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養殖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竹鼠養殖籠。
背景技術:
竹鼠的養殖是目前具有經濟效益的養殖產業之一,目前為了更好的使竹鼠成長,但目前的竹鼠養殖環境比較擁擠、臟和亂,也不易監測竹鼠的生活狀態,影響竹鼠的繁殖率和生長速度。飼養過程中竹鼠糞便的不及時清理會造成飼養空間的異味,造成嚴重污染,同時會滋生大量病菌有害生物等,引發疾病,降低竹鼠的成活率。糞便的處理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時間,增加了勞動強度,提高了人工成本。為了處理糞便,傳統竹鼠養殖籠在最底層設置排糞板,排入化糞池;也有竹鼠養殖籠在每一層都設置排糞板,但是排糞板之間向籠體外排糞,污染養殖房,難以清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易清潔竹鼠養殖籠,養殖環境優良,容易清理糞便,模擬鼠洞環境,利于竹鼠的繁殖和生長。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易清潔竹鼠養殖籠,包括籠體,籠體底部設有支撐腳,所述籠體包括兩排三層養殖單元,兩排養殖單元之間設置豎直的排糞通道,每層養殖單元下發設置向排糞通道傾斜的排糞板,排糞通道的下端連接排糞管。
每個養殖單元的靠排糞通道處的側壁為防水隔板,底板為網格板,外壁和其余兩面側壁為網格板;兩排養殖單元的防水隔板共同圍城了排糞通道。
所述排糞板架設在上支撐梁和下支撐梁上,上支撐梁設置在養殖單元的底板下方,下支撐梁架設在下一層養殖單元的防水隔板上端,下支撐梁上開始支撐槽,所述排糞板的下端開設與支撐槽配合的槽,所述排糞板的下端放置在支撐槽內,所述排糞板的外延超出下支撐梁,所述排糞板的上端靠在上支撐梁上。
進一步的,所述排糞板是上表面涂有超疏水涂層的纖維板,
所述下支撐梁的下表面開設凹槽,并與防水隔板嵌合。
進一步的,每層養殖單元的底板上設置喂食槽。
進一步的,在外壁上設置安裝傾斜的導料板,導料板下端連接喂食槽。
進一步的,喂食槽包括盛水槽和飼料槽。
進一步的,每個養殖單元通過隔板分為喂食區和生活區,隔板上開設供竹鼠進出的通孔,喂食槽設置在喂食區。
進一步的,生活區內放置若干竹筒。
進一步的,所述排糞管上方架設沖洗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可自行排出各養殖單元的竹鼠糞,且不會互相污染,保證了竹鼠生活環境的干凈整潔,并且不會污染養殖房,并且排糞板自清潔能力強,可方便地抽出清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竹鼠養殖籠示意圖。
圖2是排糞板安裝示意圖。
圖3是養殖單元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易清潔竹鼠養殖籠,包括籠體,籠體底部設有支撐腳,所述籠體包括兩排三層養殖單元1,兩排養殖單元1之間設置豎直的排糞通道6,每層養殖單元1下發設置向排糞通道6傾斜的排糞板2,排糞通道6的下端連接排糞管5。相較于傳統竹鼠養殖籠只在最底層設置排糞板,上層的竹鼠糞逐層掉落,導致下層養殖單元污染。本實用新型每層養殖單元1均設置排糞板2,并把竹鼠糞匯集到排糞通道6,流入排糞管5,由排糞管5把竹鼠糞排入化糞池,不但保證了每個養殖單元1清潔,還保證了養殖房清潔。
更特別的是,每個養殖單元1的靠排糞通道6處的側壁為防水隔板13,底板12為網格板,外壁11和其余兩面側壁為網格板。兩排養殖單元1的防水隔板13共同圍城了排糞通道6。
更特別的是,如圖2所示,所述排糞板2是上表面涂有超疏水涂層的纖維板,所述排糞板2架設在上支撐梁21和下支撐梁22上,上支撐梁21設置在養殖單元1的底板12下方,下支撐梁22架設在下一層養殖單元1的防水隔板13上端,下支撐梁22上開始支撐槽,所述排糞板2的下端開設與支撐槽配合的槽,所述排糞板2的下端放置在支撐槽內,所述排糞板2的外延超出下支撐梁22,這樣才可保證竹鼠糞排入排糞通道內,所述排糞板2的上端靠在上支撐梁21上。所述下支撐梁22的下表面開設凹槽,并與防水隔板13嵌合。
采用這樣的結構,排糞板2污染嚴重時,可從籠體側面抽出,清洗。所述排糞板2上表面涂有超疏水涂層,竹鼠糞在其上的粘附力小,便于竹鼠糞滾落至排糞通道6。
進一步的,每層養殖單元1的底板12上設置喂食槽3,并在外壁11上設置安裝傾斜的導料板4,導料板4下端連接喂食槽3。進一步的,喂食槽3包括盛水槽和飼料槽。
如圖3所示,每個養殖單元1通過隔板15分為喂食區13和生活區16,隔板15上開設供竹鼠進出的通孔,喂食槽3設置在喂食區13,生活區16內放置若干竹筒17,竹筒17類似洞穴,模擬了竹鼠生活的自然洞穴環境。
更特別的是,所述排糞管5上方架設沖洗水管,便于快速沖走糞便。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實用新型。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實用新型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