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控耕田機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遙控耕田機,包括:機架、驅動輪、耕田耙、動力裝置、上蓋、無線電輸送模塊、動力電池以及遙控器,所述驅動輪設置在機架的前端,所述驅動輪包括大小相同的左輪和右輪,左輪與右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機架的同一驅動軸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驅動所述左輪的左驅動電機,驅動所述右輪的右驅動電機以及動力電池;所述左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左輪連接,所述右驅動電機通過所述減速器與所述右輪連接。
【專利說明】
遙控耕田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耕地機械設備,尤其是涉及一種遙控耕田機。
【背景技術】
[0002]糧食是人類的生活之本,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在從事糧食生產。對于山區農業生產中,耕地環節普遍使用微耕機或者傳統的牛耕作業,牛耕作業效率低下且耗體力多。現有微耕機作業在機器的后面跟隨駕駛員,負責前進.后退及轉彎等所有操作,而且其汽、柴油機的噪音很大,還有污染排放,這種作業模式存在一些普遍問題,例如轉彎必須用蠻力強行轉向而后退則容易傷到駕駛員本人,據調查在現有的農村中用微耕機人員受傷的案例較多,以及機器笨重搬運不便,轉彎半徑大一些小田地無法掉頭,駕駛則需要一定的技術基礎。鑒于農村比較普遍存在主要勞動力都在外務工,家中一般為老人小孩及婦女,市場急需一種輕便及易操作、安全、低噪音和環保的耕田機。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故障率低,效率高,危險系數低,節省人工的遙控耕田機;以解決現有的耕田機的操作復雜、故障率高、效率低下以及操作較為危險的技術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遙控耕田機,包括:機架、驅動輪、動力裝置、上蓋、無線電輸送模塊、動力電池以及遙控器,
[0005]所述驅動輪設置在機架的前端,所述驅動輪包括大小相同的左輪和右輪,左輪與右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機架的同一驅動軸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驅動所述左輪的左驅動電機,驅動所述右輪的右驅動電機以及動力電池;所述左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左輪連接,所述右驅動電機通過所述減速器與所述右輪連接;所述左驅動電機和所述右驅動電機分別與所述無線電輸出模塊以及所述動力電池連接;
[0006]所述上蓋可拆卸的設置在機架上表面,所述無線電輸送模塊與遙控器連接;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增加配重的空腔。
[0007]為了使耕田機在農田里轉彎可以更加方便,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遙控耕田機還包括耕田耙或耕田犁,所述耕田耙或所述耕田犁設置在機架的末端。
[0008]為了使驅動輪可以更好的在農田行駛,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左輪包括小圓環、大圓環、固定金屬桿和抓地裝置,所述小圓環設置在大圓環內側,所述小圓環和大圓環通過固定金屬桿固定,所述抓地裝置設置在大圓環的外表面,所述抓地裝置由兩塊金屬板組成,兩塊金屬板相互連接。
[0009]為了使驅動輪可以更穩定的在農田行駛,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小圓環和大圓環分別與固定金屬桿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抓地裝置通過焊接設置在大圓環外表面,兩塊金屬板成一定角度的焊接在一起。
[0010]為了使驅動輪可以更穩定的在農田行駛,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耕田耙包括刀架、固定裝置和刀片,所述刀片設置在刀架上,所述刀架通過固定裝置設置在機架上。
[0011]為了使上蓋可以更好的與機架連接,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機架上表面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包括垂直金屬板和弧形金屬板,所述垂直金屬板和弧形金屬板通過一次性沖壓而成,所述上蓋通過擋板放置在機架的上表面。
[0012]為了使上蓋可以更好的與機架連接,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機架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旋轉擋片,所述機架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旋轉擋片通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設置在螺紋孔內,所述螺母采用大型號螺母且螺母表面設置有防滑套。
[0013]為了使遙控耕田機用途多元化,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上蓋上表面設置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與上蓋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所述上蓋表面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放料槽底部設置有與螺紋孔相對應的圓孔,所述放料槽和蓋體通過螺栓穿過圓孔和螺紋孔連接在一起。
