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花盆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花盆,旨在提供一種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植物移植、透氣性和透水性優異優點的花盆,其技術方案要點是包括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所述花盆內框位于所述花盆外框內,所述花盆內框包括固定底座、可拆卸安裝在固定底座上的柱套以及安裝在柱套上端與花盆外框卡接的盤體頂邊,所述柱套包括主柱、安裝在主柱上的橫桿以及安裝在橫桿上的縱桿,所述主柱和橫桿上分別設有便于安裝橫桿的第一安裝槽和安裝縱桿的第二安裝槽,所述主柱和橫桿上還分別設有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分別限制橫桿在第一安裝槽內移動和縱桿在第二安裝槽內移動。
【專利說明】
_種花盆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綠化種植器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花盆。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鎮人口逐年遞增,人們對城市綠化也越來越重視,人們開始慢慢的在加養起了盆栽和公園中組織大規模的綠化。
[0003]目前,公告號為CN205284330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花盆,它包括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所述花盆內框位于所述花盆外框內,所述花盆外框內壁與所述花盆內框之間形成縫隙,所述花盆內框壁上設有多個液體滲透孔,所述滲透孔包括多個滲透圓縫和吸水層,所述滲透圓縫緊靠所述吸水層邊緣。
[0004]這種花盆的內框用來盛裝帶有泥土的花,花盆外框內壁與花盆內框之間形成的縫隙用來盛裝水或者加營養液的水,花盆內框壁上設有多個液體滲透孔,水或者加營養液的水從滲透孔滲入到泥土中,澆花時只需要往所述縫隙內倒入水或者加營養液的水即可對花進行養護,通過吸水層從滲透圓縫邊緣慢慢的吸水,達到長期給花補足水分的功能,又不會因為滲入過快對花起反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流去,植物會慢慢的長大,在植物生長到一定程度后原來使用的花盆就不能滿足植物對水以及養分的一個需求量,就需要更換更大的花盆或者直接移植到種植地,在實際搬植過程中,植物和土壤不方便從原來的花盆中拿出、或者拿出后土壤和植物的根部也會出現根部摩擦受損的問題,通常采用敲碎原來的花盆的方法來保護植物,這樣的方法嚴重浪費了材料資源,因此,需要在此基礎上做進一步改進。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花盆,其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植物移植、透氣性和透水性優異的優點。
[0006]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得以實現的:
[0007]—種花盆,包括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所述花盆內框位于所述花盆外框內,所述花盆內框包括固定底座、可拆卸安裝在固定底座上的柱套以及安裝在柱套上端與花盆外框卡接的盤體頂邊,所述柱套包括主柱、安裝在主柱上的橫桿以及安裝在橫桿上的縱桿,所述主柱和橫桿上分別設有便于安裝橫桿的第一安裝槽和安裝縱桿的第二安裝槽,所述主柱和橫桿上還分別設有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所述第一限位塊和第二限位塊分別限制橫桿在第一安裝槽內移動和縱桿在第二安裝槽內移動。
[0008]如此設置,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組成的整體結構,花盆內框通過盤體頂邊架設在花盆外框上,其中花盆內框由固定底座、柱套和盤體頂邊可拆卸連接的方式組合而成,并且柱套由主柱、橫桿以及縱桿采用拼接的連接方式形成底面大小與固定底座外形大小相同的柱套,通過在主柱和橫桿上分別加設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在實際安裝中,先將橫桿水平角度從第一安裝槽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一限位塊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橫桿緊固安裝在立柱上,安裝好橫桿后,將縱桿垂直角度從第二安裝槽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二限位塊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縱桿緊固安裝在橫桿上,簡單連接結構,在實際使用中方便拆解從而便于植物的移植工作,能大大的提高移植成活率,有助于天然林保護、植被恢復和園林重建技術的工作需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植物移植、透氣性和透水性優異的優點。
