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害蟲防治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
背景技術:
許多昆蟲是通過以性信息素為主的化學通訊來求偶交配的,如果能干擾或破壞雌雄間的化學通訊,害蟲就不能交配和繁殖后代,達到防治目的,利用性信息素誘捕防治害蟲的方法稱為誘殺法或誘捕法,具體方法是在田間設置一定量的誘捕器,用以大量誘殺成蟲(雌性或雄性),降低成蟲的自然交配率,從而達到減少次代幼蟲的蟲口密度、保護農作物免受危害的目的。
申請號為201520803931.5的實用新型專利提供了一種誘捕器,但該誘捕器是通過誘捕器本體內放置迷向絲,然后通過誘捕器本體與支桿連接實現的,但該結構復雜,成本昂貴,效果也不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該誘捕器是通過誘捕器本體內放置迷向絲,然后通過誘捕器本體與支桿連接實現的,但該結構復雜,成本昂貴,效果不好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設有支桿,迷向絲固定在支桿上,支桿上開設有防止固定帶滑落的周向開槽,迷向絲通過設有的固定帶固定在周向開槽內,通過迷向絲直接固定在支桿上,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迷向絲直接外露,效果很好,更好的來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有效解決了現有該誘捕器是通過誘捕器本體內放置迷向絲,然后通過誘捕器本體與支桿連接實現的,但該結構復雜,成本昂貴,效果不好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設有支桿,迷向絲固定在支桿上,所述支桿上開設有防止固定帶滑落的周向開槽,迷向絲通過設有的固定帶固定在周向開槽內。
具體地,所述支桿上設有螺旋狀的螺旋開槽,迷向絲固定在螺旋開槽內。
具體地,所述周向開槽靠其外端的兩水平側壁上設有防止固定帶從周向開槽內滑出的凸塊。
具體地,所述凸塊為半圓弧狀。
具體地,所述迷向絲的長度為60cm。
具體地,所述迷向絲的纏繞方式呈8字型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設有支桿,迷向絲固定在支桿上,通過迷向絲直接固定在支桿上,結構簡單,大大降低了成本,而且迷向絲直接外露,效果很好,更好的來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有效解決了現有該誘捕器是通過誘捕器本體內放置迷向絲,然后通過誘捕器本體與支桿連接實現的,但該結構復雜,成本昂貴,效果不好問題;支桿上設有螺旋狀的螺旋開槽,迷向絲固定在螺旋開槽內,這樣的結構能夠更好的治理小菜蛾、二化螟或大螟;迷向絲的長度為60cm,迷向絲的纏繞方式呈8字型狀,該結構簡單,效果好,便于應用推廣。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實施例1的支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A處放大圖;
圖4是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實用新型有關的構成。
實施例1
一種小菜蛾、二化螟、大螟迷向絲,設有支桿1,迷向絲2固定在支桿1上,支桿1上開設有防止固定帶3滑落的周向開槽4,迷向絲2通過設有的固定帶3固定在周向開槽4內,周向開槽4靠其外端的兩水平側壁上設有防止固定帶3從周向開槽4內滑出的半圓弧狀凸塊6,迷向絲2的長度為60cm,迷向絲2的纏繞方式呈8字型狀。
迷向絲2的長度為60cm,經過試驗效果,殺害小菜蛾、二化螟以及大螟害蟲的效果最好。
進一步地,周向開槽4靠其外端的兩水平側壁上設有防止固定帶3從周向開槽4內滑出的結構也可以設置為長形的具有彈性的限位桿,直接將迷向絲2放置在開槽內4固定,限位桿自動回到外端邊緣位置起到很好的限位作用。
實施例2
同實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支桿1上設有螺旋狀的螺旋開槽5,迷向絲2固定在螺旋開槽5內。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