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負壓魚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大型觀賞負壓魚缸。
背景技術:
作為一種裝飾,大型魚缸安裝在寫字樓、賓館、酒店、商場等,但普通正壓大型觀賞魚缸,頂部需預留操作空間,結果不能接頂不美觀;爬梯子、踩凳子、倒載蔥,維護困難、勞動強度大;特別是高魚缸壓力大容易漏水、崩缸,不安全。
以往的負壓魚缸,真空泵抽氣,供氧泵、三合一水族泵打氧,還有高科技的電器控制系統相當復雜,難以批量普及。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目的是解決現有負壓魚缸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具有簡單控制技術的大型觀賞負壓魚缸。
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大型觀賞負壓魚缸,包括負壓缸體總成、正壓缸體總成、裝飾罩及底柜,其特點是:還包括操作區、抽氣系統、水循環系統;所述負壓缸體總成由頂玻璃、前玻璃上部、后玻璃上部及側懸空玻璃圍成;正壓缸體總成由正壓側玻璃、前玻璃下部、后玻璃下部、弧面熱彎玻璃及底板圍成;所述操作區由前玻璃正壓部位倒U型開口、蓋合在該前玻璃正壓部位倒U型開口上的弧面熱彎玻璃及底板構成;
所述抽氣系統包括負壓發生裝置、抽氣管及抽氣嘴,所述抽氣管一端與負壓發生裝置連通,另一端與位于頂玻璃上的抽氣嘴連通;所述負壓發生裝置通 過第一三通與供水管路連通;
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水泵、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通過二號三通分為正壓端供水管路及負壓端供水管路;所述正壓端供水管路中設置有第一截止閥及正壓部分出水管,在正壓部分出水管的末端接有擴散器,其中正壓部分出水管由底板穿過經第一截止閥與二號三通連通;所述擴散器位于低水位線以下;所述負壓端供水管路設置有第二截止閥、上水管及負壓部分出水口;所述上水管上部與負壓部分出水口連通,上水管下部穿過底板,經第二截止閥與二號三通連通;所述負壓部分出水口位于負壓缸體上部,高水位線處;
所述水泵位于底缸內,并與供水管路連通,所述供水管路上在一號三通與二號三通之間設置有單向閥;
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溢流下水槽、導流管及滴流缸,所述滴流缸位于底缸的上方,所述導流管一端位于滴流缸內,另一端通入溢流下水槽,所述溢流下水槽由溢流擋板在正壓缸中隔出。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由于本實用新型采用負壓缸體部分與正壓缸體部分,使操作人員可以站立地面進行日常維護,擦缸、撈魚、換水,無需踩凳子、爬梯子、倒栽蔥;方便維護,降低勞動強度;此外,負壓缸體壓力向里,正壓缸體壓力向外,使得與同樣尺寸的傳統正壓魚缸相比較,大面玻璃的壓力、應力都比較小,玻璃很安全;總體壓力向里,使得魚缸負壓缸體玻璃膠受力是壓應力而非拉應力,這樣就大大降低大型魚缸由于壓力大玻璃膠拉開漏水的可能性。
占魚缸容積絕大部分的負壓缸體玻璃所受壓力方向向里,玻璃很安全,魚缸避免因壓力太大而崩缸,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結構拆除裝飾罩后的左視圖;
圖3為圖1所示結構拆除裝飾罩后的俯視圖。
圖中:1—高水位線;2—頂玻璃;3—抽氣嘴;4—抽氣管;5—負壓部分出水口;6—上水管;7—前玻璃正壓部位倒U型開口;8—弧面熱彎玻璃;9—溢流擋板;10—溢流下水槽;11—滴流缸;12—導流管;13—底缸;14—底缸隔板;15—底缸水位線;16—負壓發生裝置;17—水泵;18-1—一號三通;18-2—二號三通;19—底柜;20—單向閥;21-1—第一截止閥;21-2—第二截止閥;22—正壓部分出水管;23—側操作口;24—擴散器;25—低水位線;26—側懸空玻璃;27—前玻璃;28—后玻璃;29—正壓側玻璃;30—底板;31—操作區;32—裝飾罩。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一種大型觀賞負壓魚缸,包括負壓缸體總成、正壓缸體總成、裝飾罩32及底柜19,其特點是:還包括操作區31、抽氣系統、水循環系統;所述負壓缸體總成由頂玻璃2、前玻璃27上部、后玻璃28上部及側懸空玻璃26圍成;正壓缸體總成由正壓側玻璃29、前玻璃27下部、后玻璃28下部、弧面熱彎玻璃8及底板30圍成;如圖3所示,所述操作區31由前玻璃正壓部位倒U型開口7、蓋合在該前玻璃正壓部位倒U型開口7上的弧面熱彎玻璃8及底板30構成;
所述抽氣系統包括負壓發生裝置16、抽氣管4及抽氣嘴3,所述抽氣管4一端與負壓發生裝置16連通,另一端與位于頂玻璃2上的抽氣嘴3連通;所述負壓發生裝置16通過第一三通18-1與供水管路連通;
所述水循環系統包括水泵17、供水管路及排水管路,所述供水管路通過二號三通18-2分為正壓端供水管路及負壓端供水管路;所述正壓端供水管路中設置有第一截止閥21-1及正壓部分出水管22,在正壓部分出水管22的末端接有擴散器24,其中正壓部分出水管22由底板30穿過經第一截止閥21-1與二號三通18-2連通;所述擴散器24位于低水位線25以下;所述負壓端供水管路設置 有第二截止閥21-2、上水管6及負壓部分出水口5;所述上水管6上部與負壓部分出水口5連通,上水管6下部穿過底板30,經第二截止閥21-2與二號三通18-2連通;所述負壓部分出水口5位于負壓缸體上部,高水位線1處;
所述水泵17位于底缸13內,并與供水管路連通,所述供水管路上在一號三通18-1與二號三通18-2之間設置有單向閥20;
所述排水管路包括溢流下水槽10、導流管12及滴流缸11,所述滴流缸11位于底缸13的上方,所述導流管12一端位于滴流缸11內,另一端通入溢流下水槽10,所述溢流下水槽10由溢流擋板9在正壓缸中隔出。
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以制造成一面墻魚缸、通頂魚缸,頂部預留空間能放照明燈即可,所以更美觀;
站立地面可以在側操作口23及操作區31進行日常維護,擦缸、撈魚、換水,無需踩凳子、爬梯子、倒栽蔥;方便維護,降低勞動強度。
負壓缸體壓力向里,正壓缸體壓力向外,使得與同樣尺寸的傳統正壓魚缸相比較,大面玻璃的壓力、應力都比較小,玻璃很安全。
總體壓力向里,使得魚缸負壓缸體玻璃膠受力是壓應力而非拉應力,這樣就大大降低大型魚缸由于壓力大玻璃膠拉開漏水的可能性。而正壓缸體的水壓占到魚缸總高度的較小部分,由于魚缸整體壓力向里,所以正壓缸體中部前玻璃27與底板30之間的膠縫也處于壓縮狀態。魚缸不容易漏水。
因為壓力向里,玻璃很安全,魚缸避免因壓力太大而崩缸,造成人身、財產損失。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不用真空泵、電器控制系統,主要部件就是水泵、負壓發生器,附帶擴散器。科學合理的設計循環水管路、抽氣管路,便實現了循環過濾、抽氣、供氧等功能,便于批量化生產,提高生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