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養魚池固體收集系統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011537閱讀:547來源:國知局
一種養魚池固體收集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養魚池固體廢物收集系統,包括池底收集管、固體廢物收集器和立式沉淀物收集桶;池底收集管設于養魚池池底中心處;固體廢物收集器設于養魚池的一側;池底收集管與養魚池池底相連通;固體廢物收集器與養魚池上部相連通;立式沉淀收集桶分別與池底收集管和固體廢物收集器相連通。采用本實用新型固體廢物收集系統能及時有效地收集養魚池水體中的固體廢物。
【專利說明】
一種養魚池固體收集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農業養殖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養魚池固體收集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養魚池多砌成方形養魚池,內設增氧機等。魚的排泄物以及飼料殘渣多直接沉積在池底,每年清塘時才能進行處理。而處理的污水多直接傾倒,無法充分利用。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能及時收集廢物的裝置。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養魚池固體廢物收集系統,包括池底收集管、固體廢物收集器和立式沉淀物收集桶;池底收集管設于養魚池池底中心處;固體廢物收集器設于養魚池的一側;池底收集管與養魚池池底相連通;固體廢物收集器與養魚池上部相連通;立式沉淀物收集桶分別與池底收集管和固體廢物收集器相連通。
[0005]其中,池底收集管包括管體、濾網和廢物收集器;管體上端與養魚池池底相連通,下端與立式沉淀收集桶相連通;濾網設于管體上端內部;廢物收集器設于管體一側,且與管體相連通,連通處位于濾網上方;廢物收集器的底部所處平面位于濾網下方。
[0006]管體呈L型,上端伸入養魚池內,且頂端密封;濾網至管體頂端的管體依次分為大孔洞段和小孔洞段;大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大孔洞;小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小孔洞;大孔洞段的管體和小孔洞段的管體均位于養魚池內。
[0007]濾網距離管體頂端15厘米;大孔洞段的管體長度為I厘米;小孔洞段的管體長度為10厘米;大孔洞的孔徑大小為6毫米(直徑);小孔洞的孔徑大小為3毫米;濾網的網孔大小為3毫米。廢物收集器包括廢物收集器頂蓋和廢物收集器槽體;廢物收集器頂蓋設于廢物收集器槽體上方;廢物收集器槽體靠近管體的一側上端設有開口,廢物收集器槽體通過該開口與管體相連通。
[0008]池底收集管還包括大顆粒物排放管;大顆粒物排放管與廢物收集槽體底部相連通。
[0009]立式沉淀物收集桶呈圓柱狀,且其上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 ;入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入水口的進水方向與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呈45°夾角;立式沉淀物收集桶通過入水口與池底收集管相連通。
[0010]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內側設有濾網;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底部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可開合的蓋子。
[0011 ]固體廢物收集器包括殼體和托架;托架固定在殼體一側;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上殼體可旋轉地固定在下殼體上方,且上殼體、下殼體內部相連通;下殼體上設有入水口;上殼體上設有出水口;固體廢物收集器通過出水口與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相連通。
[0012]下殼體呈圓柱狀;下殼體上端沿周側設有卡槽;上殼體呈圓盤狀;上殼體下端沿周側設有對應的卡環;卡環設于卡槽內;上殼體與下殼體接觸處設有密封圈。
[0013]下殼體下端呈倒圓錐狀。
[0014]下殼體一側設有液位觀察窗;固體廢物收集器的出水口內側設有濾網;下殼體底部設有廢物排泄口 ;廢物排泄口處設有開關。
[0015]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依次利用池底收集管和立式沉淀物收集桶進行大顆粒固體廢物和小顆粒固體廢物收集,利用固體廢物收集器進行池內水面懸浮固體顆粒收集,并利用立式沉淀物收集桶進行二次收集過濾,使水體中整體廢物收集率達到99%,能夠進行循環利用。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收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圖1中池底收集管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圖1中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圖3中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橫截面示意圖;
