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包括安裝在高陡邊坡坡面上的排水管道,綠化管道中,U型連通管一端與主管道連通,U型連通管另一端與植物生長管連通,植物生長管包括至少一個管體,各管體內安裝有帶孔隔板,帶孔隔板上表面放置有土壤集塊,帶孔隔板和土壤集塊之間鋪設有土工布層,U型連通管的頂部高度低于土壤集塊的底部高度,土壤集塊內設置有吸水棉繩,吸水棉繩的底端伸入U型連通管內。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可以減小雨水坡面沖刷,減小雨水入滲,降低滑坡風險,同時能夠減少坡面的水土流失和風化剝離,間接美化巖土質邊坡,實現邊坡工程的綠色防護。
【專利說明】
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垂直綠化領域,尤其是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
【背景技術】
[0002] 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環境綠化問題越來越來引起人們的關注。目前國內邊坡綠化多采用客土噴薄覆綠、植被混凝土綠化及直接在邊坡鑿種植孔等方法實現坡面的綠化, 但上述方法普遍存在著保水能力差、施工成本高、后期脫落等問題,特別是針對高陡邊坡的坡面綠化植被保水保肥差、綠化效果差、持續綠化時間有限等問題一直備受困擾。
【發明內容】
[0003]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可以減小雨水坡面沖刷,減小雨水入滲,降低滑坡風險,同時能夠減少坡面的水土流失和風化剝離,間接美化巖土質邊坡,實現邊坡工程的綠色防護。
[0004]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包括安裝在高陡邊坡坡面上的排水管道,
[0005] 排水管道的出水端連通有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由主管道和位于主管道兩側并與主管道連通的多根綠化管道;
[0006] 綠化管道中,U型連通管一端與主管道連通,U型連通管另一端與植物生長管連通, 植物生長管包括至少一個管體,各管體內安裝有帶孔隔板,帶孔隔板上表面放置有土壤集塊,帶孔隔板和土壤集塊之間鋪設有土工布層,U型連通管的頂部高度低于土壤集塊的底部高度,土壤集塊內設置有吸水棉繩,吸水棉繩的底端伸入U型連通管內。
[0007] 土壤集塊采用輕質腐殖土制成,其中加入輕質腐殖土質量3-6%的緩釋肥和輕質腐殖土質量3-6%的EM菌。
[0008] 植物生長管包括2-3個管體。
[0009] 吸水棉繩由多根毛細吸管和棉繩體組成,多根毛細吸管螺旋盤設于棉繩體上。
[0010] 排水管道、多個U型連通管以及植物生長管為整體性預制連接形成一個整體,其內集成植物,土壤集塊、帶孔隔板,土工布及棉繩。
[0011] —種利用上述系統進行邊坡綠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〇〇12]步驟1:在高陡坡面頂端修筑一道矮墻與排水管道通過匯水口相結合,使矮墻與排水管道成為一個整體;
[0013] 步驟2:將排水管道、多個U型連通管以及植物生長管通過整體性預制連接形成的整體運至施工現場后通過多個管卡固定于邊坡上,所述整體內安裝有帶孔隔板,土工布及棉繩或
[0014] 將排水管道、植物生長管、U型連通管在施工現場拼裝連接為整體后在其內部安裝孔隔板,土工布及棉繩,并用管卡固定于邊坡上;
[0015]步驟3:采用與植物生長管的管體孔徑相同的土壤集塊,在管外培養好植物;
[〇〇16]步驟4:將培養好的植物和土壤集塊套在與其吻合的植物生長管的管體上,在管體的匯水口注入有帶有少許化肥的水,供植物生長;
[0017] 排水管道收集的水分儲藏在各U型連通管中,通過棉繩被吸入土壤集塊內,為土壤集塊提供水分,
[0018] 即完成高陡邊坡坡面的綠化。
[0019]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有益效果如下:
