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綠化護欄。
背景技術:
護欄在現實的生活中已經運用的很廣泛,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一種帶有綠化容器的綠化護欄越來越受到推崇,然而現有的綠化容器與護欄大多為焊接,無法移動,其綠化容器的寬窄也無法改變,無法適用更多的植物。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就是為了解決提供一種可改變放置土壤的容置腔寬窄的綠化護欄技術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一種綠化護欄的技術解決方案為:
包括兩豎向立柱、安裝在兩豎向立柱的橫向上欄桿以及橫向下欄桿、以及安裝在橫向上欄桿與橫向下欄桿之間的豎向欄桿,所述橫向上欄桿側邊安裝有綠化容器,所述綠化容器包括軟性擋板以及安裝在軟性擋板下方且將軟性擋板覆蓋的集液盒;所述軟性擋板兩側皆安裝有滑座;所述橫向上欄桿兩側開有用于安裝滑座的滑槽;當分別位于軟性擋板兩側的兩滑座安裝有滑槽上后,所述軟性擋板內壁、集液盒上壁以及橫向上欄桿側壁形成一用于放置土壤的容置腔;所述滑座通過限位螺栓與橫向上欄桿固定;所述集液盒與橫向上欄桿通過螺栓連接;所述軟性擋板下方開有與集液盒相通的進液口;所述進液口內安裝有過濾網。
所述集液盒的高度為軟性擋板高度的三分之一。
所述綠化容器為4個,其中兩個位于橫向上欄桿前側,另兩個位于橫向上欄桿后側。
所述集液盒包括第一集液盒以及第二集液盒;所述第一集液盒寬度小于第二集液盒的寬度;所述第一集液盒的長度等于第二集液盒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可以達到的技術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綠化容器包括軟性擋板以及安裝在軟性擋板下方且將軟性擋板覆蓋的集液盒,而當分別位于軟性擋板兩側的兩滑座安裝有滑槽上后,所述軟性擋板內壁、集液盒上壁以及橫向上欄桿側壁形成一用于放置土壤的容置腔,且容置腔可通過兩滑座的移動調節位置以及寬窄,當容置腔窄時,其長度增加,兩滑座距離較遠,植物和植物在種植中可以相對稀疏一些,使植物與植物之間不易遮陽,從而可種植對陽光要求較高的植物;而當容置腔寬時,其長度也隨之減小,兩滑座距離較近,植物和植物在種植時會簇擁在一起,使植物與植物之間易遮陽,從而可種植對陽光要求較低的植物。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綠化護欄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部放大圖;
圖3是圖1的B部放大圖;
圖4是一種綠化護欄的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闡述。
參閱圖1至圖4。
一種綠化護欄,包括兩豎向立柱1、安裝在兩豎向立柱1的橫向上欄桿2以及橫向下欄桿3、以及安裝在橫向上欄桿2與橫向下欄桿3之間的豎向欄桿4,所述橫向上欄桿2側邊安裝有綠化容器,所述綠化容器包括軟性擋板11以及安裝在軟性擋板11下方且將軟性擋板11覆蓋的集液盒12;所述軟性擋板11兩側皆安裝有滑座13;所述橫向上欄桿2兩側開有用于安裝滑座13的滑槽14;當分別位于軟性擋板11兩側的兩滑座13安裝有滑槽14上后,所述軟性擋板11內壁、集液盒12上壁以及橫向上欄桿2側壁形成一用于放置土壤的容置腔5;所述滑座13通過限位螺栓6與橫向上欄桿2固定;所述集液盒12與橫向上欄桿2通過螺栓7連接;所述軟性擋板11下方開有與集液盒12相通的進液口21;所述進液口21內安裝有過濾網22。
作為優選,所述集液盒12的高度為軟性擋板11高度的三分之一。
作為優選,所述綠化容器為4個,其中兩個位于橫向上欄桿2前側,另兩個位于橫向上欄桿2后側。
作為優選,所述集液盒12包括第一集液盒31以及第二集液盒32;所述第一集液合31寬度小于第二集液盒32的寬度;所述第一集液合31的長度等于第二集液盒32的長度。
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本實用新型通過調節分別安裝在軟性擋板11兩側的滑座13的距離,當兩滑座13距離越近,則軟性擋板11內壁、集液盒12上壁以及橫向上欄桿2側壁形成的用于放置土壤的容置腔5則越寬且長度越小,植物和植物在種植時會簇擁在一起,使植物與植物之間易遮陽,從而影響植物的光合作用,適用種植對陽光要求較低的植物;而當兩滑座13距離越遠時,容置腔變窄,其長度增加,植物和植物在種植中可以相對稀疏一些,使植物與植物之間不易遮陽,植物可以獨立的光合作用,適用種植對陽光要求較高的植物,集液盒12可幫助收集水分,過濾網22可防止土壤流失到集液盒12內;集液盒12包括第一集液盒31以及第二集液盒32;所述第一集液盒31寬度小于第二集液盒32的寬度;所述第一集液盒31的長度等于第二集液盒32的長度;第一集液盒31適用于兩滑座13距離較遠時,第二集液盒32適用兩滑座13距離較近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