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菜園用具,特別適用于根深蔬菜定位施肥時使用的一種定位施肥工具。
背景技術:目前根深蔬菜(如:在南瓜根系上面嫁接的黃瓜秧、豇豆等。)的施肥方法,是在菜冠垂直下方的外圍用镢頭挖10-15厘米深的放射坑,把肥料集中在坑的底部,回填挖出的土壤。這種方法盡管避開密集根系的分布區域,但不可避免的會對蔬菜根系造成傷害,而且施肥的深度不易控制,降低肥料利用率。
技術實現要素:為了克服如上所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定位施肥工具,以彌補其不足。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是:其結構包括立桿、U型環、橫板、螺絲桿、取土器、堵頭、退土槽、刻度、刀口刃、燕尾槽、頂絲、燕尾榫。設置一根帶手把的立桿,立桿的下端與U型環連接,U型環與橫板的正中間垂直連接,橫板下面正中間與螺絲桿垂直固定連接,螺絲桿與取土器螺紋旋轉連接;取土器是一根長20厘米、內徑是4厘米的空心管,里面中上方設有堵頭,外側邊設有上窄下寬的退土槽,退土槽的旁邊設有刻度,用來測量坑的深度,最小刻度為1厘米,下端圓周邊設有刀口刃,往下壓取土器時省力;橫板下面的兩端設有燕尾槽,燕尾槽上面設有螺絲頂絲,燕尾槽里面設有與之相匹配的燕尾榫,燕尾榫在燕尾槽里面可以左右滑動,燕尾榫下面的正中間與螺絲桿垂直固定連接,螺絲桿與取土器螺紋旋轉連接,根據蔬菜的間距通過燕尾榫來調整相鄰取土器之間的距離,調整好之后旋下頂絲壓緊燕尾榫。使用時,用手握住立桿的手把,把取土器垂直豎在菜冠下方的外圍,把腳套在U型環里面,用力一踩下面的橫板,然后看一看刻度顯示的深度夠不夠,不夠再踩一下,夠了,往上一提立桿的手把,地下留下三個圓坑,圓坑里面既可以施肥,又可以澆水。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幾乎不傷根系,施肥的深度容易控制,肥料、水利用率高,易于推廣。附圖說明附圖1是一種定位施肥工具的構造原理圖、附圖2是燕尾榫的構造原理圖。附圖中:1、立桿,2、U型環,3、橫板,4、螺絲桿,5、取土器,6、堵頭,7、退土槽,8、刻度,9、刀口刃,10、燕尾槽,11、頂絲,12、燕尾榫。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1、附圖2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其結構是設置一根帶手把的立桿1,立桿1的下端與U型環2連接,U型環2與橫板3的正中間垂直連接,橫板3下面正中間與螺絲桿4垂直固定連接,螺絲桿4與取土器5螺紋旋轉連接;取土器5是一根長20厘米、內徑是4厘米的空心管,里面中上方設有堵頭6,外側邊設有上窄下寬的退土槽7,退土槽7的旁邊設有刻度8,用來測量坑的深度,最小刻度8為1厘米,下端圓周邊設有刀口刃9,往下壓取土器5時省力;橫板3下面的兩端設有燕尾槽10,燕尾槽10上面設有螺絲頂絲11,燕尾槽10里面設有與之相匹配的燕尾榫12,燕尾榫12在燕尾槽10里面可以左右滑動,燕尾榫12下面的正中間與螺絲桿4垂直固定連接,螺絲桿4與取土器5螺紋旋轉連接,根據蔬菜的間距通過燕尾榫12來調整相鄰取土器5之間的距離,調整好之后旋下頂絲11壓緊燕尾榫12。使用時,用手握住立桿1的手把,把取土器5垂直豎在菜冠下方的外圍,把腳套在U型環2里面,用力一踩下面的橫板3,然后看一看刻度8顯示的深度夠不夠,不夠再踩一下,夠了,往上一提立桿1的手把,地下留下三個圓坑,圓坑里面既可以施肥,又可以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