[0020] 1、通過排水管道收集水分并與植物相結合,排水管道充分利用作為植物生長的空間,U型連通管中可以儲藏水分為植物生長提供水分,具有防旱的作用。
[0021] 2、U型連通管利用連通器原理能及時的將多余的水分排出,具有防澇的作用。
[0022] 3、相比裸露的植被其能防止土壤和水分流失,具有保水保肥的作用;
[0023] 4、能有效排除破面和坡頂的雨水,減小雨水對坡面的沖刷,避免滑坡災害發生;
[0024] 同時又可以美化坡面體(或山體邊坡)使高陡邊坡排水管與植物綠化有機結合。
[0025] 5、種植簡單及后期維護方便,只需移植已培養好的植物在植物生長管即可,具有較好的美觀性。
[〇〇26] 6、排水管道與U型連通管緊密結合,運用連通器原理使分流管中囤有一定量的水,
使其不至于過多淹沒植物根系,導致根系缺氧腐爛;又不至于過少使植物缺水旱死。
[〇〇27] 7、土壤集塊采用輕質腐殖土制成,從而降低多塊植物的重量對排水管道的強度要求。
[0028] 可以減小雨水坡面沖刷,減小雨水入滲,降低滑坡風險,同時能夠減少坡面的水土流失和風化剝離,間接美化巖土質邊坡,實現邊坡工程的綠色防護。
【附圖說明】
[0029]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30]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植物生長管包括兩個管體;
[0031]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此時植物生長管包括三個管體。
【具體實施方式】 [〇〇32] 實施例一
[0033] 如圖1所示,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包括安裝在高陡邊坡坡面上的排水管道1,
[0034] 排水管道1的出水端連通有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由主管道4和位于主管道4兩側并與主管道4連通的多根綠化管道,主管道4與排水管道1連通; [〇〇35] 綠化管道中,U型連通管7—端與主管道4連通,U型連通管7另一端與植物生長管5 連通,植物生長管5包括兩個管體2,各管體2內安裝有帶孔隔板8,帶孔隔板8上表面放置有土壤集塊3,帶孔隔板8和土壤集塊3之間鋪設有土工布層9(起到防止土溶解在水里導致水土流失的作用),U型連通管7的頂部高度低于土壤集塊3的底部高度,土壤集塊3內設置有吸水棉繩10,吸水棉繩10的底端伸入U型連通管7內。
[0036] 土壤集塊3采用輕質腐殖土制成,其中加入輕質腐殖土質量3-6%的緩釋肥和輕質腐殖土質量3-6%的EM菌,優選為輕質腐殖土質量5%的緩釋肥和輕質腐殖土質量5%的EM菌。
[0037] 吸水棉繩10由多根毛細吸管和棉繩體組成,多根毛細吸管螺旋盤設于棉繩體上, 利用棉繩體的吸水特性和毛細吸管的毛細吸水特性共同為土壤集塊3提供水份。
[0038] 排水管道1、多個U型連通管7以及植物生長管5為整體性預制連接形成一個整體, 其內集成植物11,土壤集塊3、帶孔隔板8,土工布9及棉繩10。
[〇〇39] 棉繩10的長度為10-20厘米,直徑為1-2厘米。
[0040] 實施例二
[0041] 如圖2所示,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包括安裝在高陡邊坡坡面上的排水管道1,
[0042] 排水管道1的出水端連通有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由主
管道4和位于主管道4兩側并與主管道4連通的多根綠化管道,主管道4與排水管道1連通; [〇〇43] 綠化管道中,U型連通管7—端與主管道4連通,U型連通管7另一端與植物生長管5
連通,植物生長管5包括三個管體2,各管體2內安裝有帶孔隔板8,帶孔隔板8上表面放置有土壤集塊3,帶孔隔板8和土壤集塊3之間鋪設有土工布層9(起到防止土溶解在水里導致水土流失的作用),U型連通管7的頂部高度低于土壤集塊3的底部高度,土壤集塊3內設置有吸水棉繩10,吸水棉繩10的底端伸入U型連通管7內。
[〇〇44] 土壤集塊3采用輕質腐殖土制成,其中加入輕質腐殖土質量3-6%的緩釋肥和輕質