[0014]為了使遙控耕田機用途多元化,本實用新型改進有,所述機架前表面和底面交接處設置有固定金屬板,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為可旋轉連接,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之間設置有固定鏈條,所述固定鏈條一端與機架前表面相連接,另一端與固定金屬板相連接,所述固定鏈條抻直后,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的前表面相互垂直。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采用鋰電池作為動力源,相對于柴油機汽油機有著重量輕,自動化容易控制,無排放污染等特點,對大棚種植更是最好選擇;采用電機實現無級調速,使得操作員更加容易把控機器,不會出現機械換檔所出現的高檔偏快,而低檔又偏慢的現象;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全功能實現遙控,在操作時人與機器是有一定距離,從而保證操作員的安全性,且在主機跑遠丟失遙控信號情況下,可及時自動停機;使用同軸不同步再以軟件配合的方法實現轉彎和轉圈的靈活性;并且本實用新型實現一機多用,將輪換成橡膠輪胎即可變成一臺微型貨車,可協助搬運農產品:如種子,化肥,收獲糧草等。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機架的結構示意圖;
[0020]標號說明:1_機架;2-驅動輪;3-耕田耙;4-動力裝置;5-上蓋;6-無線電輸送模塊;左輪;8_右輪;9_左驅動電機;10-右驅動電機;11-動力電池;12-減速器;13-空腔;14-小圓環;15-大圓環;16-固定金屬桿;17-抓地裝置;18-兩塊金屬板;19-刀架;20-固定裝置;21-刀片;22-垂直金屬板;23-弧形金屬板;24-旋轉擋片;25-放料槽;26-固定金屬板;27-固定鏈條。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內容、構造特征、所實現目的及效果,以下結合實施方式并配合附圖詳予說明。
[0022]請參照圖1和圖2,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遙控耕田機,包括:機架1、驅動輪2、耕田耙3、動力裝置、上蓋5、無線電輸送模塊6以及遙控器(圖中未示出),驅動輪2設置在機架I的前端,驅動輪2包括大小相同的左輪7和右輪8,左輪7與右輪8可轉動的設置在機架I的同一驅動軸上,動力裝置包括驅動左輪7的左驅動電機9,驅動右輪8的右驅動電機10以及動力電池11;左驅動電機9通過減速器12與所述左輪7連接,右驅動電機10通過所述減速器12與右輪8連接;左驅動電機9和右驅動電機10分別與無線電輸出模塊6以及動力電池11連接,耕田耙3設置在機架I的末端,上蓋5可拆卸的設置在機架I上表面,無線電輸送模塊6與遙控器連接。當然這里也可將耕田耙3設置為耕田犁。
[0023]請參照圖3,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動力裝置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使遙控耕田機在農田里轉彎可以更加方便,當遙控耕田機向前左轉時,右輪8向前的轉動速度大于左輪7向前的轉動速度;當遙控耕田機向前右轉時,左輪7向前轉動速度大于右輪8向前的轉動速度;當遙控耕田機向后左轉時,右輪8向后的轉動速度大于左輪7向后的轉動速度;當遙控耕田機向后右轉時,左輪7向后的轉動速度大于右輪8向后的轉動速度;當遙控耕田機原地轉動時,左輪7停止轉動,右輪8向前或向后轉動;右輪8停止轉動,左輪7向前或向后轉動。
[0024]為了使遙控耕田機在農田里轉彎可以更加方便,根據遙控耕田機的轉彎幅度,設定左輪7和右輪8的轉動速度差。
[0025]為了使遙控耕田機適用于不同的地貌特征,機架I上還設置有增加配重的空腔13。如遙控耕田機在柔軟土質上進行耕田操作,可在空腔13中配置較輕的配重或不設置配重;如遙控耕田機在堅硬土質上進行耕田操作,可在空腔13中配置較重的配重。
[0026]請參照圖4,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的優選實施例的機架的結構示意圖。為了使驅動輪2可以更好的在農田行駛,左輪7包括小圓環14、大圓環15、固定金屬桿16和抓地裝置17,小圓環14設置在大圓環15內側,小圓環14和大圓環15通過固定金屬桿16固定,抓地裝置17設置在大圓環的外表面,抓地裝置由兩塊金屬板18組成,兩塊金屬板18相互連接。
[0027]為了使驅動輪2可以更好的在農田行駛,小圓環14和大圓環15分別與固定金屬桿16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抓地裝置17通過焊接設置在大圓環15外表面,兩塊金屬板18成一定角度的焊接在一起,耕田耙3包括刀架19、固定裝置20和刀片21,刀片21設置在刀架19上,刀架19通過固定裝置20設置在機架I上。為了使上蓋5可以更好的與機架2連接,機架I上表面設置有擋板,擋板包括垂直金屬板22和弧形金屬板23,垂直金屬板22和弧形金屬板23通過一次性沖壓而成,上蓋5通過擋板放置在機架的上表面。
[0028]為了使上蓋5可以更好的與機架連接,機架I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旋轉擋片24,機架I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螺紋孔,旋轉擋片24通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設置在螺紋孔內,螺母采用大型號螺母且螺母表面設置有防滑套。
[0029]為了使遙控耕田機用途多元化,所述上蓋5上表面設置有放料槽25,放料槽25與上蓋5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上蓋5表面設置有螺紋孔,放料槽底部設置有與螺紋孔相對應的圓孔,放料槽和蓋體通過螺栓穿過圓孔和螺紋孔連接在一起。
