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蟲害治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太陽能殺蟲燈。
背景技術:
人類、牲畜和農作物所處的區域防治蟲害一直都是難題。昆蟲不僅會破壞農作物,還會在農作物上產卵,進而再次生長為成蟲禍害農作物。傳統技術一般采用農藥除蟲。這種方法不僅給環境帶來一定的破壞,且人吃了殘留有化學農藥的蔬菜或水果后,會對身體造成危害。現有的除蟲燈沒有很好的防護,存在一定危險性,且不能做到對附近昆蟲完全殺死以及死后處理,可能會造成內部堵塞影響裝置正常使用。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太陽能殺蟲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太陽能殺蟲燈,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殺蟲燈,包括支撐桿和捕蟲箱,所述捕蟲箱固定安裝在支撐桿的外側中部,所述支撐桿的頂端設有太陽能光伏板,所述支撐桿的上部設有橫桿,所述橫桿的上端分別安裝有蓄電池和控制器,所述蓄電池分別與控制器和太陽能光伏板電性連接,所述捕蟲箱的內腔分別安裝有抽風管和紫光燈,所述紫光燈設置在抽風管的進風口外側,所述抽風管的出風口處安裝有抽風機,所述抽風機和紫光燈均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抽風管的內腔設有過濾網,所述抽風管的進風口處設有吸蟲管,所述紫光燈的外側安裝有電網,所述電網與控制器電性連接,所述電網的外側設有絕緣網,所述捕蟲箱的底端設有除蟲口,所述除蟲口的外側安裝有密封門。
優選的,所述除蟲口設置在過濾網的下方,且所述除蟲口與抽風管連通設置。
優選的,所述吸蟲管至少設有5組,且所述吸蟲管等距離固定設置在抽風管的進風口處。
優選的,所述紫光燈的波長設置在365-400nm之間。
優選的,所述抽風管的兩端均固定設置在捕蟲箱的內側,且所述抽風管的中部直徑小于兩端的直徑。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和優點:該太陽能殺蟲燈,通過設置太陽能光伏板和蓄電池,該結構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存,節約能源;通過設置控制器、紫光燈和電網,當夜晚時,控制器控制紫光燈開啟,利用昆蟲趨光的特性,用電網將其殺死;通過設置抽風機、抽風管和吸蟲管,當昆蟲靠近紫光燈時,在抽風機的作用下,會將昆蟲吸進抽風管;絕緣網對人體和裝置本身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紫光燈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支撐桿、2捕蟲箱、3太陽能光伏板、4橫桿、5蓄電池、6控制器、7抽風管、8紫光燈、9抽風機、10濾網、11吸蟲管、12電網、13絕緣網、14除蟲口、15密封門。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太陽能殺蟲燈,包括支撐桿1和捕蟲箱2,所述捕蟲箱2固定安裝在支撐桿1的外側中部,所述支撐桿1的頂端設有太陽能光伏板3,所述支撐桿1的上部設有橫桿4,所述橫桿4的上端分別安裝有蓄電池5和控制器6,所述蓄電池5分別與控制器6和太陽能光伏板3電性連接,所述捕蟲箱2的內腔分別安裝有抽風管7和紫光燈8,,所述紫光燈8設置在抽風管7的進風口外側,所述抽風管7的出風口處安裝有抽風機9,所述抽風機9和紫光燈8均與控制器6電性連接,所述抽風管7的內腔設有過濾網10,所述抽風管7的進風口處設有吸蟲管11,所述紫光燈8的外側安裝有電網12,所述電網12與控制器6電性連接,所述電網12的外側設有絕緣網13,所述捕蟲箱2的底端設有除蟲口14,所述除蟲口14的外側安裝有密封門15。
進一步的,所述除蟲口14設置在過濾網10的下方,且所述除蟲口14與抽風管7連通設置,可使過濾網10過濾后的蟲子落到除蟲口14上方,方便清理。
進一步的,所述吸蟲管11至少設有5組,且所述吸蟲管11等距離固定設置在抽風管7的進風口處,多組吸蟲管11增加吸蟲效率,避免過多的昆蟲給電網12造成堵塞。
進一步的,所述紫光燈8的波長設置在365-400nm之間,在節約能源的同時最大化的殺死更多的昆蟲。
進一步的,所述抽風管7的兩端均固定設置在捕蟲箱2的內側,且所述抽風管7的中部直徑小于兩端的直徑,減小抽風管7內部的空間,增加風速,利于吸蟲。
該太陽能殺蟲燈,設置太陽能光伏板3和蓄電池5,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儲存,環保且節約能源,控制器6、紫光燈8和電網12的共同作用下,當夜晚時,控制器6控制紫光燈8開啟,利用昆蟲趨光的特性,用電網12將其殺死,設置抽風機9、抽風管7和吸蟲管11,當昆蟲靠近紫光燈8時,在抽風機9的作用下,會將昆蟲吸進抽風管7,絕緣網13對人體和裝置本身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使用安全方便。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