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花卉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包括花盆(1)、倒盆機構;所述的花盆(1),其底部配合設置倒盆機構,所述的倒盆機構由撐板(4)、絲杠(2)、底座(3)組成,其中所述的撐板(4)設置于所述的花盆(1)的內底部,所述的絲杠(2),其一端與所述的底座(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花盆(1)的底部螺紋連接,且伸入花盆(1)底部與所述的撐板(4)可相對轉動連接,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方便,解決了花卉種植過程中,其植株類花卉倒盆時常需要將花盆打碎才能保證其根莖土壤的完整,其造成花盆的浪費和倒盆費時費力的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花卉用品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
【背景技術】
[0002]草本花卉,生長快、周期短,要每年倒盆一次。木本藥卉,如臘梅、月季、杜鵑、白玉蘭等,宜隔年倒盆。松、柏、竹類常綠品種和能進行盆栽的蘋果、梨、山楂、葡萄、桃、草莓、杏、櫻桃、石榴、無花果、獼猴桃等兼觀賞、收果兩種用途的果樹品種,由于生長緩慢,需要2—4年倒一次盆。傳統的植株花卉的倒盆方法是將水放入盛水容器中,使盆土吸水成稀泥狀,或在倒盆前兩天澆一次水,讓土壤與盆壁易于分離,然后用兩腳夾住盆,將植株提起拔出,其在倒盆過程中,由于植株枝干脆弱,容易在拔起時造成植株枝干斷裂或者泥土掉落,造成倒盆失敗,影響植株生長,造成對植株傷害;還有通過用石塊等敲花盆外壁,將花盆打碎,使盆土和花盆分離,但是其造成花盆的浪費,無法使用,降低了倒盆后的花盆的利用率,使得倒盆費時費力,使用不便。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解決了花卉種植過程中,其植株類花卉倒盆時常需要將花盆打碎才能保證其根莖土壤的完整,其造成花盆的浪費和倒盆費時費力的問題。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具體如下:
[0005]—種植株倒盆用花盆,包括花盆1、倒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盆I,其底部配合設置倒盆機構,所述的倒盆機構由撐板4、絲杠2、底座3組成,其中所述的撐板4設置于所述的花盆I的內底部,所述的絲杠2,其一端與所述的底座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花盆I的底部螺紋連接,且伸入花盆I底部與所述的撐板4可相對轉動連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07]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決了花卉種植過程中,其植株類花卉倒盆時常需要將花盆打碎才能保證其根莖土壤的完整,其造成花盆的浪費和倒盆費時費力的問題,方便了倒盆,避免了傳統倒盆對植株的傷害,影響花卉生長,避免了花盆的浪費,利于倒盆后的花盆用于種植其它花卉,利避免了對花盆的浪費,節省了栽植成本,使用方便,實用可靠。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圖。
[0010]其中,1.花盆,2.絲杠,3.底座,4.撐板。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說明:
[0012]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包括花盆1、倒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盆I,其底部配合設置倒盆機構,所述的倒盆機構由撐板4、絲杠2、底座3組成,其中所述的撐板4設置于所述的花盆I的內底部,所述的絲杠2,其一端與所述的底座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花盆I的底部螺紋連接,且伸入花盆I底部與所述的撐板4可相對轉動連接。
[0013]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通過抬起花盆I,轉動底座3,使得絲杠2不斷旋擰伸入花盆I內,并且隨著絲杠2不斷旋擰伸入花盆I內,花盆I內的撐板4被不斷由花盆I底部向花盆I的花盆口向上頂,同時花盆內的土壤隨著撐板4的上升而被撐出花盆I即可,保證了花盆的完整,避免了對花卉的傷害。
[0014]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便捷,操作方便,解決了花卉種植過程中,其植株類花卉倒盆時常需要將花盆打碎才能保證其根莖土壤的完整,其造成花盆的浪費和倒盆費時費力的問題,方便了倒盆,避免了傳統倒盆對植株的傷害,影響花卉生長,避免了花盆的浪費,利于倒盆后的花盆用于種植其它花卉,利避免了對花盆的浪費,節省了栽植成本,使用方便,實用可靠。
【主權項】
1.一種植株倒盆用花盆,包括花盆(I)、倒盆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花盆(I),其底部配合設置倒盆機構,所述的倒盆機構由撐板(4)、絲杠(2)、底座(3)組成,其中所述的撐板(4)設置于所述的花盆(I)的內底部,所述的絲杠(2),其一端與所述的底座(3)固定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的花盆(I)的底部螺紋連接,且伸入花盆(I)底部與所述的撐板(4)可相對轉動連接。
【文檔編號】A01G9/02GK205694581SQ201620600766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0日
【發明人】麻志斌
【申請人】麻志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