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綠化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方便拆卸、供水的組合花盆。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美化。其中,花木種植在美化環境中起著重要作用,廣泛用于家庭、城市街道、廣場、公園等場所的環境美化。在花木種植過程中,花盆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容器。花木種在花盆中以后,花盆內土壤的營養物質會逐漸減少,花的生長狀況也會受到影響,因此,通常每隔一定時間就需要更換花盆內的土壤,以確保花木生長時所需要的養分。而且隨著花木年齡的增長,必須把花木由小的花盆移栽到大的花盆中去。現有的花盆通常是一體式的,在更換時,需要先把花盆內的土壤用工具取出,然后才能更換,費時費力,而且在取出土壤的過程中,可能會將花木的根弄斷,可能會影響花木的生長,甚至導致花木的死亡。同時也會將完整的花盆搞壞。目前雖然有一些可拆卸的花盆,但是這些可拆卸的花盆通常需要在上邊沿下部和底座上部加設有足夠綁縛力的腰帶式綁帶,防止滲水和漏土。
此外,花盆種植花木后需要定期澆水進行維護,現有的花盆底部通常開設漏水孔,一般采用漫澆的方式,在花盆上口澆水后,多余的水分從花盆底部的通水孔流出,既影響了環境的整潔美觀,又造成了水資源的浪費。過一段時間后,花盆中水分不足時,繼續通過人工補水。由于光照、溫度等外界氣候條件以及外出、遺忘等人為因素的影響常常導致土壤缺水,有的灌水過多,導致花木根系腐爛,對花木的生長造成嚴重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方便拆卸、供水的組合花盆,以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
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方便拆卸、供水的組合花盆,包括內花盆和外花盆,內花盆通過上邊沿套裝在外花盆上,內花盆的底端和外花盆的底端有一段距離;所述內花盆包括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的底部均設置若干圓孔一,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通過匹配的卡槽、卡扣拼合在一起,拼合后的內花盆底部放置一紗網,所述紗網上設置和內花盆底部圓孔一匹配的圓孔二,紗網上的圓孔二的數量少于內花盆底部的圓孔一的數量,圓孔二和圓孔一重合的孔內設置吸水材料,吸水材料一端在內花盆,另一端在外花盆;所述外花盆下部兩側分別設置水位觀察窗和出水口,出水口在外花盆上的位置是在內花盆的底端和外花盆的底端一段距離之間,出水口上設置出水端蓋;所述組合花盆設置進水口。
進一步地,出水口上端距離內花盆底端5-10cm。
進一步地,所述進水口設置在內花盆的上邊沿或外花盆上部。
進一步地,進水口上設置進水端蓋。
進一步地,所述內花盆的左半花盆的前側設置卡槽,后側設置卡扣;右半花盆的前側設置卡扣,后側設置卡槽,通過卡槽、卡扣將左半花盆、右半花盆拼合成內花盆。
進一步地,所述內花盆的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的每側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卡扣或設置2-3個短條的卡槽/卡扣,同側相鄰的卡槽/卡扣相隔一段距離。
進一步地,所述吸水材料為棉條或吸水織物。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實用新型組合花盆的內花盆由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通過匹配的卡槽、卡扣拼合在一起,方便組裝和拆卸,在花木需要換土或換盆時,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不傷害花木的根系,便于移栽。更換時花盆不易被破壞,提高了花盆的使用壽命。
2、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拼合的內花盆通過上邊沿套裝在外花盆上,避免了現有可拆卸花盆需加設有足夠綁縛力的腰帶式綁帶,無需擔心滲水和漏土的問題。同時,內花盆的邊沿遮住了水分的出口,避免了水分的蒸發。
3、本實用新型給花木供水有兩種途徑,在花木需要大量水分時,將水直接通過內花盆的盆口澆入到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通過內花盆設置的圓孔一聚在外花盆底,由于內花盆底設有紗網,避免了土壤的流失。后續由吸水材料為花木提供源源不斷所需的水源,并且不會使花木因為澆水過多而死亡。通過外花盆下部設置的水位觀察窗直觀地觀察水量,在外花盆內的水分不足時,如果花木需要大量水分時直接將水通過內花盆的盆口澆入土壤中,如果花木不需要大量水分時通過設置在內花盆的上邊沿或外花盆上部的進水口加適量水,繼續由吸水材料為花木提供水源。避免了長期不能澆水影響花木生長,同時免除頻繁的人工維護花木,減少勞動力和水資源的浪費。
4、本實用新型在外花盆下部設置出水口,出水口在外花盆的位置是在內花盆的底端和外花盆的底端一段距離之間,在水分過多時打開出水口的出水端蓋將多余的水分排出,確保了內花盆和外花盆兩者之間留有一定距離,水分不會浸沒花木根部,保證花木正常汲水的同時杜絕了爛根現象的發生。