[0020]圖5為圖1中固體廢物收集器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中,1-養魚池,2-池底收集管,3-立式沉淀物收集桶,4-固體廢物收集器,6-池底平面,21-管體,201-小孔洞段,202-大孔洞段,203-緩沖彎頭,204-密封蓋,22-池底收集管的濾網,23-廢物收集器頂蓋,24-廢物收集器槽體,25-大顆粒物排放管,32-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33_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41_上殼體,42-下殼體,43-入水口,44_出水口,45-托架,46-液位觀察窗,47-廢物排泄口,48-濾網。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池底收集管2、立式沉淀物收集桶3和固體廢物收集器
4。池底收集管2設于養魚池I池底中心處;固體廢物收集器4設于養魚池I的一側;池底收集管2與養魚池I池底相連通;固體廢物收集器4與養魚池I上部相連通;立式沉淀收集桶3分別與池底收集管2和固體廢物收集器4相連通。
[0024]結合圖2,池底收集管2包括管體21、濾網22、廢物收集器和大顆粒物排放管25。管體21呈L型,拐角處設有緩沖彎頭203。管體21頂端設有密封蓋204,進行頂端密封。池底收集管的濾網22設于管體21上端內部,距離管體頂端15厘米,網孔大小為3毫米。池底收集管的濾網22至管體頂端的管體依次分為大孔洞段202和小孔洞段201,長度分別為I厘米和10厘米。大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孔徑大小為6毫米的大孔洞;小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孔徑大小為3毫米的小孔洞。廢物收集器為兩個,分別設于管體21上端的左右兩偵U,包括廢物收集器頂蓋23和廢物收集器槽體24。廢物收集器頂蓋23設于廢物收集器槽體24上方。廢物收集器頂蓋23呈圓弧狀,靠近管體21的一側及遠離管體21的一側分別向上和向遠離端設有連接片,通過連接片分別固定在管體21和池底平面6上。廢物收集器槽體24呈U型,且遠離管體的一側傾斜向上,上端橫截面大于下端橫截面。廢物收集器槽體24遠離管體21的一端沿遠離方向延伸設有連接片,通過連接片固定在池底平面6上。廢物收集器槽體24靠近管體的一側直接固定在管體21上,且上端設有開口,廢物收集器槽體24通過該開口與管體相連通,開口處位于濾網上方2毫米處。廢物收集器槽體24的底部所處平面位于濾網下方,且大顆粒物排放管25與廢物收集槽體24底部相連通。
[0025]結合圖3、圖4,立式沉淀物收集桶3上設有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32和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 32位于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下方。立式沉淀物收集桶3呈圓柱狀,底部直徑為30厘米,高度為120厘米。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 32距離收集桶底部60厘米,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距離收集桶底部85厘米。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 32的進水方向與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的出水方向呈45°夾角,使得入水水流自旋并分離固體廢物后,分離的清水可以最大比例流出,不會造成廢物二次沉淀。濾網(未畫出)設于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內側,進一步分離出固體廢物。立式沉淀物收集桶3底部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蓋子(未畫出),每隔一段時間打開蓋子,清理內部的固體廢物。
[0026]結合圖5,固體廢物收集器4包括上殼體41、下殼體42和托架45。下殼體42呈圓柱狀,底部呈倒圓錐狀,下殼體圓柱狀部分高度為50厘米、直徑為20厘米,底部圓錐狀高度為20厘米。上殼體41呈圓盤狀,厚度為8厘米,直徑為20厘米。下殼體42上端沿周側設有卡槽,上殼體41下端沿周側設有對應的卡環,上殼體41通過卡環設于卡槽內可轉動相連于下殼體42上方,且上殼體41、下殼體42內部相連通。且上殼體42與下殼體41的接觸處設有密封圈。托架45固定在下殼體42的一側,固體廢物收集器整體通過托架45進行固定。下殼體上設有入水口 43;上殼體上設有出水口 44。下殼體42—側設有液位觀察窗46,通過液位觀察窗可以隨時觀察沉淀物收集量,及時調整收集器工作狀態。濾網出水口內側安裝設有濾網48。下殼體42底部(即倒圓錐尖端)設有廢物排泄口 47,廢物排泄口 47處設有開關。
