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特別涉及到一種拖拉機。
背景技術:
拖拉機是指用于牽引、推動、攜帶或驅動配套機具進行作業的自走式動力機械,是農民從事經濟發展和農耕作業的主要工具,如圖 7、圖8所示的一種輪式拖拉機,包括有前橋、后橋和發動機 102,發動機 102 通過變速箱與后橋箱 101 連接,后橋箱 101 設有與后行走輪驅動裝置連接的行走動力輸出軸、與農具連接的花鍵輸出軸 103 和由升降動力輸出軸驅動的裝在后橋箱上的提升拉桿裝置 104。這種拖拉機在使用過程中存在下列不足 :1、發動機的動力輸出到后橋箱,通過行走動力輸出軸驅動拖拉機的后輪行走,同時通過花鍵輸出軸將動力傳輸給農具,因受后橋箱結構限制花鍵輸出軸的輸出扭矩小,動力弱,一次只能帶動一個農具進行一種作業,必須更換農具才能進行下步作業,不能聯合作業,工作效率低下 ;2、農具的提升和下降通過升降動力輸出軸驅動提升拉桿裝置實現,而升降動力輸出軸只是后橋箱的三個動力輸出軸之一,因此常因升降動力輸出軸的輸出扭矩小而造成拖拉機的提升拉桿裝置動作的緩慢和靈敏度低。
除此之外,現有的裝置,結構簡單、功能單一,只能實現一種功能,不能提高工作效率,滿足不了現有實際耕作過程中的需要。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種新型的適用于現代農耕的裝置,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聯合作業功能的拖拉機,這種拖拉機可以解決現有拖拉機輸出扭矩小,功能單一,造成作業效率低下、結構簡單、功能單一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拖拉機:包括前橋,后橋、提升拉桿裝置、施肥裝置和施水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橋和后橋上設置有車架,所述車架的前端鉸接有通過第一液壓油缸升降的多根提升臂,所述提升臂上連接有切葉裝置;所述切葉裝置包括支撐架,由第一液壓馬達驅動旋轉的刀軸,間隔安裝在所述刀軸上的多把刀具;所述車架的后端裝有通過前動力輸入軸與發動機傳動連接的過橋箱;在所述過橋箱上鉸接有驅動所述提升拉桿裝置升降的第二液壓油缸;所述提升拉桿裝置與第一機架連接;所述第一機架和第二機架底部均設置有軸槽,所述第一動軸設置在第一機架底部的軸槽內;所述第二動軸設置在第二機架底部的軸槽內;所述第一動軸和所述第二動軸兩端分別設置有車輪;所述施肥裝置包括施肥箱、施肥管和開溝器;所述施肥箱設置在第一機架的上側且與第一支架固定連接;所述施肥箱外側連接有施肥管;所述施肥裝置包括多個施肥管;所述多個施肥管的底部用連接桿連接;所述開溝器設置在每一個施肥管與連接桿的連接處;所述開溝器設有連接所述施肥管的支撐板,所述支撐板的下部裝有向前方伸出的開溝鏟;所述開溝鏟的下端后部向兩側張開成V形;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過連接柱相連接;所述第二機架上面設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與第二支架固定連接,且所述水箱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的首端;所述水箱一側設置有水管;所述水箱另一側設置有工具箱;所述第二機架的尾部設置有刮土板;所述第一液壓油缸,第一液壓馬達,第二液壓油缸和第二液壓馬達分別與液壓泵連接,所述液壓泵通過分動器與發動機相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提升臂之間連接有加強梁,所述第一液壓油缸裝在與所述車架的前端固定連接的一懸掛固定座與所述提升臂之間,所述支撐架包括橫梁,所述橫梁上固定有三個等距設置的連接座,所述刀軸與三個所述連接座相鉸接,有兩個第一液壓油缸,所述第一液壓油缸分設在位于中間的所述連接座的兩側 ;所述橫梁上固定有正對的兩個豎桿,每根所述豎桿上均鉸接有兩根所述提升臂,位于上方的兩根所述提升臂之間連接有兩根所述加強梁,位于下方的兩根提升臂外側與所述橫梁的兩端分別通過折彎桿連接 ;所述液壓泵為齒輪泵,所述齒輪泵的輸入端通過分動器與所述拖拉機的發動機輸出端傳動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提升拉桿裝置包括鉸接在所述過橋箱上的提升桿和通過拉桿與所述提升桿鉸接的推桿,所述第二液壓缸裝在所述過橋箱與所述推桿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管與所述施肥管均為不銹鋼材料制成;所述水管上還設置有閥門。