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實驗工具,特別是一種移動式吸蟲器。
背景技術:
傳統的吸蟲器多為廣口瓶式吸蟲器裝置,其一在野外采集不易攜帶,其玻璃瓶易碎,吸入的蟲子不易一次性轉出,不能保證蟲源的完整性,其二需要實驗人員用口才能把昆蟲吸入玻璃瓶中,如吸取倉儲類害蟲如菜豆象等,昆蟲會在豆類儲藏箱中制造大量豆類粉塵,此吸入過程中會連帶殘渣和灰塵一起吸入口腔中,不宜身體健康和個人衛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精美小巧的移動式吸蟲管,它使用方便、可實現瞬間吸蟲和轉移,使采集變得快速而簡單;選用的材料均易獲得,易攜帶,不易損壞,其中透明質材更方便在吸蟲過程中觀察并準確記錄數量;且通過采用洗耳球式壓縮管壁內空氣,在不采用人工吸氣的情況下也能吸取到昆蟲,克服了現有吸蟲瓶技術上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移動式吸蟲器,包括吸蟲管一端與可移動的儲蟲管連通,可移動的儲蟲管另一端通過紗布封口的移液槍頭依次與連接管和吸氣裝置連通。
所述吸蟲管為移液槍頭。
所述可移動的儲蟲管為可打開式離心管,圓管底端剪口后與吸蟲管相接,頂端與紗布封口的移液槍頭相連。
所述連接管為可根據需要加長或縮短軟膠管。
所述的吸氣裝置為洗耳球。
改裝后的移液槍頭分別插入剪口離心管兩頭固定住,一頭用于吸蟲,另一頭接在吸蟲軟膠管和洗耳球上便于擠壓空氣,可根據所需要的長度安裝軟膠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采用可移動式離心管裝載吸入的昆蟲,其一材料不易損壞,易攜帶,在吸蟲完成后可迅速的將昆蟲移裝置養蟲瓶,又因離心管透明更加方便記錄吸蟲數量;其次通過洗耳球式壓縮管內空氣吸蟲,降低了操作難度,更取代了嘴對嘴吸入式,使實驗人員的健康衛生得到保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材料均屬一般實驗用具,制作過程方便,使用效果十分理想。
附圖說明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移動式吸蟲器,包括吸蟲管1一端與可移動的儲蟲管2連通,可移動的儲蟲管2另一端通過紗布封口的移液槍頭3依次與連接管4和吸氣裝置5連通。所述吸蟲管1為移液槍頭。所述可移動的儲蟲管2為可打開式離心管,圓管底端剪口后與吸蟲管1相接,頂端與紗布封口的移液槍頭3相連。所述連接管4為可根據需要加長或縮短軟膠管。吸氣裝置5為洗耳球。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種移動式的吸蟲器結構如圖所示,其特征在于:采用200 μL移液槍頭,插入10 ml剪口離心管的底部固定住,此部分用于裝載所吸入的昆蟲或進行轉移;離心管另一端連接用紗布封口的移液槍頭3和軟膠管,此部分可根據所需長度的變化來調整,最后在軟膠口末端插入洗耳球。整個裝置可通過洗耳球壓縮空氣快速進行吸蟲。
本實用新型不僅可以用于實驗室內吸取昆蟲,還因小巧便捷用于攜帶野外采集小型昆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