腐殖土質量3-6%的EM菌,優選為輕質腐殖土質量5%的緩釋肥和輕質腐殖土質量5%的EM菌。
[0045] 吸水棉繩10由多根毛細吸管和棉繩體組成,多根毛細吸管螺旋盤設于棉繩體上, 利用棉繩體的吸水特性和毛細吸管的毛細吸水特性共同為土壤集塊3提供水份。
[0046] 排水管道1、多個U型連通管7以及植物生長管5為整體性預制連接形成一個整體, 其內集成植物11,土壤集塊3、帶孔隔板8,土工布9及棉繩10。
[〇〇47] 棉繩10的長度為10-20厘米,直徑為1-2厘米。
[0048] 實施例三
[0049] —種利用上述系統進行邊坡綠化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50] 步驟1:在高陡坡面頂端修筑一道矮墻與排水管道1通過匯水口相結合,使矮墻與排水管道1成為一個整體;
[0051] 步驟2:將排水管道1、多個U型連通管7以及植物生長管5通過整體性預制連接形成的整體運至施工現場后通過多個管卡6固定于邊坡上,所述整體內安裝有帶孔隔板8,土工布9及棉繩10;
[0052] 或
[〇〇53]將排水管道1、植物生長管5、U型連通管7在施工現場拼裝連接為整體后在其內部安裝孔隔板8,土工布9及棉繩10,并用管卡6固定于邊坡上;
[〇〇54]步驟3:采用與植物生長管5的管體2孔徑相同的土壤集塊3,在管外培養好植物11;
[0055] 步驟4:將培養好的植物11和土壤集塊3套在與其吻合的植物生長管5的管體2上, 在管體2的匯水口注入有帶有少許化肥的水,供植物11生長;
[0056] 排水管道1收集的水分儲藏在各U型連通管7中,通過棉繩10被吸入土壤集塊3內, 為土壤集塊3提供水分,
[0057]即完成高陡邊坡坡面的綠化。
[〇〇58]每個管卡6兩端與2個膨脹螺栓結合,固定雨水排水管道1和U型連通管7植物11選擇為爬山虎、葛藤、常春藤一種或多種藤類植物,實現坡面的綠色防護。
[〇〇59]本實用新型系統通過土壤集塊3為高陡巖土體邊坡提供植物生長的必要條件,并充分利用排水管道1的集水特點為植物提供水分,具有較好的保水性。排水管道1與U型連通管7緊密結合,運用連通器原理使U型連通管7中囤有一定量的水使其不至于過多淹沒植物根系,導致根系缺氧腐爛;又不至于過少使植物缺水。在干旱季節,U型連通管7內儲存一定量的水分,干渴的土壤集塊(3)通過棉繩10吸入水分;在少雨季節,U型連通管7內通過排水管道1收集雨水;雨季旺盛期間分流回水管內水量儲滿,一部分水分透過開孔隔離板8和土工布9滲透入土樣集塊3中,并在植物生長管5的排水孔流出,防治植物11內澇。
【主權項】
1.一種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包括安裝在高陡邊坡坡面上的排 水管道(1),其特征在于: 排水管道(1)的出水端連通有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魚骨結構綠化管道裝置由主管 道(4)和位于主管道(4)兩側并與主管道(4)連通的多根綠化管道; 綠化管道中,U型連通管(7)—端與主管道(4)連通,U型連通管(7)另一端與植物生長管 (5)連通,植物生長管(5)包括至少一個管體(2),各管體(2)內安裝有帶孔隔板(8),帶孔隔 板(8)上表面放置有土壤集塊(3),土壤集塊(3)內設置有吸水棉繩(10),吸水棉繩(10)的底 端伸入U型連通管(7)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植 物生長管(5)包括2-3個管體(2)。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排水管道進行高陡邊坡坡面綠化的系統,其特征在于:吸 水棉繩(10)由多根毛細吸管和棉繩體組成,多根毛細吸管螺旋盤設于棉繩體上。
【文檔編號】A01G27/06GK205727252SQ201620574695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發明人】于振民, 于杰, 盧博, 龔章龍, 李益淵
【申請人】三峽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