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烤煙移栽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烤煙移栽定苗器。
背景技術:
隨著煙企對煙葉原料水平要求的不斷提升,培育適度發育、群體結構合理的中棵煙成為今后煙葉發展的趨勢,而適當提高移栽密度是培育中棵煙的重要保障。由于烤煙移栽密度是由行距(壟距)與窩距(株距)共同確定的,因此移栽時確定行距和窩距是確保移栽密度的關鍵環節。定行距時不但保證壟間距離不變,也要保證起壟后的壟體走向筆直延伸,定窩距既要保證同一壟體上的移栽孔間距相等,也要保證壟間對應的移栽孔錯向分布。一般情況下,上述兩個定距步驟都要借助到繩子,比如要保證筆直起壟,就要在壟體端頭到短尾拉直一根繩子,沿著該繩子的延伸方向來起壟,而同一壟體上的窩距盡管可以通過現有的移栽孔定距打孔設備來完成,但是要保證壟間對應的移栽孔錯向分布仍然要在斜向交叉壟體的方向拉一根繩子。可見,在定行距和定窩距的操作過程中,現有的方法比較麻煩,不但影響工作效率,而且還會影響烤煙移栽密度控制的準確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烤煙移栽定苗器,用于實現對烤煙移栽時的精準定苗。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烤煙移栽定苗器,其特征是,它包括套筒、主軸、軸承、固定器、徑向支撐臂、弧形板、鎖止總成和拉桿,在所述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主軸,所述主軸可在套筒的內腔中移動,在所述套筒與主軸之間設有鎖止總成;
在每一所述主軸上分別固定有軸承,在所述軸承的外壁上設有若干沿周向均勻設置的固定器,在其中的多個固定器上設置有徑向支撐臂,且每一軸承上的多個徑向支撐臂沿周向均勻設置;所述徑向支撐臂包括第一徑向桿和第二徑向桿,所述第一徑向桿的一端與固定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徑向桿的另一端伸入到第二徑向桿的內腔中并能在第二徑向桿的內腔中移動,在所述第一徑向桿與第二徑向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
在所述第二徑向桿的外壁上設有一對插孔,成對的兩插孔分別位于第二徑向桿相對的兩外壁上,在每相鄰的兩第二徑向桿的對應插孔之間設有弧形板,若干所述弧形板圍成一個圓形結構,在每一所述第二徑向桿的自由端上固定有圓弧形的撥板,所述撥板位于若干弧形板圍成的圓形的外部。
在所述套筒的中部固定有拉桿,所述拉桿與套筒垂直固定連接,在所述拉桿與套筒之間設有支撐桿。
進一步地,在所述拉桿上設有延伸桿,所述拉桿可在延伸桿的內腔中移動,在所述拉桿與延伸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
進一步地,所述鎖止總成包括盒體、滑板、插銷、上擋板、彈簧和下擋板,所述盒體為上端敞口的中空結構,在所述盒體的敞口端固定有上擋板,在所述上擋板的下方設有下擋板,上、下擋板之間圍成滑槽,在所述滑槽中滑動安裝有滑板,在所述滑板上固定有插銷,在所述下擋板與上擋板之間設有彈簧,在所述彈簧的作用下滑板與下擋板接觸,且插銷的上端穿過上擋板后伸出盒體、插銷的下端穿過下擋板后置于下擋板與盒體底部之間;盒體固定在第二徑向桿上時,第一徑向桿滑動設置在下擋板與盒體底部之間,插銷的作用端插入第一徑向桿上;盒體固定在套筒上時,主軸滑動設置在下擋板與盒體底部之間,插銷的作用端插入主軸上;盒體固定在延伸桿上時,拉桿滑動設置在下擋板與盒體底部之間,插銷的作用端插入拉桿上。
進一步地,在置于上擋板上方的插銷的一端固定有拉環。
進一步地,在所述第一徑向桿上設有螺桿,所述螺桿與固定器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在所述主軸上設有刻度線。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烤煙移栽定苗器,可以調節兩軸承之間的間距,然后通過鎖止總成鎖緊套筒和主軸,以得到不同的壟距;調節苗距之間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調節徑向支撐臂的數量,徑向支撐臂數目越多,挖出的苗坑間距越小;第二種是調節徑向支撐臂的長度,徑向支撐臂越短,挖出的苗坑間距越小。兩種方式可以結合起來,以調節苗距。通過本實用新型可精確實現對壟距和苗距的調整,以提高烤煙移栽時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示意圖;
圖2為軸承與固定器的示意圖;
圖3為徑向支撐臂的示意圖;
圖4為圖3中的A-A剖視圖;
圖5為圖3中的B-B剖視圖;
圖6為主軸、軸承和拉桿的配合示意圖;
圖7為設置多個徑向支撐臂來減小株距的示意圖;