[0027]使用時,池底收集管2安裝于養魚池I池底中心處,頂端高于池底平面15厘米處。養魚池I內水體由于自旋,固體廢物集中在池底中心處,由于密度的不同而分層,上層低密度顆粒通過小孔洞進入管體內,下層高密度顆粒通過大孔洞進入管體內,再經由池底收集管的濾網22使得低密度顆粒進入管體下端,由下一層級進行分離收集,大顆粒物留在濾網上,當高度超過廢物收集器槽體24近管體一端的開口高度時,經由廢物收集器槽體24進入大顆粒物排放管25進行集中收集,從而保證流出的水體中不含有大顆粒固體廢物。養魚池I水面處的帶有懸浮固體顆粒的水體進入入水口 43后,由于水體自旋,固體廢物向底部錐形部分集中,根據水流速度調節出水口44的位置(根據流速旋轉上殼體41,隨著水流速度的提高,調大出水口與入水口的角度),清水通過濾網48后,由出水口 44流出。同時通過液位觀察窗46監控沉淀物收集量,當超過一定量時,打開廢物排泄口 47的開關,使廢物排出,并用清水沖洗收集器內壁。經過池底收集管2和固體廢物收集器4的水體,進入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 32,由于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入水口 32的進水方向與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 33的出水方向呈45°夾角,使得入水水流自旋并分離固體廢物后,分離的清水可以最大比例流出,不會造成廢物二次沉淀。濾網(未畫出)設于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的出水口33內側,進一步分尚出固體廢物。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3底部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蓋子(未畫出),每隔一段時間打開蓋子,清理內部的固體廢物。
【主權項】
1.一種養魚池固體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池底收集管、固體廢物收集器和立式沉淀物收集桶;所述池底收集管設于養魚池池底中心處;所述固體廢物收集器設于所述養魚池的一側;所述池底收集管與所述養魚池池底相連通;所述固體廢物收集器與所述養魚池上部相連通;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分別與池底收集管和固體廢物收集器相連通。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收集管包括管體、濾網和廢物收集器;所述管體上端與所述養魚池池底相連通,下端與所述立式沉淀收集桶相連通;所述濾網設于管體上端內部;所述廢物收集器設于所述管體一側,且與所述管體相連通,連通處位于所述濾網上方;所述廢物收集器的底部所處平面位于所述濾網下方。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體呈L型,上端伸入養魚池內,且頂端密封;所述濾網至管體頂端的管體依次分為大孔洞段和小孔洞段;所述大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大孔洞;所述小孔洞段的管體外周側均勻設有小孔洞;所述大孔洞段的管體和小孔洞段的管體均位于所述養魚池內。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底收集管還包括大顆粒物排放管;所述大顆粒物排放管與所述廢物收集器的底部相連通。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呈圓柱狀,且其上設有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入水口位于出水口下方;所述入水口的進水方向與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呈45°夾角;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通過所述入水口與所述池底收集管相連通。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出水口內側設有濾網;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的底部設有開口,開口處設有可開合的蓋子。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體廢物收集器包括殼體和托架;所述托架固定在所述殼體一側;所述殼體包括上殼體和下殼體;所述上殼體可旋轉地固定在所述下殼體上方,且上殼體、下殼體內部相連通;所述下殼體上設有入水口 ;所述上殼體上設有出水口;所述固體廢物收集器通過出水口與所述立式沉淀物收集桶相連通。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呈圓柱狀;所述下殼體上端沿周側設有卡槽;所述上殼體呈圓盤狀;所述上殼體下端沿周側設有對應的卡環;所述卡環設于卡槽內;所述上殼體與下殼體接觸處設有密封圈。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下端呈倒圓錐狀。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收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殼體一側設有液位觀察窗;所述固體廢物收集器的出水口內側設有濾網;所述下殼體底部設有廢物排泄口;所述廢物排泄口處設有開關。
【文檔編號】A01K63/04GK205695084SQ20162055981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發明人】曹伯良, 孟昭璐, 魏如青
【申請人】鎮江百源康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竹县| 柘荣县| 综艺| 绥阳县| 柘城县| 五原县| 阳新县| 山丹县| 黄陵县| 西贡区| 乐都县| 柞水县| 开平市| 陆河县| 肥东县| 乌拉特中旗| 新干县| 荆门市| 花垣县| 泰州市| 清远市| 崇礼县| 佛山市| 莆田市| 洮南市| 灌南县| 民和| 库尔勒市| 霍林郭勒市| 鸡泽县| 玛曲县| 岱山县| 黄浦区| 海阳市| 云霄县| 太康县| 大庆市| 久治县| 波密县| 稻城县| 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