5、左半花盆的前側設置卡槽,后側設置卡扣;右半花盆的前側設置卡扣,后側設置卡槽,這樣拼合的花盆不易裂開。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的每側可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卡扣,也可設置2-3個短條的卡槽/卡扣,都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其中,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卡扣,模型比較簡單;設置2-3個短條的卡槽/卡扣,節省材料,拼合后更加穩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進水口設在外花盆上部)。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種結構示意圖(進水口設在內花盆的上邊沿)。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內花盆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的每側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卡扣)。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內花盆的另一種正面結構示意圖(左半花盆和右半花盆的每側設置3個短條的卡槽/卡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更進一步地解釋。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并不用來限定本實用新型的實施范圍。
一種方便拆卸、供水的組合花盆,如圖1和2所示,包括內花盆1和外花盆2,內花盆1通過上邊沿套裝在外花盆2上,內花盆1的底端和外花盆2的底端有一段距離;所述內花盆1包括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4,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4的底部均設置若干圓孔一5,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4通過匹配的卡槽6、卡扣7拼合在一起,拼合后的內花盆1底部放置一紗網8,所述紗網8上設置和內花盆底部圓孔一5匹配的圓孔二9,紗網8上的圓孔二9的數量少于內花盆1底部的圓孔一5的數量,圓孔二9和圓孔一5重合的孔內設置吸水材料10,吸水材料10一端在內花盆1,另一端在外花盆2。吸水材料10為棉條或吸水織物。外花盆2下部兩側分別設置水位觀察窗11和出水口12,出水口12在外花盆2上的位置是在內花盆1的底端和外花盆2的底端一段距離之間,優選地出水口12上端距離內花盆1底端5-10cm,出水口12上設置出水端蓋13;所述內花盆1的上邊沿或外花盆2上部設置進水口14,進水口14上設置進水端蓋15。
本實用新型組合花盆的內花盆1由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4通過匹配的卡槽6、卡扣7拼合在一起,方便組裝和拆卸,在花木需要換土或換盆時,可以很方便地進行,不傷害花木的根系,便于移栽。更換時花盆不易被破壞,提高了花盆的使用壽命。本實用新型通過將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4拼合的內花盆1通過上邊沿套裝在外花盆2上,避免了現有可拆卸花盆需加設有足夠綁縛力的腰帶式綁帶,無需擔心滲水和漏土的問題。同時,內花盆1的邊沿遮住了水分的出口,避免了水分的蒸發。本實用新型給花木供水有兩種途徑,在花木需要大量水分時,將水直接通過內花盆1的盆口澆入到土壤中,多余的水分通過內花盆1設置的圓孔一5聚在外花盆2底,由于內花盆1底設有紗網8,避免了土壤的流失。后續由吸水材料10為花木提供源源不斷所需的水源,并且不會使花木因為澆水過多而死亡。通過外花盆2下部設置的水位觀察窗11直觀地觀察水量,在外花盆2內的水分不足時,如果花木需要大量水分時直接將水通過內花盆1的盆口澆入土壤中,如果花木不需要大量水分時通過設置在在內花盆1的上邊沿或外花盆2上部的進水口14加適量水,繼續由吸水材料10為花木提供水源。避免了長期不能澆水影響花木生長,同時免除頻繁的人工維護花木,減少勞動力和水資源的浪費。本實用新型在外花盆2下部設置出水口12,出水口12在外花盆2的位置是在內花盆1的底端和外花盆2的底端一段距離之間,在水分過多時打開出水口12的出水端蓋13將多余的水分排出,確保了內花盆1和外花盆2兩者之間留有一定距離,水分不會浸沒花木根部,保證花木正常汲水的同時杜絕了爛根現象的發生。
如圖3和圖4所示,所述內花盆1的左半花盆3的前側設置卡槽6,后側設置卡扣7;右半花盆4的前側設置卡扣7,后側設置卡槽6,通過卡槽6、卡扣7將左半花盆3、右半花盆4拼合成內花盆1,這樣拼合的花盆不易裂開。所述內花盆1的左半花盆3和右半花盆的4每側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6卡扣7或設置2-3個短條的卡槽6/卡扣7,同側相鄰的卡槽6/卡扣7相隔一段距離;都可以實現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其中,設置1個長條的卡槽/6卡扣7,模型比較簡單;設置2-3個短條的卡槽6/卡扣7,節省材料,拼合后更加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