[0030]為了使遙控耕田機用途多元化,所述機架I前表面和底面交接處設置有固定金屬板26,固定金屬板26與機架I為可旋轉連接,固定金屬板26與機架I之間設置有固定鏈條27,所述固定鏈條27—端與機架I前表面相連接,另一端與固定金屬板26相連接,所述固定鏈條27抻直后,所述固定金屬板26與機架的前表面相互垂直;以便放置物品或攜帶隨行人員。
[0031]本實用新型設計的遙控耕田機為遙控控制,所述動力電池11優先選用鋰電池作為動力源,當下地進行耕地時,通過遙控器將耕田耙3放下來,然后啟動左驅動電機9,和右驅動電機10,對左輪7和右輪8進行驅動,當用戶需要對遙控耕田機進行轉彎操作時,如需要向前左轉,則可控制右輪8向前的轉動速度大于左輪7向前的轉動速度;如需要向前右轉,則可控制左輪7向前轉動速度大于右輪8向前的轉動速度;如需要向后左轉,則控制右輪8向后的轉動速度大于左輪7向后的轉動速度;如需要向后右轉,則控制左輪7向后的轉動速度大于右輪8向后的轉動速度;如需要控制遙控耕田機原地轉動,則可控制左輪7停止轉動,右輪8向前或向后轉動;或右輪8停止轉動,左輪7向前或向后轉動;如需要控制遙控耕田機同步前進,則可控制左輪7和右輪8具有相同的向前轉動速度;如需要控制遙控耕田機同步后退,則可控制左輪7和右輪8具有相同的向后轉動速度。
[0032]并且該遙控耕田機可以根據用戶通過遙控器輸入的控制信號,控制遙控耕田機的轉彎幅度,如需要遙控耕田機具有較大的轉彎幅度,則可將左輪7和右輪8的轉動速度差設置的較大,如需要遙控耕田機具有較小的轉彎幅度,則可將左輪7和右輪8的轉動速度差設置的較小。
[0033]遙控耕田機在行走過程中,耕地耙3通過刀片21進行耕地,這樣即完成了本優選實施例的遙控耕田機的遠程耕田操作。同時當用戶不使用遙控耕田機進行耕地時,可以將驅動輪換成普通橡膠輪,從而可以正常行駛在地面上。
[0034]本實用新型的遙控耕田機采用鋰電池作為動力源,相對于柴油機汽油機有著重量輕,自動化容易控制,無排放污染等特點,對大棚種植更是最好選擇;采用電機實現無級調速,使得操作員更加容易把控機器,不會出現機械換檔所出現的高檔偏快,而低檔又偏慢的現象;在安全性方面,由于全功能實現遙控,在操作時人與機器是有一定距離,從而保證操作員的安全性,且在主機跑遠丟失遙控信號情況下,可及時自動停機;使用同軸不同步再以軟件配合的方法實現轉彎和轉圈的靈活性。
[0035]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驅動輪、動力裝置、上蓋、無線電輸送模塊、動力電池以及遙控器; 所述驅動輪設置在機架的前端,所述驅動輪包括大小相同的左輪和右輪,左輪與右輪可轉動的設置在機架的同一驅動軸上,所述動力裝置包括驅動所述左輪的左驅動電機,驅動所述右輪的右驅動電機以及動力電池;所述左驅動電機通過減速器與所述左輪連接,所述右驅動電機通過所述減速器與所述右輪連接;所述左驅動電機和所述右驅動電機分別與所述無線電輸出模塊以及所述動力電池連接; 所述上蓋可拆卸的設置在機架上表面,所述無線電輸送模塊與遙控器連接;所述機架上還設置有增加配重的空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遙控耕田機還包括耕田耙或耕田犁,所述耕田耙或所述耕田犁設置在機架的末端。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輪包括小圓環、大圓環、固定金屬桿和抓地裝置,所述小圓環設置在大圓環內側,所述小圓環和大圓環通過固定金屬桿固定,所述抓地裝置設置在大圓環的外表面,所述抓地裝置由兩塊金屬板組成,兩塊金屬板相互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圓環和大圓環分別與固定金屬桿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抓地裝置通過焊接設置在大圓環外表面,兩塊金屬板成一定角度的焊接在一起.。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耕田耙包括刀架、固定裝置和刀片,所述刀片設置在刀架上,所述刀架通過固定裝置設置在機架上。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上表面設置有擋板,所述擋板包括垂直金屬板和弧形金屬板,所述垂直金屬板和弧形金屬板通過一次性沖壓而成,所述上蓋通過擋板放置在機架的上表面。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的兩個側面設置有旋轉擋片,所述機架的兩個側面分別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旋轉擋片通過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設置在螺紋孔內,所述螺母采用大型號螺母且螺母表面設置有防滑套。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上表面設置有放料槽,所述放料槽與上蓋可拆卸的連接在一起,所述上蓋表面設置有螺紋孔,所述放料槽底部設置有與螺紋孔相對應的圓孔,所述放料槽和蓋體通過螺栓穿過圓孔和螺紋孔連接在一起。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遙控耕田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機架前表面和底面交接處設置有固定金屬板,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為可旋轉連接,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之間設置有固定鏈條,所述固定鏈條一端與機架前表面相連接,另一端與固定金屬板相連接,所述固定鏈條抻直后,所述固定金屬板與機架的前表面相互垂直。
【文檔編號】A01B71/00GK205726895SQ201620572176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4日
【發明人】唐林生, 周重鎧
【申請人】深圳市泰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