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箱包括多個水管;所述刮土板設置有多個;所述多個施肥管、所述多個水管與所述刮土板一一對應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板的下部連接有向后方伸出的支架,所述支架的兩側裝有相對設置的兩塊擴溝板,每塊所述擴溝板的內側設有前部耳板和中部耳板,兩塊所述擴溝板的前部耳板分別通過螺栓與所述支架連接,中部耳板分別通過螺栓與橫撐板連接,所述橫撐板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支架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上沿拖拉機前行的方向設有多個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刮土板,可隨拖拉機的向前移動,自動將土覆蓋、壓實,節省了人力。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工具箱,可以及時用來維修拖拉機出現的故障。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水箱,且水管與播種管位置一一對應設置,可實現自動灌水,除此之外,水管上設置有閥門,可用來調節水流量的大小。
本實用新型設置有開溝器,開溝器設有播種管的支撐板,支撐板的下部裝有向前方伸出的開溝鏟,開溝鏟的下端后部向兩側張開呈 V 形,拖拉機前行就能夠完成開溝、施肥,降低了勞動強度,縮短了作業時間,效率提高。
本實用新型的支撐板的下部連接有向后方伸出的支架,支架的兩側裝有相對設置的兩塊擴溝板,每塊擴溝板的內側設有前部耳板和中部耳板,兩塊擴溝板的前部耳板分別通過螺栓與支架連接,中部耳板分別通過螺栓與橫撐板連接,橫撐板通過螺栓安裝在支架上 ;通過兩塊擴溝板擴大溝槽的寬度;支架上沿拖拉機前行的方向設有多個安裝孔 ;通過將橫撐板裝在不同的安裝孔,從而調節兩塊擴溝板向外張開的角度,調整所開溝槽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效果 :(1)前橋和后橋上設置有車架,在車架的后端裝有通過前動力輸入軸與發動機傳動連接的過橋箱,輸入過橋箱的動力與驅動拖拉機行走的動力分開傳輸,不但過橋箱的動力輸出軸的扭矩大,動力強勁還增加了拖拉機整體結構強度,使整機不易損壞,延長使用壽命;(2)由于設置于車架前端的提升臂通過第一液壓油缸驅動,切葉裝置具有的刀軸通過第一液壓馬達驅動,以及設置于車架后端的提升拉桿裝置通過第二液壓油缸驅動,連接于提升拉桿裝置上的旋耕刀通過第二液壓馬達驅動 ;由于采用液壓傳遞動力,擴大了動力輸出的轉矩和轉速的變化范圍,以適應不同的工況,同時使發動機在較佳的工況下工作 ;液壓馬達驅動,可實現變速、變矩、中斷動力傳遞,輸出動力強,液壓缸驅動中斷動力傳遞時,可使刀軸和旋耕刀停止工作,這樣能使整車在道路行駛、暫時停車和田間調整不受到影響;(3)支撐架和提升臂的結構則提高了切葉裝置的牢固性;(5)本實用新型設置有施肥裝置以及施水裝置,可實現深耕后馬上施肥,并通過隨后進行的旋耕使肥料與土壤充分攪拌,提高了施肥效率;(6)本實用新型即可以實現翻地,又可以實現施肥、施水,實現多功能一體化的耕作過程。
附圖說明
圖 1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 2 是切葉裝置的俯視圖;
圖 3 是圖 2 的左視圖;
圖 4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升拉桿裝置的俯視圖;
圖 5是本實用新型開溝器的結構示意圖;
圖 6是圖5 的俯視圖;
圖 7 是現有拖拉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8 是圖 7 的俯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1 固定座、2 車架、3 前動力輸入軸、4 過橋箱、5 提升拉桿裝置、6 第一機架、7 后橋、8 前橋、9第二機架、 10 切葉裝置、11 刀軸、12 刀具、13 橫梁、14 連接座、15 折彎桿、16 豎桿、17第一動軸、18第二動軸、19車輪、20 提升臂、21 加強梁、22連接桿、23第一支架、24第二支架、25水箱、26水管、27刮土板、28連接柱、29工具箱、30、第一液壓油缸、31閥門、32 肥料箱、33 肥料管、34開溝器、35支撐板、36支架、37擴溝板、38橫撐板、39前部耳板、40 第一液壓馬達、41中部耳板、42 開溝鏟、4251第二液壓油缸、52提升桿、53拉桿、54推桿。
