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花盆,尤其是一種保持盆栽不泡根又能儲水的透氣花盆。
背景技術:
近年來,由于空氣污染的加劇,人們對居住空間的空氣質量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經研究表明,室內的空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以下六種,包括苯、甲醛、鄰苯二甲酸鹽、三氯乙烯、甲苯和氨。目前在國內民用建筑標準中,室內甲醛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0.08毫克,苯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0.09毫克,氨的含量不得高于每立方米0.2毫克。
為了改善空氣質量,人們把各式各樣的植物搬進入室內,例如,虎尾蘭,龜背竹,白掌,千年木,垂葉榕,吊蘭,綠蘿,黃金葛,鐵線蕨,銀皇后等,將其種植在花盆中并擺設在室內。這些植物經研究表明對于吸收室內空氣污染物有較強的能力,比如綠蘿可以吸收苯,三氯乙烯,甲醛等。
然而,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人發(fā)現:濕潤的盆栽土壤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污染氣體,因此保持盆栽土壤良好透氣,且保持一定的濕潤度對于植物吸收室內空氣污染物起到關鍵作用,但目前的花盆都難以讓土壤既透氣,又保持在一定的濕潤度條件下,人們不是澆多水導致泡根,就是忘記澆水導致植物干枯,很不方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提供一種能保持盆栽不泡根又能儲水的透氣花盆實有必要。
一種透氣儲水花盆,其包括:一個盛水盤,所述盛水盤包括一個用于容置積水的容置槽;
一個花盆主體,所述花盆主體為一個多層結構的中空單元,相鄰上下層的中空單元側壁內外層疊,上層側壁在內,下層側壁在外,相鄰側壁內外之間有間隙,上層側壁的下邊緣低于下層側壁的上邊緣,花盆主體中空位置容置土壤;
一個底板,所述底板將土壤與所述盛水盤分隔,所述底板設有至少一個向上的環(huán)形凸起,所述環(huán)形凸起至少包括一個通氣孔,所述環(huán)狀凸起頂部包括至少一個蓋板,所述蓋板為帽狀,覆蓋在所述通氣孔上面,所述蓋板與所覆蓋的通氣孔之間留有間隙,且所述蓋板的周圍側壁下沿低于所覆蓋的所述通氣孔的水平位置同時高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
一個貫穿所述底板的吸水柱,所述吸水柱上端插入土壤中,下端延伸至盛水盤的容置槽內,所述吸水柱為微孔吸水結構。
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透氣儲水花盆,上層結構的下邊緣低于下層結構的上邊緣,所以不會導致土壤漏出,同時保證了在對盆栽植物澆水時水不會從間隙中流出,從上到下直至流入盛水盤中,防止盆栽植物發(fā)生泡根情形。
而空氣與泥土和水不同,其擴散并無方向性,所以外部空氣可以經過相鄰兩層之間的側壁的間隙,與花盆中的土壤接觸,并進一步向土壤內滲透,也即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
另一方面,貫穿所述底板的所述吸水柱向上插入土壤中,向下延伸至盛水盤內,從而可以向上吸收積水并補充水分給盆栽土壤和植物根部,防止植物干燥而死,濕潤的盆栽土壤可以吸附空氣中的甲醛等污染氣體,從而提升植物吸收氣態(tài)污染物的效率。
位于所述底板上的通氣孔(底板上的環(huán)形凸起至少包括一個通氣孔)和位于側壁相鄰層之間的間隙,形成空氣循環(huán),進一步提升植物吸收氣態(tài)污染物的效率,改善環(huán)境空氣質量。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為透明件。這樣的有益結果是可以通過盛水盤看到里面的水位,從而很方便的觀察盆栽植物是否需要澆水。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的所述容置槽邊緣延伸出來的兩個把手,方便托住把手移動花盆。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設有由所述容置槽向外延展并向上開口的澆水口。這樣的有益結果是可以通過澆水口向內澆水,避免從盆栽的土壤上表面向下澆水導致土壤板結,提高盆栽土壤的整體透氣性。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的透氣儲水花盆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透氣儲水花盆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透氣儲水花盆的截面示意圖;
