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搔菌機刀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搔菌機刀桿,包括外桿,所述外桿的內部套裝有兩端延伸至外桿外部的內桿,并且外桿一端的內部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內的內桿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并且擋塊與內桿之間固定安裝有套裝在內桿外部的往復彈簧,所述內桿遠離限位槽的一端開設有十字槽,十字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塊,并且十字槽的側面固定安裝有位于內桿上的卡緊裝置。該搔菌機刀桿,設置有內桿和外桿可以通過調節內桿與外桿的位置進而控制內桿固定刀頭一端的位置,配合限位裝置可以達到自由調節刀頭位置的目的,設置有卡緊裝置可以通過調節絲桿與固定座的位置來卡緊刀頭,再配合十字槽和卡塊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刀頭,有利于搔菌的質量。
【專利說明】
一種搔菌機刀桿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生物科技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搔菌機刀桿。【背景技術】
[0002]食用菌在菌瓶中發菌過程中,由于菌絲的生長會產生呼吸熱,使菌瓶中的水分蒸發,上層菌絲會出現老化現象,甚至形成菌皮菌膜,阻礙空氣相對濕度與內部菌絲接觸,延長出菌時間,即使出菇也不整齊,需要進行搔菌處理。
[0003]在搔菌操作中常常會用到搔菌機,而現在搔菌機的刀桿對刀頭的固定長度多為固定式,不能自由調節刀頭的位置,方便性較差,同時對于刀頭不能很好的固定住,在操作時容易導致刀頭活動,不利于搔菌的質量,更換刀頭時操作繁瑣,實用性較差,并且在搔菌的過程中可能需要為菌類補充水分,而現有的搔菌刀桿不具備配套的補水功能,故而我們提出了一種搔菌機刀桿,來解決以上的問題。【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搔菌機刀桿,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搔菌機刀桿,包括外桿,所述外桿的內部套裝有兩端延伸至外桿外部的內桿,并且外桿一端的內部開設有限位槽,限位槽內的內桿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并且擋塊與內桿之間固定安裝有套裝在內桿外部的往復彈簧,所述內桿遠離限位槽的一端開設有十字槽,十字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塊,并且十字槽的側面固定安裝有位于內桿上的卡緊裝置,卡緊裝置側面的內桿上開設有出液孔, 并且出液孔的進口通過位于內桿內部的導液管與位于內桿另一端的進液口連通,進液口的側面套固有齒盤,并且齒盤側面的內桿上套固有轉輪,所述外桿遠離轉輪的一端開設有凹槽,凹槽內固定安裝有一端位于內桿內部的限位裝置,并且限位裝置的頂端與開設在外桿上的限位孔相適配。
[0006]優選的,所述卡緊裝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套裝有絲桿,絲桿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把,并且絲桿遠離手把的一端活動安裝有弧形的卡緊板。
[0007]優選的,所述限位裝置包括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內固定安裝有限位彈簧,并且限位彈簧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一端與限位孔相適配的限位柱。
[0008]優選的,所述導液管上固定安裝有單向閥。
[0009]優選的,所述限位孔的數量為四個,并且限位孔等距離分布在凹槽所在的外桿上。 [〇〇1〇]優選的,所述卡緊裝置的數量為四個,并且卡緊裝置均勻固定安裝在十字槽的側面。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搔菌機刀桿,設置有內桿和外桿可以通過調節內桿與外桿的位置進而控制內桿固定刀頭一端的位置,配合限位裝置可以達到自由調節刀頭位置的目的,方便性強,同時設置有卡緊裝置可以通過調節絲桿與固定座的位置來卡緊刀頭,再配合十字槽和卡塊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刀頭,保證在操作時刀頭不會發生活動,有利于搔菌的質量,在更換刀頭時操作簡單,實用性強,并且設置有出液孔配合導液管可以在搔菌的過程中為菌類補充水分,保證菌類的正常生長,同時設置有齒盤和轉輪不僅可以手動操作,還可以通過電機等來驅動內桿,便捷性強。【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正面剖視圖;
[0013]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側面示意圖;
[0014]圖3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外桿局部示意圖;
[0015]圖4為本實用新型結構內桿局部剖視圖;
[0016]圖5為本實用新型結構A處放大示意圖;
[0017]圖6為本實用新型結構B處放大示意圖。
