氣能加熱器。空氣能加熱器的熱空氣進風口連接輔助熱空氣,該輔助熱空氣來源于輔助加熱裝置和/或養殖環境中排出的熱空氣。輔助加熱裝置為沼氣、天然氣、木肩或煤炭加熱空氣裝置。養殖環境中排出的熱空氣通常為利用豬舍6通過排氣扇7排出的熱空氣。飲水器4置于豬舍6中。[〇〇33]在飲水器4輸入端的出水管12上安裝進水表17,飲水器4的輸出端通過回水管41與水箱1連接,在回水管41上安裝出水表42。加熱好的水通過出水管12,經增壓栗13流入飲水器4中,并通過進水表17進行水流量的監控,未被飲用的水統一回流到回水管41中,回流至水箱1中,并經出水表42進行水流量的監控,精確計算出回水量,根據出水量和回水量計算出每頭豬只一定時期內的飲水量,作出健康評測。[〇〇34] 在回水管41上還依次安裝第二溫度傳感器52和電磁閥43,第二溫度傳感器52和電磁閥43分別與控制器3連接,第二溫度傳感器52將回水管41中的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3, 控制器3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電磁閥43開關。如果第二溫度傳感器52感應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那么電磁閥43關閉,回水就不流入水箱1中。如果第二溫度傳感器52感應的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那么電磁閥43打開,回水流入水箱1中。
[003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先在控制器3中預設溫度,水流通過進水管11進入水箱1中, 進入水箱1中的水通過循環出水管14進入空氣能加熱器2中進行加熱,加熱后由循環栗16經循環進水管15把加熱后的水循環至水箱1中,水溫由第一溫度感應器51經傳到控制器3,如果溫度達到設定值,那么就不再循環,如果溫度未達到設定值,那么循環栗16啟動,進行水加熱循環,直到水箱1中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水箱1與空氣能加熱器2停止加熱循環。[〇〇36] 加熱好的水通過出水管12,經增壓栗13流入豬舍6的飲水器4中,并通過進水表17 進行水流量的監控。在豬舍6中豬只通過飲水器4飲水,最后把所有的未被飲用的水統一回流到回水管41中,如果第二溫度感應器52感應的溫度達到設定溫度范圍,那么電磁閥43關閉,回水就不會流入水箱1中。如果第二溫度感應器52感應的溫度低于設定的溫度范圍,那么電磁閥43打開,回水流入水箱1中,并通過出水表42監控回水的流量。
[0037]回水進入水箱1中,再次重復上述步驟,這樣可以加熱、飲用同時進行,循環使用。
[0038]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對本案設計的限制,凡依本案的設計關鍵所做的等同變化,均落入本案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加熱器、控制器和飲水器;水箱設置 進水管和出水管,進水管連接水源,而出水管連接飲水器;水箱分別通過循環出水管和循環 進水管與加熱器連接,在循環進水管上安裝循環栗,循環栗與控制器連接,水箱中冷水經加 熱器加熱后,經循環進水管回流至水箱,水箱中安裝第一溫度傳感器,第一溫度傳感器與控 制器連接,第一溫度傳感器將水箱中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控制器還與加熱器連接,控制 器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循環栗和加熱器的工作。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加熱器為空氣能加熱器。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空氣能加熱器的熱空氣進 風口連接輔助熱空氣,該輔助熱空氣來源于輔助加熱裝置和/或養殖環境中排出的熱空氣。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輔助加熱裝置為沼氣、天 然氣、木肩或煤炭加熱空氣裝置。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連接水箱與飲水器的出 水管上安裝增壓栗,增壓栗與控制器連接。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飲水器輸入端的出水管 上安裝進水表,飲水器的輸出端通過回水管與水箱連接,在回水管上安裝出水表。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溫水飲用系統,其特征在于:在回水管上還依次安裝第 二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第二溫度傳感器和電磁閥分別與控制器連接,第二溫度傳感器將 回水管中的水溫信號傳遞至控制器,控制器根據該水溫信號控制電磁閥開關。
【文檔編號】A01K7/02GK205727573SQ201620446207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7日
【發明人】況應谷, 施德暉, 冶雙德
【申請人】廈門隆勵工貿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