具體實施例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親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結合圖1-圖6:一種拖拉機:包括前橋8,后橋7和提升拉桿裝置5,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橋8和后橋7上設置有車架2,所述車架2的前端鉸接有通過第一液壓油缸30升降的多根提升臂20,所述提升臂20上連接有切葉裝置10;所述切葉裝置10包括支撐架,由第一液壓馬達40驅動旋轉的刀軸11,間隔安裝在所述刀軸11上的多把刀具12;所述車架2的后端裝有通過前動力輸入軸3與發動機傳動連接的過橋箱4;在所述過橋箱4上鉸接有驅動所述提升拉桿裝置5升降的第二液壓油缸51;所述提升拉桿裝置5與第一機架6連接;所述第一機架6和第二機架9底部均設置有軸槽,所述第一動軸17設置在第一機架6底部的軸槽內;所述第二動軸18設置在第二機架9底部的軸槽內;所述第一動軸17和所述第二動軸18兩端分別設置有車輪19;所述施肥裝置包括施肥箱32、施肥管33和開溝器34;所述施肥箱32設置在第一機架(6)的上側且與第一支架23固定連接;所述施肥箱32外側連接有施肥管33;所述施肥裝置包括多個施肥管33;所述多個施肥管33的底部用連接桿22連接;所述開溝器34設置在每一個施肥管33與連接桿22的連接處;所述開溝器34設有連接所述施肥管33的支撐板35,所述支撐板35的下部裝有向前方伸出的開溝鏟42;所述開溝鏟42的下端后部向兩側張開成V形;所述第一支架23和所述第二支架24通過連接柱28相連接;所述第二機架9上面設置有水箱25;所述水箱25與第二支架24固定連接,且所述水箱25設置在所述第二機架9的首端;所述水箱25一側設置有水管26;所述水箱25另一側設置有工具箱29;所述第二機架9的尾部設置有刮土板27;所述第一液壓油缸30,第一液壓馬達40,第二液壓油缸51和第二液壓馬達分別與液壓泵連接,所述液壓泵通過分動器與發動機相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提升臂20之間連接有加強梁21,所述第一液壓油缸30裝在與所述車架2的前端固定連接的一懸掛固定座1與所述提升臂20之間,所述支撐架包括橫梁13,所述橫梁13上固定有三個等距設置的連接座14,所述刀軸11與三個所述連接座14相鉸接,有兩個第一液壓油缸30,所述第一液壓油缸30分設在位于中間的所述連接座14的兩側 ;所述橫梁13上固定有正對的兩個豎桿16,每根所述豎桿16上均鉸接有兩根所述提升臂20,位于上方的兩根所述提升臂20之間連接有兩根所述加強梁21,位于下方的兩根提升臂20外側與所述橫梁13的兩端分別通過折彎桿15連接 ;所述液壓泵為齒輪泵,所述齒輪泵的輸入端通過分動器與所述拖拉機的發動機輸出端傳動連接。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提升拉桿裝置5包括鉸接在所述過橋箱4上的提升桿52和通過拉桿53與所述提升桿52鉸接的推桿54,所述第二液壓缸51裝在所述過橋箱4與所述推桿54之間。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管26與所述施肥管33均為不銹鋼材料制成;所述水管26上還設置有閥門31。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水箱包括多個水管26;所述刮土板27設置有多個;所述多個施肥管33、所述多個水管26與所述刮土板27一一對應設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撐板35的下部連接有向后方伸出的支架36,所述支架36的兩側裝有相對設置的兩塊擴溝板37,每塊所述擴溝板37的內側設有前部耳板39和中部耳板41,兩塊所述擴溝板37的前部耳板39分別通過螺栓與所述支架36連接,中部耳板41分別通過螺栓與橫撐板38連接,所述橫撐板38通過螺栓安裝在所述支架36上。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所述支架36上沿拖拉機前行的方向設有多個安裝孔。
以上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