圖4是圖1所示的透氣儲水花盆的容置土壤后的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盛水盤與底板的截面示意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蓋板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底板和蓋板組裝后的示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底板的示意圖;
圖10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蓋板示意圖;
圖11是本實用新型第四實施例的底板和蓋板組裝后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第一實施例:
請參閱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提供一種透氣儲水花盆100,其包括一個盛水盤10、一個花盆主體30、一個底板50、以及一個貫穿底板50的吸水柱60。
所述盛水盤10為圓盤形,其包括一個用于積水的容置槽10A。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盛水盤10還包括由側邊緣延伸出來的左右兩個把手10B,以方便人手托住把手10B將花盆100移動并放置在不同的位置,如窗臺上,陽臺上等。所述把手10B上還設置粗糙表面,以作防滑之用。所述盛水盤10在本實施例中為透明件,以方便使用者觀察其內的積水,以判斷是否進行加水操作,從而防止植物干枯。在其它變更實施方式中,所述盛水盤10可以為其它形狀,如中空圓柱體形,圓臺形等,并不局限于具體實施例。
請進一步參閱圖3,所述花盆主體30用于收納土壤及植物根部,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花盆主體30的外徑由鄰近盛水盤10向遠離盛水盤10的方向逐漸變小。具體地,所述花盆主體30為多層中空圓柱體形。
如圖3所示,上層結構的下邊緣322低于下層結構的上邊緣321,相鄰層側壁32之間形成間隙32A。這樣就使得澆水時,積水可從上至下,而不會從間隙32A中流出,最后流到底板50處,通過吸水柱60流到所述盛水盤10中(參考圖4及圖5),防止盆栽植物發(fā)生泡根情形。相鄰層側壁32之間形成的間隙32A增加了每一層中邊緣土壤與空氣的接觸,也即增加每一層土壤的透氣性。
本實施例中,底板50與花盆主體30連接在一起,一體成型,在其他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粘接,卡設,螺設等方式連接,并無限定。
需要指明的是,所述花盆主體30的下邊緣323與盛水盤10的內邊緣大小以其兩者之間可以相適配為宜,其兩者之間也可以采用粘接,卡設,螺設等方式實現組裝與拆解。
在本實施例中采用卡設結構,如圖1所示,所述花盆主體30下邊緣323上設置四個凸起325,對應地,在盛水盤10的內邊緣上設置與其相適配的四個導向槽12及一個圓環(huán)形內凹槽14,其中四個導向槽12與所述圓環(huán)形內凹槽14相貫通,安裝時,將四個凸起325導入所述導向槽12后相對旋轉該盛水盤10及該花盆主體30,使得所述四個凸起325滑入所述圓環(huán)形內凹槽14中,實現盛水盤10與花盆主體30的連接。
第二實施例:
請參閱圖5,在本實施例中的盛水盤,其側壁向外延伸出一個開口向上的澆水口10C。盆栽植物需要澆水時,直接從澆水口10C澆水,可避免沖刷土壤。另外,空氣從澆水口10C進入,通過環(huán)形凸起53的中央部位的通氣孔531,再通過蓋板54與通氣孔531之間的間隙與土壤接觸,增加了土壤的透氣性;通風條件良好時,空氣接觸土壤后,還能通過花盆主體30側壁32上的間隙32A形成循環(huán)流動,最大效率的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第三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6到圖8),如圖6所示的底板50上有四個環(huán)形凸起53,如圖7所示的蓋板54為環(huán)形帽狀,安裝時,蓋板54將四個環(huán)形凸起53全部覆蓋。圖8為安裝后的示意圖。
第四實施例:
在本實施例中(請參閱圖9到圖11),如圖9所示的底板50上有兩個環(huán)形凸起53,對應的如圖10所示的蓋板54有兩個,蓋板54分別覆蓋在兩個環(huán)形凸起53上。圖11為安裝后的示意圖。
從第三實施例和第四實施例可以看出,環(huán)形凸起和蓋板的數目、形狀并無限定,只要達到防止土壤流失同時能夠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所示方案。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