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林業溫室大棚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能改變室內溫度的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
背景技術:
目前,秧苗的培育需要一定的合適的環境,特別是在惡劣的氣候環境中,保持秧苗充分的陽光、水分以及合適的氣候條件十分重要,同時,在一些邊遠的林地,往往本身環境就不好,處于資源貧乏狀況。在這些情況下,秧苗的培育需要組建大棚,利用大棚培育秧苗,是許多地方的必要選擇。但是,一般的大棚只不過是利用塑料或者薄膜材料搭建簡易的大棚,不夠結實,松散易搖晃,僅僅是為了收集陽光、保持對一些異常氣候的抵制,無法實現更多功能,同時在邊緣地方,受到能源限制,無法在夜間提供作業,在氣候低下的時候,也無法讓秧苗保持長時間的恒溫或較好溫度狀態;在稻谷收割回來后,需要對其進行風干,通常做法是在晴天將其鋪在地上進行暴曬,但是由于場地有限,稻谷會堆積,導致最上面的稻谷風干但是最底層的還處于潮濕狀態,且常常由于天氣原因造成困擾,在夜間需要將其堆積入袋,非常不方便。
因此,上述問題是在對大棚設計和使用過程中應當予以考慮并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所述多功能智能房包括四周的擋墻,底面,透光的頂棚和鼓風機,所述頂棚、所述擋墻與底面共同圍成封閉的空間,所述擋墻的頂部設有墻體外檐,所述擋墻的外側設有鋼梁,所述鋼梁和所述墻體外檐之間焊接有支撐架,所述頂棚包括支架和設置在該支架上的拱棚和四個側棚,所述頂棚內部固定設有若干條支撐懸梁,所述支撐懸梁支撐所述頂棚使其垂直設置在所述墻體外檐上,所述側棚的外側設有防風帶,所述墻體外檐沿邊設有圍欄,所述底面的兩邊設有主風道,所述主風道之間設有若干條相互平行的且與主風道相通并垂直的次風道,所述主風道和所述次風道凹陷于底面,所述主風道和所述次風道的上方均設有網狀金屬蓋板。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底面高出水平地面10-20cm,并通過地基穩固建于地面上,所述地基的深度大于15cm。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擋墻的材質為保溫板,所述保溫板為聚氨酯保溫板,所述鋼梁和所述支撐懸梁材質均為H鋼。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鋼梁呈格狀,包括若干條橫梁以及若干條與所述橫梁相垂直交錯的豎梁。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主風道的寬度為50cm,所述次風道的寬度為40cm,相鄰兩條所述次風道之間的間距為60cm。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網狀金屬蓋板為鍍鋅板或者不銹鋼板,呈節段式,每塊網狀金屬蓋板均由若干塊短板拼接形成。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拱棚呈連續“m”型,所述拱棚的上方設有遮陽網,所述遮陽網和所述側棚為卷簾式,所述側棚可向上卷起呈開放式。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防風帶包括上下兩條固定帶,所述防風帶呈連續“W”型通過鎖扣固定在所述固定帶上。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支撐懸梁包括若干條相平行的橫桿以及若干條穿插入所述橫桿并與其垂直的豎桿,所述橫桿呈半“口”型,在其拐口處設有加強筋,所述橫桿的豎向桿緊貼所述側棚,且長度和所述側棚高度相等。
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鼓風機的數量為2-6個,分別設置在所述智能房的任意一個頂點或任意一邊的中點上,所述智能房設有1-2個門洞,所述門洞的兩側門沿由混凝土砌成。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當需要培育秧苗時,可進行平面育秧和立體育秧,進行立體育秧時,將秧苗播種進培育盆,培育盆排列放置培育架上,再將培育架搬至所述智能房中,根據其所需要的溫度,濕度來調控是否要打開遮陽網,側棚,以及鼓風機進行降溫或者升溫,風大時,所述防風帶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頂棚受到損傷;當稻谷需要進行風干處理時,將智能房的側棚打開,通過輸送機將稻谷灌入智能房內,將其鋪開,打開鼓風機,主風道和次風道內的風相互流通,使智能房內的溫度快速均勻的提升,使得底下的稻谷和上層的稻谷都能均勻受熱;當需要對智能房底部進行清掃時只需將金屬蓋板的短板分別掀開即可對各風道進行清理。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簡單,可儲存大量屯糧,在底部設有風道,在溫度不適宜秧苗生長或者需要對稻谷進行風干時 ,可通過鼓風機對風道進行輸送熱風或者冷風,改變智能房內的溫度,并使室內空氣得以流通,且稻谷進行風干時無需人力搬運,將側棚卷起,可通過輸送機從側棚直接灌入智能房中,節約了人力,且通過此種方法風干的稻谷能夠保質保量,比高溫風干出的稻谷要更加新鮮和香甜。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主次風道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頂棚及支撐懸梁截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支撐懸梁的俯視圖;