[0018]圖中:1外桿、2內桿、3限位槽、4擋塊、5往復彈簧、6十字槽、7卡塊、8卡緊裝置、81固定座、82絲桿、83手把、84卡緊板、9出液孔、10導液管、11進液口、12齒盤、13轉輪、14凹槽、15 限位裝置、151固定槽、152限位彈簧、153限位柱、16限位孔。【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請參閱圖1-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搔菌機刀桿,包括外桿1,外桿1 為圓柱形,外桿1的內部套裝有兩端延伸至外桿1外部的內桿2,內桿2為圓柱形,并且外桿1 一端的內部開設有限位槽3,限位槽3為圓筒形,限位槽3內的內桿2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 4,并且擋塊4與內桿2之間固定安裝有套裝在內桿2外部的往復彈簧5,往復彈簧5在內桿2推進時被壓縮,在內桿2恢復時提供一個彈性力,內桿2遠離限位槽3的一端開設有十字槽6,十字槽6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卡塊7,卡塊7可以固定住刀頭,防止其晃動,并且十字槽6的側面固定安裝有位于內桿2上的卡緊裝置8,卡緊裝置8的數量為四個,并且卡緊裝置8均勻固定安裝在十字槽6的側面,卡緊裝置8包括固定座81,固定座81上套裝有絲桿82,絲桿82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把83,并且絲桿82遠離手把83的一端活動安裝有弧形的卡緊板84,卡緊板84可以很好的與刀頭相適配,設置有卡緊裝置8可以通過調節絲桿82與固定座81的位置來卡緊刀頭,再配合十字槽6和卡塊7可以更好的固定住刀頭,保證在操作時刀頭不會發生活動,有利于搔菌的質量,在更換刀頭時操作簡單,實用性強;并且卡緊裝置8側面的內桿2上開設有出液孔9,出液孔9內固定安裝有過濾網,防止雜質堵塞出液孔9,并且出液孔9的進口通過位于內桿2內部的導液管10與位于內桿2另一端的進液口 11連通,導液管10上固定安裝有單向閥,設置有出液孔9配合導液管10可以在搔菌的過程中為菌類補充水分,保證菌類的正常生長;并且進液口 11的側面套固有齒盤12,齒盤12可以通過電機等帶動的齒盤嚙合轉動,省時省力,并且齒盤12側面的內桿2上套固有轉輪13,設置有齒盤12和轉輪13不僅可以手動操作,還可以通過電機等來驅動內桿2,便捷性強,外桿1遠離轉輪13的一端開設有凹槽14,凹槽14起到限制限位柱153的作用,凹槽14內固定安裝有一端位于內桿2內部的限位裝置15, 限位裝置15包括固定槽151,固定槽151內固定安裝有限位彈簧152,并且限位彈簧152的頂端固定連接有一端與限位孔16相適配的限位柱153,按壓限位柱153可以使限位柱153不再與限位孔16卡緊,使其能順利的在凹槽14內滑動,進而調節內桿2的位置,設置有內桿2和外桿1可以通過調節內桿2與外桿1的位置進而控制內桿2固定刀頭一端的位置,配合限位裝置 15可以達到自由調節刀頭位置的目的,方便性強;并且限位裝置15的頂端與開設在外桿1上的限位孔16相適配,限位孔16的數量為四個,并且限位孔16等距離分布在凹槽14所在的外桿1上。
[0021]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主權項】
1.一種搔菌機刀桿,包括外桿(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桿(1)的內部套裝有兩端延伸至 外桿(1)外部的內桿(2),并且外桿(1) 一端的內部開設有限位槽(3),限位槽(3)內的內桿 (2)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擋塊(4),并且擋塊(4)與內桿(2)之間固定安裝有套裝在內桿(2)夕卜 部的往復彈簧(5),所述內桿(2)遠離限位槽(3)的一端開設有十字槽(6),十字槽(6)的內部 固定安裝有卡塊(7),并且十字槽(6)的側面固定安裝有位于內桿(2)上的卡緊裝置(8),卡 緊裝置(8)側面的內桿(2)上開設有出液孔(9),并且出液孔(9)的進口通過位于內桿(2)內 部的導液管(10)與位于內桿(2)另一端的進液口(11)連通,進液口(11)的側面套固有齒盤 (12),并且齒盤(12)側面的內桿(2)上套固有轉輪(13),所述外桿(1)遠離轉輪(13)的一端 開設有凹槽(14),凹槽(14)內固定安裝有一端位于內桿(2)內部的限位裝置(15),并且限位 裝置(15)的頂端與開設在外桿(1)上的限位孔(16)相適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搔菌機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緊裝置(8)包括固定座(81),所述固定座(81)上套裝有絲桿(82),絲桿(82)的一端固定安裝有手把(83),并且絲桿(82)遠離手把(83)的一端活動安裝有弧形的卡緊板(84)。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搔菌機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裝置(15)包括固定槽 (151),所述固定槽(151)內固定安裝有限位彈簧(152),并且限位彈簧(152)的頂端固定連 接有一端與限位孔(16)相適配的限位柱(153)。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搔菌機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導液管(10)上固定安裝有 單向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搔菌機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孔(16)的數量為四 個,并且限位孔(16)等距離分布在凹槽(14)所在的外桿(1)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搔菌機刀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緊裝置(8)的數量為四 個,并且卡緊裝置(8)均勻固定安裝在十字槽(6)的側面。
【文檔編號】A01G1/04GK205694458SQ201620563861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2日
【發明人】李兵
【申請人】當陽市廣源生物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