圖8為縮小徑向支撐臂的長度來減小株距的示意圖;
圖9為使用本實用新型挖坑定苗時的示意圖;
圖中:1主軸,11套筒,2軸承,21固定器,211螺紋孔,3第一徑向桿,31定位孔,32螺桿,4第二徑向桿,41撥板,42插孔,5鎖止總成,51盒體,511滑槽,52滑板,53插銷,531作用端,532拉環,54上擋板,55彈簧,56下擋板,6弧形板,7拉桿,71延伸桿,72支撐桿,8苗坑,9刻度線。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至圖9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包括主軸1、軸承2、固定器21、徑向支撐臂、鎖止總成5、弧形板6和拉桿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描述。
如圖6所示,套筒11為本實用新型的基體,在套筒的兩端分別設有主軸1,主軸的一端位于套筒的內腔中并可相對套筒移動,為實現套筒與主軸之間的相對固定,在主軸與套筒之間設有鎖止總成5。
在兩主軸的另一端分別設有軸承2,如圖2所示,軸承的內圈固定在主軸的上,且兩軸承關于主軸的橫截面對稱設置。在軸承的外圈上沿周向均勻設置有若干個固定器21,固定器的安裝端焊接固定在軸承的外圈外壁上,固定器的個數可以為12個。固定器為圓形或方形的金屬件,在固定器的自由端設有螺紋孔211。固定器的安裝端和自由端的敘述是指固定器相對的兩端,為便于調節兩軸承之間的距離,在主軸上設有刻度線9,套筒的長度是固定的,根據套筒壓住的主軸上的刻度線的讀數,就可以算出兩軸承之間的距離,進而確定合理的壟距。在每一固定器上分別安裝有徑向支撐臂,如圖3所示,徑向支撐臂包括第一徑向桿3和第二徑向桿4,第一徑向桿為一字型的金屬桿,在第一徑向桿的一端設有螺桿32,第一徑向桿上的螺桿與固定器上的螺紋孔配合。在第一徑向桿的外壁上設有若干等間距設置的定位孔31,在遠離螺桿的第一徑向桿的一端套置有第二徑向桿4,第二徑向桿可相對第一徑向桿滑動。第一徑向桿的橫截面形狀可以為圓形或方形,為實現第一徑向桿與第二徑向桿的相對固定,在第一徑向桿與第二徑向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5。
第二徑向桿的另一端為半球形,在第二徑向桿的半球形一端固定有撥板41,撥板為圓弧形金屬板。如圖5所示,在第二徑向桿的外壁上設有一對插孔42,成對的兩插孔分別位于第二徑向桿相對的兩外壁上。在套筒的中部固定有拉桿7,拉桿與套筒垂直設置,在拉桿與套筒之間還設有支撐桿52,支撐桿與套筒、拉桿之間圍成三角形結構。在拉桿上套置有延伸桿71,延伸桿可相對拉桿移動,為實現拉桿與延伸桿的相對固定,在延伸桿與拉桿之間設有鎖止總成5。
如圖4所示,鎖止總成包括盒體51、滑板52、插銷53、上擋板54、彈簧55和下擋板56,以徑向支撐臂上的鎖止總成為例,具體說明鎖止總成的結構和工作原理。盒體51為圓柱形的中空結構,盒體固定在第二徑向桿上的盲孔中,且盒體的上端敞口,在盒體的敞口端固定有上擋板54,在盒體的內腔中部固定有下擋板56,上、下擋板均為圓環形的金屬板或塑料板,上擋板與下擋板之間圍成滑槽511,在滑槽中滑動安裝有滑板52,在滑板的中心固定有插銷53,插銷的兩端位于滑板的兩側,在上擋板與滑板之間設有彈簧55,在彈簧的作用下,滑板與下擋板接觸,插銷的作用端531位于下擋板的下方,且插銷的作用端為半球形。第一徑向桿滑動設置在下擋板與盒體內腔的底部之間。在位于盒體外部的插銷的上端固定有拉環532,拉動拉環可克服彈簧的彈力使得插銷的作用端移動至下擋板的上方。當第一徑向桿上的定位孔與插銷上下對齊時,松開拉環,在彈簧的作用下插銷的作用端置于定位孔中,實現第一徑向桿與第二徑向桿的鎖緊。調節第一徑向桿與第二徑向桿之間的相對位置,可以改變徑向支撐臂的長度。
對于拉桿與延伸桿之間的鎖止總成,盒體設置在延伸桿上,在拉桿上設置與插銷相對應的定位孔。
如圖1所示,在兩兩相鄰的第二徑向桿之間設有弧形板6,弧形板為圓弧形的金屬件,弧形板的兩端分別插入到對應的第二徑向桿的插孔中。這樣,若干弧形板圍成一個圓形的“輪子”。徑向支撐臂的長度大于弧形板的半徑,這樣撥板置于弧形板圍成的輪子的外部。
手持延伸桿推動或拉動套筒移動時,可帶動輪子在地面上的滾動,輪子在轉動的過程中,撥板先逐漸靠近煙壟,然后挖坑,隨后逐漸遠離煙壟。撥板設計為圓弧形結構,這樣,如圖9所示,在輪子的轉動過程中,撥板對煙壟形成挖鏟的作用力,進而將煙壟中的土挖出并甩出,形成苗坑8。
當弧形板的半徑一定、弧形板與徑向支撐臂的位置相對固定時,如圖7所示,徑向支撐臂的數目越多,則挖出的苗坑之間的間距越小,當徑向支撐臂的數目為6個時,相比設置4個徑向支撐臂時可減小苗坑的間距。
當徑向支撐臂的數目一定時,徑向支撐臂的長度越小、弧形板的半徑越小,如圖8所示,則挖出的苗坑之間的間距越小。當需要減小苗坑之間的間距時,則換用半徑較小的弧形板,將弧形板安裝在對應的兩第二徑向桿之間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