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氣霧栽培架,特別是一種用于氣霧栽培葉菜類作物的模塊化栽培架。
背景技術:
傳統的葉菜類栽培架沒有標準件,都是在施工現場進行焊接加工,加工后再運輸又比較困難,而且由于工人水平限制很難保證每個栽培架規格一致,架子尺寸的差別就很容易影響到栽培板與栽培架的固定連接,影響栽培區域的整體布置,誤工誤時,造成植物培植效率低下。因此,其改進和創新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情況,為克服現有技術之缺陷,本實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種用于氣霧栽培葉菜類作物的模塊化栽培架,可有效解決葉菜類栽培架加工、運輸、安裝難,栽培區域難以布置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氣霧栽培葉菜類作物的模塊化栽培架,該模塊化栽培架是由多個基本單元拼裝在一起構成的,每個基本單元包括底座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撐架,支撐架是由一端相連的左斜撐、右斜撐和橫向裝在兩斜撐之間的橫向支撐構成的“A”字形,支撐架有對稱的兩組,兩組支撐架之間通過頂部的連接撐固定連接,兩組支撐架的左斜撐和右斜撐上均設置有泡沫栽培板。
所述的底座包括豎直設置的支腿、設置在所述支腿頂部的上框架和設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的上框架是由平行相間設置的2個托框和與托框垂直且呈平行相間設置的2個邊撐構成的方框形,托框和邊撐的端部均與支腿上端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下方在底座上設置有PEP農用黑白膜,托框的截面呈L形, PEP農用黑白膜的上沿通過壓條固定在托框的底面上,PEP農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下框架上,構成栽培葉菜類作物的根系栽培空間;
所述的下框架包括底板撐和搭接撐,底板撐設置在兩支腿之間,搭接撐的兩端設置有與底板撐相對應的卡槽,搭接撐通過兩端的卡槽卡裝在兩底板撐之間,構成兩兩基本單元的連接結構;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包括基板,基板上均布有向上傾斜設置的多個栽培孔,栽培孔內設置有定植杯。
本實用新型結構新穎獨特,簡單合理,易生產,方便運輸,可快速拼裝,完成栽培區域的整體布置,省工省時,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提高植物培植效率方面優勢更為明顯,使用方便,效果好,是氣霧栽培架上的創新。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基本單元的立體圖(未安裝泡沫栽培板和PEP農用黑白膜)。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基本單元拼裝示意圖(6組基本單元)。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圖3的A處放大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泡沫栽培板的主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泡沫栽培板的側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泡沫栽培板栽培孔和定植杯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由圖1-7給出,本實用新型是由多個基本單元拼裝在一起構成的,每個基本單元包括底座和設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撐架,支撐架是由一端相連的左斜撐3、右斜撐4和橫向裝在兩斜撐之間的橫向支撐6構成的“A”字形,支撐架有對稱的兩組,兩組支撐架之間通過頂部的連接撐2固定連接,兩組支撐架的左斜撐和右斜撐上均設置有泡沫栽培板,左斜撐和右斜撐上上均設置有用于固定泡沫栽培板的卡件5。
為保證使用效果,所述的底座包括豎直設置的支腿9、設置在所述支腿頂部的上框架和設置在所述支腿下部的下框架,所述的上框架是由平行相間設置的2個托框10和與托框垂直且呈平行相間設置的2個邊撐12構成的方框形,托框和邊撐的端部均與支腿上端連接在一起;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下方在底座上設置有PEP農用黑白膜,托框的截面呈L形, PEP農用黑白膜的上沿通過壓條固定在托框的底面上,PEP農用黑白膜的下部落在下框架上,構成栽培葉菜類作物的根系栽培空間,所述的栽培空間下部的PEP農用黑白膜上設置有營養液回流孔;
所述的托框和邊撐的端部均通過連接板8與支腿上端連接在一起。左斜撐和右斜撐下端與連接板固定在一起;
所述的下框架包括底板撐7和搭接撐11,底板撐7設置在兩支腿之間,搭接撐11的兩端設置有與底板撐相對應的卡槽11a,搭接撐通過兩端的卡槽卡裝在兩底板撐之間,構成兩兩基本單元的連接結構,下框架上可增設一塊底托板14,PEP農用黑白膜可落在底托板上拖住PEP農用黑白膜;
所述的卡槽11a外側的搭接撐上設置有固定孔11b;
所述的泡沫栽培板包括基板1,基板1上均布有向上傾斜設置的多個栽培孔13,栽培孔13內設置有定植杯15;
所述的栽培孔13呈交錯均布設置,兩兩栽培孔的橫向間距L為160mm,縱向間距H為170mm;
所述的定植杯15上口部的外壁上設置有凸沿,凸沿卡裝在栽培孔的上口部,將定植杯托住,構成定植杯的固定結構;
所述的栽培孔13的軸線與基板表面的夾角a為30°,基板表面與豎直面的夾角為30°;
所述的栽培孔2為孔徑為30mm的通孔;
所述的基板1的厚度D為30mm。
本實用新型使用時,可將多個基本單元拼裝在一起使用,如圖3所示,給出的是6個基本單元拼裝在一起,拼接每個基本單元時,由連接板將支腿、托框、邊撐、左斜撐、右斜撐連接在一起,底部通過搭接撐將相鄰兩底板撐連接在一起,頂部通過連接撐2連接在一起,安裝簡單,方便拆卸。使用時,噴射營養液的氣霧噴頭伸入PEP農用黑白膜構成的栽培空間內,使伸入栽培空間的作物根系充分吸收參予各種代謝活動,栽培空間下部的PEP農用黑白膜上可設置有營養液回流孔,營養液回流孔可以與回流管連接,回流管與營養液儲存箱相連,收集的未被吸收的營養液經回液管回流至營養液儲存箱進行循環利用。
泡沫栽培板上的多個栽培孔按最利于葉菜類植物生長的株距和行距錯位布置,充分利用基板的有效空間,確保植物的培植效率,使用時,將定植棉包裹住植物苗放入定植杯中即可,栽培孔內的定植杯與基板板面呈30°夾角,基板表面與豎直面的夾角為30°,使植物在栽培孔定植后基本保持垂直姿態,使植物直立生長,減少遮光,在生長的過程中每個植物、每片葉子都有生長空間、都能得到充足的陽光照射,都能充分吸收水分和養分,確保植物快速均勻生長,產量大大提高,品質大大提高。該泡沫栽培板比傳統氣霧栽培泡沫板技術更先進,結構更合理,最適宜葉菜類植物的生長,最大化發揮植物的增長潛力,使葉菜類植物生長量、生物量大大提高,在農業技術領域必將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上述結構中,根據所需基本單元的數量,所有構件可一次完成下料及鈑金制作,確保尺寸規格一致,方便進行快速拼裝,完成栽培區域的整體布置,省工省時,安裝效率大大提高。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框架剛性好,結構設計科學、簡單、合理,形成一套標準件,同時解決了運輸循環使用和臨時場地放置的問題,可根據栽培規模的大小將多個栽培架標準模塊輕松拼裝使用,彌補了傳統茄果類栽培架的不足,不僅降低了成本,而且在提高植物培植效率方面優勢更為明顯,必將在農業開發領域實現真正意義上產業化,前景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