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包括播種單元和排肥單元,所述的播種單元和排肥單元上分別設有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所述的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分別連接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所述的控制單元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播種電機和排肥電機。本實用新型控制單元能夠根據記憶模塊的信息作出變量播種/變量排肥的控制決策,并根據相應的控制決策控制變量播種電機/變量排肥電機的動作,從而實現變量播種/變量排肥的智能精準控制,避免播種系統在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不能實現變量播種/變量排肥、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不能實現播種株距相同、以及播種和排肥過程中的重復播種/重復排肥,一坑多播/一坑多排,一坑少播/一坑少排等情況的發生。
【專利說明】
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颈尘凹夹g】
[0002]播種器是農業種植領域廣泛應用的機械,現有的播種器主要存在如下問題:自動化程度不高,不能進行自動播種和自動排肥,并且,播種過程中存在重播、多播、少播等問題。
[0003]基于此,特提出本實用新型。【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以克服目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
[0005]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0006]—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包括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上分別設有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所述的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分別連接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所述的控制單元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播種電機和排肥電機。
[0007]進一步的,所述的控制單元集成有記憶模塊。
[0008]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的控制方法,所述的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包括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上分別設有變量播種監控單元和變量排肥監控單元,所述的變量播種監控單元和變量排肥監控單元均與控制單元的輸入端連接,所述的控制單元的輸出端分別連接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 所述的控制單元集成有記憶模塊,所述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0009]S1:控制單元根據待播種的土地大小和待播種的壟數等地方農藝要求作出最優的變量播種方案和變量排肥方案;[〇〇1 〇] S2:控制單元根據變量播種方案和變量姻巴方案作出相應的控制決策;
[0011]S3:變量播種監控單元和變量排肥監控單元監控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的信息并將其傳至記憶模塊,記憶模塊記憶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的信息,如當前壟是/否已經播種和已經排肥,并將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信息傳至控制單元;
[0012]S4:控制單元根據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信息及控制決策控制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進行相應動作,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0013]進一步的,在步驟S2中,所述的控制決策包括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
[0014]進一步的,如果所述的控制決策是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根據控制決策控制改變相應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的轉速,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0015]進一步的,如果所述的控制決策是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根據控制決策控制改變相應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的轉速,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0016]進一步的,在步驟S3中,如果當前壟已經播種和已經排肥,則所述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還包括當前壟的播種量和排肥量,且步驟S4中,控制單元控制當前壟所對應的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不動作,從而使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不播種。
[0017]進一步的,在步驟S3中,如果當前壟尚未播種和排肥,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控制當前壟所對應的變量播種電機和變量排肥電機動作,從而使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播種。
[0018]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控制單元能夠根據記憶模塊的信息作出變量播種/變量排肥的控制決策,并根據相應的控制決策控制變量播種電機/變量排肥電機的動作,從而實現變量播種/變量排肥的智能精準控制,避免播種系統在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不能實現變量播種/變量排肥、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不能實現播種株距相同、以及播種和排肥過程中的重復播種/重復排肥,一坑多播/一坑多排,一坑少播/ 一坑少排等情況的發生。
【附圖說明】
[0019]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的控制框圖;
[0022]圖中:1、變量播種單元;2、變量播種電機;3、變量排肥電機;4、變量排肥單元;
5、控制單元;6、變量播種監控單元;7、變量排肥監控單元;8、記憶模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如圖1-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包括變量播種單元I和變量排肥單元4,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I和變量排肥單元4上分別設有播種監控單元6和排肥監控單元7,所述的播種監控單元6和排肥監控單元7分別連接控制單元5的輸入端,所述的控制單元5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播種電機2和排肥電機3,所述的控制單元5集成有記憶豐旲塊8 ο
[0025]本實用新型的播種監控單元6/排肥監控單元7能夠監控變量播種單元I/變量排肥單元4,并將變量播種單元I/變量排肥單元4的播種信息/排肥信息傳至控制單元5,控制單元5接收到播種信息/排肥信息后作出相應的決策信息,并根據決策信息控制相應的播種電機2/排肥電機3動作,實現播種/排肥的智能精量控制。
[002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驟:[0027 ] S1:控制單元5根據待播種的土地大小和待播種的壟數等地方農藝要求作出最優的變量播種方案和變量排肥方案;
[0028]S2:控制單元5根據變量播種方案和變量排肥方案作出相應的控制決策;
[0029]S3:變量播種監控單元6和變量排肥監控單元7監控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的信息并將其傳至記憶模塊8,記憶模塊8記憶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的信息,如當前壟是/否已經播種和已經排肥,并將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信息傳至控制單元5;
[0030]S4:控制單元5根據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信息及控制決策控制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進行相應動作,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1和變量排肥單元4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0031]其中,在步驟S2中,所述的控制決策包括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
[0032]如果在步驟S2中,所述的控制決策是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5根據控制決策控制改變相應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的轉速,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1和變量排肥單元4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因此該方法可以在拖拉機勻速行駛情況下,改變相應的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的轉速,從而實現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所播種的相鄰作物之間的株距可以相等也可以不相等。
[0033]如果在步驟S2中,所述的控制決策是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5根據控制決策控制改變相應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的轉速,從而使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1和變量排肥單元4進行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 因此,該方法可以在拖拉機變速行駛情況下,改變相應的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 的轉速,從而實現變量播種和變量排肥,實現拖拉機在變速行駛情況下所播種作物的株距相等。[〇〇34]其中,在步驟S3中,如果當前壟已經播種和已經排肥,則所述的變量播種信息和變量排肥信息還包括當前壟的播種量和排肥量,且步驟S4中,控制單元5控制當前壟所對應的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不動作,從而使變量播種單元1和變量排肥單元4不播種。
[0035]其中,在步驟S3中,如果當前壟尚未播種和排肥,則步驟S4中,控制單元5控制當前壟所對應的變量播種電機2和變量排肥電機3動作,從而使變量播種單元1和變量排肥單元4 播種。
[0036]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包括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變量播種單元和變量排肥單元上分別設有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所述的播種監控單元和排肥監控單元分別連接控制單元的輸入端,所述的控制單元的輸出端分別連接播種電機和排肥電機。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智能精準播種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單元集成有記憶模塊。
【文檔編號】A01C7/20GK205694193SQ20162058711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劉漢武, 程俊爭, 張廣智, 方宇鵬, 宋純道, 王昕偉, 賈宏業
【申請人】北京德邦大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