[0009]進一步設置:所述第一安裝槽與第二安裝槽均呈“V’型設置,所述第一安裝槽的兩個端口指向豎直平面,所述第二安裝槽的兩個端口指向水平平面。
[0010]如此設置,槽型設置成“V’型在實際安裝過程中能使主柱對橫桿水平方向上兩邊的支撐效果最佳化,避免在實際使用中出現磕碰情況造成橫桿安裝在主柱中或縱桿安裝在橫桿中出現損壞或松動的問題,同樣的橫桿能對縱桿在豎直平面上兩邊起到有效的支撐效果,本設計保護性強,能大大的提高花盆內框的使用壽命。
[0011 ]進一步設置:所述縱桿和橫桿的連接端頭均設有加固件,所述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的內壁均與加固件的外壁相貼合。
[0012]如此設置,在橫桿和縱桿的連接端頭均加設了加固件,橫桿和縱桿均通過加固件分別與主柱和橫桿固定連接,有效的避免了縱桿在橫桿內或橫桿在主柱內出現晃動的問題,大大的提高了整體連接結構的結構強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花盆內框的結構穩定性。
[0013]進一步設置:所述加固件呈“T”字形。
[0014]如此設置,簡單的設計結構,方便生產制造,增大了主柱和橫桿或橫桿和縱桿連接后連接端的接觸面積,從而能有效的提高連接后的結構穩定性,并且“T”字形的結構兩端受力均勻,能進一步提高花盆內框各組成部分連接后的結構穩定性。
[0015]進一步設置:所述花盆外框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均勻的分布在花盆外框上且與位于花盆外框內的花盆內框高度相對應。
[0016]如此設置,在花盆外框上合理的部位加設了若干通孔,并且將通孔均勻的分布在花盆外框上,有效的提高了花盆內框在花盆外框內的一個空氣流動性,從而提高植物種植在花盆內框內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能進一步提高本設計的花盆養殖成活率。
[0017]進一步設置:所述底座上設有若干排水口以及穿過排水口一部分在花盆內框內,另一部分在花盆內框外且長度大于花盆內框底部至花盆外框底部長度大小的吸水繩。
[0018]如此設置,通過在固定底座加設的排水口和吸水繩,在實際使用中,方便用于種植的花盆內框中土壤內水分與花盆外框中的水分形成交互流動循環,從而進一步提高花盆的完整性。
[0019]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組成的整體結構,花盆內框通過盤體頂邊架設在花盆外框上,其中花盆內框由固定底座、柱套和盤體頂邊可拆卸連接的方式組合而成,并且柱套由主柱、橫桿以及縱桿采用拼接的連接方式形成底面大小與固定底座外形大小相同的柱套,通過在主柱和橫桿上分別加設第一安裝槽和第二安裝槽,在實際安裝中,先將橫桿水平角度從第一安裝槽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一限位塊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橫桿緊固安裝在立柱上,安裝好橫桿后,將縱桿垂直角度從第二安裝槽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二限位塊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縱桿緊固安裝在橫桿上,簡單連接結構,在實際使用中方便拆解從而便于植物的移植工作,能大大的提高移植成活率,有助于天然林保護、植被恢復和園林重建技術的工作需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植物移植、透氣性和透水性優異的優點。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圖1正視視角的組成結構草圖;
[0022]圖3是圖1中花盆外框和花盆內框分解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施例中主柱和橫桿的連接組成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施例中橫桿和縱桿的連接組成分解結構示意圖;
[0025]圖中,1、花盆外框;2、花盆內框;21、固定底座;22、柱套;23、盤體頂邊;3、主柱;31、第一安裝槽;32、第一限位塊;4、橫桿;41、第二安裝槽;42、第二限位塊;5、縱桿;6、加固件;
7、通孔;8、排水口;9、吸水繩。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0027]—種花盆,包括花盆外框I和花盆內框2,花盆內框2位于花盆外框I內,花盆內框2包括固定底座21、可拆卸安裝在固定底座21上的柱套22以及安裝在柱套22上端與花盆外框I卡接的盤體頂邊23,柱套22包括主柱3、安裝在主柱3上的橫桿4以及安裝在橫桿4上的縱桿5,主柱3和橫桿4上分別設有便于安裝橫桿4的第一安裝槽31和安裝縱桿5的第二安裝槽41,主柱3和橫桿4上還分別設有第一限位塊32和第二限位塊42,第一限位塊32和第二限位塊42分別限制橫桿4在第一安裝槽31內移動和縱桿5在第二安裝槽41內移動。
[0028]第一安裝槽31與第二安裝槽41均呈“V’型設置,第一安裝槽31的兩個端口指向豎直平面,第二安裝槽41的兩個端口指向水平平面,槽型設置成“ V’型在實際安裝過程中能使主柱3對橫桿4水平方向上兩邊的支撐效果最佳化,避免在實際使用中出現磕碰情況造成橫桿4安裝在主柱3中或縱桿5安裝在橫桿4中出現損壞或松動的問題,同樣的橫桿4能對縱桿5在豎直平面上兩邊起到有效的支撐效果,本設計保護性強,能大大的提高花盆內框2的使用壽命。
