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卷簾機,具體是一種用于大棚的卷簾機。
背景技術:
大棚是一種具有出色的保溫性能的框架覆膜結構,其多用于蔬菜、農作物育苗、組培植物、花卉栽培等領域中。現有技術中,大棚外側的保溫塑料膜往往采用人工方式從大棚底端對拉,最終罩在大棚骨架上方,這種人工操作的方式不僅效率低,還存在著勞動強度大的缺點,如申請號201420065525.9的專利公布了大棚卷簾裝置,其解決了卷簾速度慢、勞動強度大、效率低的問題,但其存在著結構較復雜、卷簾過程中塑料膜穩定性不高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大棚在卷簾過程中存在的塑料膜穩定性不高、結構復雜、操作不便的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穩定性好、操作方便、運行成本低的用于大棚的卷簾機。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用于大棚的卷簾機,包括骨架、定位塊、定位桿、支撐桿、電機和卷軸,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與骨架之間設置有連接桿、加強桿,通過連接桿、加強桿,提高了骨架與骨架之間的連接強度,進而提高了大棚的質量強度,所述的定位塊設置在地面上,并在定位塊上設置有連接軸,所述的定位桿一端通過連接軸設置在定位塊上,并在定位塊上設置有限位槽,將定位桿通過連接軸設置在定位塊上,通過連接軸使定位桿可以在定位塊上旋轉,在卷簾過程中不需人工移動定位桿,提高了機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所述的支撐桿一端設置在定位桿內,并在支撐桿上設置有限位塊,在定位桿上設置有限位槽,在支撐桿上設置有限位塊,并將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槽內,提高了定位桿與支撐桿之間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卷簾過程中的穩定性,所述的電機設置在支撐桿上,所述的卷軸設置在骨架上,并將卷軸兩端均與電機連接,在卷軸兩端均設置有電機,提高了卷簾的工作效率。
所述的定位桿通過連接軸設置為可在定位塊上旋轉的結構。
所述的限位塊與限位槽設置為一一對應的結構,并將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槽內。
進一步,所述的限位塊,其數量設置為3-6個。
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將定位桿通過連接軸設置在定位塊上,通過連接軸使定位桿可以在定位塊上旋轉,在卷簾過程中不需人工移動定位桿,提高了機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在定位桿上設置有限位槽,在支撐桿上設置有限位塊,并將限位塊設置在限位槽內,提高了定位桿與支撐桿之間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卷簾過程中的穩定性,在卷軸兩端均設置有電機,提高了卷簾的工作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部分結構示意圖,示意定位桿與支撐桿的連接結構。
圖中:1.骨架、2.定位塊、3.定位桿、4.支撐桿、5.電機、6.卷軸、7.連接桿、8.加強桿、9.連接軸、10.限位槽、11.限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較為詳細的說明。
如附圖1-3所示,一種用于大棚的卷簾機,包括骨架1、定位塊2、定位桿3、支撐桿4、電機5和卷軸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1與骨架1之間設置有連接桿7、加強桿8,通過連接桿7、加強桿8,提高了骨架1與骨架1之間的連接強度,進而提高了大棚的質量強度,所述的定位塊2設置在地面上,并在定位塊2上設置有連接軸9,所述的定位桿3一端通過連接軸9設置在定位塊2上,并在定位塊2上設置有限位槽10,所述的定位桿3通過連接軸9設置為可在定位塊2上旋轉的結構,將定位桿3通過連接軸9設置在定位塊2上,通過連接軸9使定位桿3可以在定位塊2上旋轉,在卷簾過程中不需人工移動定位桿3,提高了機械化程度,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所述的支撐桿4一端設置在定位桿3內,并在支撐桿4上設置有限位塊11,所述的限位塊11與限位槽10設置為一一對應的結構,并將限位塊11設置在限位槽10內,所述的限位塊11,其數量為4個,在定位桿3上設置有限位槽10,在支撐桿4上設置有限位塊11,并將限位塊11設置在限位槽10內,提高了定位桿3與支撐桿4之間的連接強度,進而能夠提高卷簾過程中的穩定性,所述的電機5設置在支撐桿4上,所述的卷軸6設置在骨架1上,并將卷軸6兩端均與電機5連接,在卷軸6兩端均設置有電機5,提高了卷簾的工作效率。
本實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與現有技術相同或可采用現有技術加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