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園藝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立面種植佛甲草的可移動支架。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和人口的迅速增長,城市化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其中,屋頂綠化對改善生態環境,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種植基質、植物根系、水直接接觸建筑物屋頂表面,對其侵蝕,導致屋頂開裂、破損,危及屋頂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且由于綠化作為整體,面積大,不利于維 護管理,因此屋頂綠化難以大范圍推廣開來。
佛甲草作為常用的屋頂綠化植物,耐旱性極強,植株低矮,匍匐地面生長,高10至20厘米,花期多在5至6月,開金黃色花。葉片金黃色,枝葉生長茂盛,覆蓋地面能力強,速度快,其繁殖特別容易。現有的佛甲草幼苗培育技術為撒播,既先在平地上鋪設種植無紡布,然后均勻鋪置3mm厚的有機肥,再進行幼苗扦插培養。該培育方式的初期成本低,但增加后期的維護和施工成本,并且在佛甲草草皮搬運過程中易對草苗產生損傷。
現有的佛甲草種植方式主要為平屋面和坡屋面種植,屋面種植會受到多種不確定性因素的影響,例如氣候變化和樓齡屋面狀況等等。因此在屋面種植佛甲草的維護成本較高,且受四季室外溫度的變化,佛甲草在冬季寒冷時候為枯萎狀態,觀賞性降低。此外,屋面種植佛甲草對城市總體形象風貌能產生一定美觀作用,但是因為在屋頂,從普通民眾的視角卻難以發揮其觀賞價值。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將原有的佛甲草從屋頂種植拓展到立面種植,增加了種植空間的范圍和可能性,使佛甲草立面綠化能更容易被觀賞到,增加了觀賞價值,同時,立面支架與帶腳剎滑輪的結合,使得支架便于移動,同時也能固定在具體某一位置,方便施工,減少成本。
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立面種植佛甲草的可移動支架,該立面種植佛甲草的可移動支架由不銹鋼框架及帶有腳剎的滑輪組成,所述框架由兩根垂直支架和多根連接垂直支架的橫梁構成,所述兩根垂直支架相距80cm,可放置1.5m長的佛甲草種植槽,每根橫梁間距為20cm,共五層,即支架高1m;
所述垂直支架兩側與橫梁連接處有外伸短邊,支架兩側的外伸短邊上有螺絲孔洞,以用于固定佛甲草種植槽。
支架底部設置有帶腳剎滑輪,以方便移動以及固定。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在圖1中包括有:
1——垂直支架;2——橫梁;3——滑輪;4——外伸短邊。
具體實施方式
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一種立面種植佛甲草的可移動支架,該立面種植佛甲草的可移動支架由不銹鋼框架及帶有腳剎的滑輪3組成,所述框架由兩根垂直支架1和多根連接垂直支架的橫梁2構成,所述兩根垂直支架2相距80cm,可放置1.5m長的佛甲草種植槽,每根橫梁2間距為20cm,共五層,即支架高1m,所述垂直支架1兩側與橫梁2連接處有外伸短邊4;支架兩側外伸短邊上有螺絲孔洞(圖中未標示),以用于固定佛甲草種植槽,
支架底部設置有帶腳剎滑輪3,以方便移動以及固定。
本實用新型保護點在于該可移動支架的結構及結構參數的設置,該參數設置使得植株分布科學,梳密合理。使用該移動支架及與其配套的種植槽,所種植的佛甲草生長旺盛,種植1個月之后,草苗的高度即達到18cm左右,生長稠密、隔熱效果理想,移植方便。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