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智能溫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包括棚體,該棚體內設有種植區、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儲水器、水泵以及灌溉系統,所述花卉種植區的土壤內設有第一濕度感應器,所述加熱管和補光燈均設有多個并分布于棚體的周圍,所述水泵位于儲水器內,所述灌溉系統分布于種植區內并與水泵連通,所述棚體的側面設有多個卷簾窗,所述棚體內設有可遮住種植區的電動伸縮遮陽網,所述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水泵、第一濕度感應器、卷簾窗以及電動伸縮遮陽網均與一控制系統電連接。本實用新型可全程自動跟蹤棚體內的各種種植參數,并能自動將各種參數調整到最佳,這樣即可實現溫室大棚的智能灌溉,在節省了人工成本的同時并提高了灌溉效率。
【專利說明】
戶外智能溫室大棚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溫室大棚,具體的說是指戶外智能溫室大棚。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傳統的農業生產模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文明生產的需要,當前,新型的設施農業受到業界人士的追捧。溫室大棚,又稱暖房,是用來栽培植物的設施。中國,是世界農業大國,目前,中國的農業種植方式較為傳統,即使部分作物也在溫室大棚內進行栽培,但目前的溫室大棚還無法達到全部智能控制和操作,需要人工進行配合,這樣將會加大人工勞動力,也會降低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是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0005]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包括棚體,該棚體內設有種植區、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儲水器、水栗以及灌溉系統,所述種植區的土壤內設有第一濕度感應器,所述加熱管和補光燈均設有多個并分布于棚體的周圍,所述水栗位于儲水器內,所述灌溉系統分布于種植區內并與水栗連通,所述棚體的側面設有多個卷簾窗,所述棚體內設有可遮住種植區的電動伸縮遮陽網,所述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水栗、第一濕度感應器、卷簾窗以及電動伸縮遮陽網均與一控制系統電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棚體內設有儲水槽,該儲水槽的上方設有升降架,該升降架的頂面擺放有花卉,該升降架下降時可降到儲水槽的水面下,所述花卉的土壤內設有第二濕度感應器,該第二濕度感應器和升降架均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0007]進一步的,所述棚體外設有太陽能電源,該太陽能電源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0008]由上述對本實用新型的描述可知,和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點:所述溫度感應器用于感應棚體內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時,控制系統控制卷簾窗打開,使得棚體內與外界通風以降低棚體內的溫度;當溫度過低時,控制系統控制加熱管加熱,以提高棚體內的溫度。所述光線感應器用于感應棚體內的光線,當光線較強時,控制系統控制電動伸縮遮陽網伸長蓋住種植區;當光線較弱時,控制系統控制電動伸縮遮陽網收縮并控制補光燈為棚體內補光。所述第一濕度感應器用于感應土壤的濕度,當土壤濕度較低時,控制系統控制水栗工作,使得灌溉系統為種植區進行灌溉,以提高土壤的濕度。采用本實用新型可全程自動跟蹤棚體內植物的各種種植參數,并能自動將各種種植參數調整到最佳,這樣即可實現溫室大棚的智能灌溉,節省了大量的人工成本,并提高了灌溉效率。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在縱向方向上的剖視示意圖。
[0010]圖2為本實用新型在主視方向上的示意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參照圖1和圖3。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包括棚體I,該棚體I內設有種植區2、溫度感應器3、加熱管4、光線感應器5、補光燈6、儲水器7、水栗8以及灌溉系統9。所述種植區2的土壤內設有第一濕度感應器10,所述加熱管4和補光燈6均設有多個并分布于棚體I的周圍,所述水栗8位于儲水器7內,所述灌溉系統9分布于種植區2內并與水栗8連通。所述棚體I的側面設有多個卷簾窗11,所述棚體I內設有可遮住種植區2的電動伸縮遮陽網12,所述溫度感應器3、加熱管4、光線感應器5、補光燈6、水栗8、第一濕度感應器10、卷簾窗11以及電動伸縮遮陽網12均與一控制系統13電連接。所述棚體I外設有太陽能電源14,該太陽能電源14與控制系統13電連接。
[0013]參照圖1和圖3。所述溫度感應器3用于感應棚體I內的溫度,當溫度過高時,控制系統13控制卷簾窗11打開,使得棚體I內與外界通風以降低棚體I內的溫度;當溫度過低時,控制系統13控制加熱管4加熱,以提高棚體I內的溫度。所述光線感應器5用于感應棚體I內的光線,當光線較強時,控制系統13控制電動伸縮遮陽網12伸長蓋住種植區;當光線較弱時,控制系統13控制電動伸縮遮陽網12收縮并控制補光燈6為棚體I內補光。所述第一濕度感應器10用于感應土壤的濕度,當土壤濕度較低時,控制系統13控制水栗8工作,使得灌溉系統9為種植區2進行灌溉,以提高土壤的濕度。
[0014]參照圖2和圖3。所述棚體I內設有儲水槽15,該儲水槽15的上方設有升降架16,該升降架16的頂面擺放有花卉,該升降架16下降時可降到儲水槽15的水面下,所述花卉的土壤內設有第二濕度感應器17,該第二濕度感應器17和升降架16均與控制系統13電連接。當花卉的土壤濕度較低時,控制系統可控制升降架16下降到儲水槽的水面下,然后再將升降架16上升,使得花卉的土壤浸水后再與水分離,從而提高土壤的濕度。
[0015]上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設計構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構思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非實質性的改動,均應屬于侵犯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行為。
【主權項】
1.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包括棚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體內設有種植區、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儲水器、水栗以及灌溉系統,所述種植區的土壤內設有第一濕度感應器,所述加熱管和補光燈均設有多個并分布于棚體的周圍,所述水栗位于儲水器內,所述灌溉系統分布于種植區內并與水栗連通,所述棚體的側面設有多個卷簾窗,所述棚體內設有可遮住種植區的電動伸縮遮陽網,所述溫度感應器、加熱管、光線感應器、補光燈、水栗、第一濕度感應器、卷簾窗以及電動伸縮遮陽網均與一控制系統電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體內設有儲水槽,該儲水槽的上方設有升降架,該升降架的頂面擺放有花卉,該升降架下降時可降到儲水槽的水面下,所述花卉的土壤內設有第二濕度感應器,該第二濕度感應器和升降架均與控制系統電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戶外智能溫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棚體外設有太陽能電源,該太陽能電源與控制系統電連接。
【文檔編號】A01G9/14GK205727308SQ201620487556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5月26日
【發明人】陳文強
【申請人】陳文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