其中: 1-擋墻,2-底面,3-墻體外檐,4-鋼梁,5-支撐架,6-支架,7-拱棚,8-側棚,9-支撐懸梁,10-防風帶,11-固定帶,12-圍欄,13-主風道,14-次風道,15-網狀金屬蓋板,16-橫梁,17-豎梁,18-橫桿,19-豎桿,20-加強筋,21-遮陽網,22-門洞,23-門沿。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加深對本實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該實施例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構成限定。
如圖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所述多功能智能房包括四周的擋墻1,底面2,透光的頂棚和鼓風機,所述底面2高出水平地面15cm,并通過地基穩固建于地面上,所述地基的深度為20cm,所述頂棚、所述擋墻1與底面2共同圍成封閉的空間,所述擋墻1的頂部設有墻體外檐3,所述擋墻1的外側設有鋼梁4,所述鋼梁4和所述墻體外檐3之間焊接有支撐架5,所述頂棚包括支架6和設置在該支架上的拱棚7和四個側棚8,所述頂棚內部固定設有若干條支撐懸梁9,所述支撐懸梁9支撐所述頂棚使其垂直設置在所述墻體外檐3上,所述側棚8的外側設有防風帶10,所述防風帶包括上下兩條固定帶11,所述防風帶10呈連續“W”型通過鎖扣固定在所述固定帶11上,所述墻體外檐3沿邊設有圍欄12,所述底面2的兩邊設有主風道13,所述主風道13之間設有若干條相互平行的且與主風道13相通并垂直的次風道14,所述主風道13和所述次風道14凹陷于底面2,所述主風道的寬度為50cm,所述次風道的寬度為40cm,相鄰兩條所述次風道之間的間距為60cm,所述主風道13和所述次風道14的上方均設有網狀金屬蓋板15,所述網狀金屬蓋板15為鍍鋅板,呈節段式,每塊網狀金屬蓋板15均由若干塊短板拼接形成;所述鋼梁4呈格狀,包括若干條橫梁16以及若干條與所述橫梁相垂直交錯的豎梁17,所述支撐懸梁9包括若干條相平行的橫桿以及若干條穿插入所述橫桿18并與其垂直的豎桿19,所述橫桿18呈半“口”型,在其拐口處設有加強筋20,所述橫桿18的豎向桿緊貼所述側棚8,且長度和所述側棚8高度相等,所述擋墻1的材質為保溫板,所述保溫板為聚氨酯保溫板,所述鋼梁4和所述支撐懸梁9材質均為H鋼;所述拱棚7呈連續“m”型,所述拱棚7的上方還設有遮陽網21,所述遮陽網21和所述側棚8為卷簾式,所述側棚8可向上卷起呈開放式;所述鼓風機的數量為3個,分別設置在所述智能房的兩個頂點和任意一邊的中點上,所述智能房設有1個門洞22,所述門洞22的兩側門沿23由混凝土砌成。
本實施例提供一種用于稻谷培育及烘干儲藏的多功能智能房,所述智能房的規格為30m*18m*8m,當需要培育秧苗時,可進行平面育秧和立體育秧,其平面育秧的面積可達到100畝左右,立體育秧的面積可達到600畝,進行立體育秧時,將秧苗播種進培育盆,培育盆排列放置培育架上,再將培育架搬至所述智能房中,根據其所需要的溫度,濕度來調控是否要打開遮陽網,側棚,以及鼓風機進行降溫或者升溫,風大時,所述防風帶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避免頂棚受到損傷;此規格的智能房可收納高水分糧800t,當稻谷需要進行風干處理時,將智能房的側棚8打開,通過輸送機將稻谷灌入智能房內,將其鋪開,打開鼓風機,主風道和次風道內的風相互流通,使智能房內的溫度快速均勻的提升,使得底下的稻谷和上層的稻谷都能均勻受熱;當需要對智能房底部進行清掃時只需將金屬蓋板的短板分別掀開即可對各風道進行清理。
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其結構簡單,可儲存大量屯糧,在底部設有風道,在溫度不適宜秧苗生長或者需要對稻谷進行風干時 ,可通過鼓風機對風道進行輸送熱風或者冷風,改變智能房內的溫度,并使室內空氣得以流通,且稻谷進行風干時無需人力搬運,將側棚卷起,可通過輸送機從側棚直接灌入智能房中,節約了人力,且通過此種方法風干的稻谷能夠保質保量,比高溫風干出的稻谷要更加新鮮和香甜。
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實用新型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實用新型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范圍內。本實用新型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