[0029]縱桿5和橫桿4的連接端頭均設有加固件6,第一安裝槽31和第二安裝槽41的內壁均與加固件6的外壁相貼合,橫桿4和縱桿5均通過加固件6分別與主柱3和橫桿4固定連接,有效的避免了縱桿5在橫桿4內或橫桿4在主柱3內出現晃動的問題,大大的提高了整體連接結構的結構強度,從而進一步提高花盆內框2的結構穩定性。
[0030]加固件6呈“T”字形,簡單的設計結構,方便生產制造,增大了主柱3和橫桿4或橫桿4和縱桿5連接后連接端的接觸面積,從而能有效的提高連接后的結構穩定性,并且“T”字形的結構兩端受力均勻,能進一步提高花盆內框2各組成部分連接后的結構穩定性。
[0031]花盆外框I上設有若干通孔7,通孔7均勻的分布在花盆外框I上且與位于花盆外框I內的花盆內框2高度相對應,有效的提高了花盆內框2在花盆外框I內的一個空氣流動性,從而提高植物種植在花盆內框2內有良好的生長環境,能進一步提高本設計的花盆養殖成活率。
[0032]底座上設有若干排水口8以及穿過排水口 8—部分在花盆內框2內,另一部分在花盆內框2外且長度大于花盆內框2底部至花盆外框I底部長度大小的吸水繩9,在實際使用中,方便用于種植的花盆內框2中土壤內水分與花盆外框I中的水分形成交互流動循環。
[0033]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由花盆外框I和花盆內框2組成整體結構,花盆內框2通過盤體頂邊23架設在花盆外框I上,其中花盆內框2由固定底座21、柱套22和盤體頂邊23可拆卸連接的方式組合而成,并且柱套22由主柱3、橫桿4以及縱桿5采用拼接的連接方式形成底面大小與固定底座21外形大小相同的柱套22,通過在主柱3和橫桿4上分別加設第一安裝槽31和第二安裝槽41,在實際安裝中,先將橫桿4水平角度從第一安裝槽31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一限位塊32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橫桿4緊固安裝在立柱上,安裝好橫桿4后,將縱桿5垂直角度從第二安裝槽41的一端開口放入,再將第二限位塊42從放入端端口插入將縱桿5緊固安裝在橫桿4上,簡單連接結構,在實際使用中方便拆解從而便于植物的移植工作,能大大的提高移植成活率,有助于天然林保護、植被恢復和園林重建技術的工作需要,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方便植物移植、透氣性和透水性優異的優點。
[0034]上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其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完本說明書后可以根據需要對本實施例做出沒有創造性貢獻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范圍內都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主權項】
1.一種花盆,包括花盆外框(I)和花盆內框(2),所述花盆內框(2)位于所述花盆外框(1)內,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內框(2)包括固定底座(21)、可拆卸安裝在固定底座(21)上的柱套(22)以及安裝在柱套(22)上端與花盆外框(I)卡接的盤體頂邊(23),所述柱套(22)包括主柱(3)、安裝在主柱(3)上的橫桿(4)以及安裝在橫桿(4)上的縱桿(5),所述主柱(3)和橫桿(4)上分別設有便于安裝橫桿(4)的第一安裝槽(31)和安裝縱桿(5)的第二安裝槽(41),所述主柱(3)和橫桿(4)上還分別設有第一限位塊(32)和第二限位塊(42),所述第一限位塊(32)和第二限位塊(42)分別限制橫桿(4)在第一安裝槽(31)內移動和縱桿(5)在第二安裝槽(41)內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裝槽(31)與第二安裝槽(41)均呈“ V’型設置,所述第一安裝槽(31)的兩個端口指向豎直平面,所述第二安裝槽(41)的兩個端口指向水平平面。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縱桿(5)和橫桿(4)的連接端頭均設有加固件(6),所述第一安裝槽(31)和第二安裝槽(41)的內壁均與加固件(6)的外壁相貼入口 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件(6)呈“T”字形。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花盆外框(I)上設有若干通孔(7),所述通孔(7)均勻的分布在花盆外框(I)上且與位于花盆外框(I)內的花盆內框(2)高度相對應。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設有若干排水口(8)以及穿過排水口(8)—部分在花盆內框(2)內,另一部分在花盆內框(2)外且長度大于花盆內框(2)底部至花盆外框(I)底部長度大小的吸水繩(9)。
【文檔編號】A01C11/00GK205727264SQ201620659683
【公開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3日
【發明人】林杰, 王金燕
【申請人】杭州申華景觀建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