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禽類蛋孵化設備,具體涉及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屬于蛋孵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近幾年間我國養禽業取得了飛速的發展,尤其是肉用仔雞生產的飛速發展,規模化、集約化禽業生產場家對孵化設備的需求量急劇增加,所以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具有良好的發展潛江。
目前市面上存在的多數蛋孵化裝置多數結構復雜,操作難度較大,且對環境要求較高,內部環境達不到極致要求時,蛋孵化成功率偏低,造成資源的浪費現象,對經濟效益影響巨大,由于機箱內部沒有溫度傳感裝置,對其內部環境控制難度較高,造成很大的不便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包括機箱、底座、機門、觀察口、空氣調節器、承蛋盤架、支架、中心管、轉蛋渦輪組、水箱、皮帶輪、電動機、蛋盤滑軌、軸、均溫葉板、軸承、電熱器、水分蒸發器和預熱器,所述機箱底側設置有底座,且機箱前側安裝有機門,所述機門前側設置有觀察口,所述機箱上側安裝有空氣調節器,且機箱右側設置有軸承,所述軸固定在軸承左側,所述機箱內部左半部分安裝有承蛋盤架,所述承蛋盤架固定在支架上,且承蛋盤架下側安裝有中心管,所述機箱內部中間部分安裝有轉蛋渦輪組,所述機箱內部右半部分上側安裝有水箱,所述水箱下側設置有皮帶輪,所述皮帶輪通過皮帶與電動機連接,所述蛋盤滑軌固定在機箱右側內壁上,所述機箱內部最右端安裝有均溫葉板,所述均溫葉板下側設置有電熱器,所述電熱器下側安裝有水分蒸發器,所述預熱器固定在水分蒸發器下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機箱內部設置有溫度傳感裝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支架通過圍焊方式固定在機箱內部。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電動機通過六方螺栓固定在機箱底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軸與中心管處在同一水平線上。
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能夠利用仿生學原理和自動控制技術為禽蛋胚胎發育提供適宜的條件,機箱內部設置有溫度傳感裝置,可隨時觀測機箱內部溫度,并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節,孵化成功率高,操作簡單。
附圖說明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圖中: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標號:1、機箱;2、底座;3、機門;4、觀察口;5、空氣調節器;6、承蛋盤架;7、支架;8、中心管;9、轉蛋渦輪組;10、水箱;11、皮帶輪;12、電動機;13、蛋盤滑軌;14、軸;15、均溫葉板;16、軸承;17、電熱器;18、水分蒸發器;19、預熱器。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實施例:請參閱圖1和圖 2,本實用新型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包括機箱1、底座2、機門3、觀察口4、空氣調節器5、承蛋盤架6、支架7、中心管8、轉蛋渦輪組9、水箱10、皮帶輪11、電動機12、蛋盤滑軌13、軸14、均溫葉板15、軸承16、電熱器17、水分蒸發器18和預熱器19,所述機箱1底側設置有底座2,且機箱1前側安裝有機門3,所述機門3前側設置有觀察口4,所述機箱1上側安裝有空氣調節器5,且機箱1右側設置有軸承16,所述軸14固定在軸承16左側,所述機箱1內部左半部分安裝有承蛋盤架6,所述承蛋盤架6固定在支架7上,且承蛋盤架6下側安裝有中心管8,所述機箱1內部中間部分安裝有轉蛋渦輪組9,所述機箱1內部右半部分上側安裝有水箱10,所述水箱10下側設置有皮帶輪11,所述皮帶輪11通過皮帶與電動機12連接,所述蛋盤滑軌13固定在機箱1右側內壁上,所述機箱1內部最右端安裝有均溫葉板15,所述均溫葉板15下側設置有電熱器17,所述電熱器17下側安裝有水分蒸發器18,所述預熱器19固定在水分蒸發器18下側。
所述機箱1內部設置有溫度傳感裝置,可隨時觀測機箱內部溫度,并根據不同情況進行調節;所述支架7通過圍焊方式固定在機箱1內部,使裝置整體更牢固;所述電動機12通過六方螺栓固定在機箱1底側,拆裝簡單,方便裝置的清理和維修;軸14與中心管8處在同一水平線上,使機箱1內蛋孵化受熱更均勻,成功率更高。
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禽類種蛋孵化裝置,在使用該設備時,將需要孵化的蛋置于機箱1內部的承蛋盤架6上,由轉蛋渦輪組9進行旋轉,使蛋的受熱均勻,水箱6內部水分不斷往外蒸發,使其溫度、濕度達到最優環境,從而使其孵化,機箱1內部設置有溫度傳感裝置,不斷觀測機箱1內溫度,使其孵化效率更高。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