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大棚骨架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
背景技術:
目前塑料溫室大棚在我國發展較為迅速,現有的塑料溫室大棚一般為單膜結構,保溫效果較差,為保持大棚內溫度需要在大棚內加熱,或夜間在塑料薄膜上加蓋棉被或草簾,在白天去掉棉被或草簾進行日曬,不但費時費力而且塑料薄膜及草簾等也比較容易損壞,例如申請號20112018373X.2的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非焊接組裝式雙膜節能溫室大棚骨架,結構緊湊、實用性較強,但是連接筋板還可以進一步增加強度,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包括上支撐架和上支撐架底部的下支撐架,所述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之間均勻設置有連接筋板,所述上支撐架與下支撐架之間通過連接筋板連接有拉桿,所述連接筋板包括中連接板,所述中連接板的外壁平行設置有兩組凹槽,兩組所述凹槽之間設置有起鼓,所述中連接板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兩組圓弧,所述中連接板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所述上連接臂的頂部和下連接臂的底部均設置有加強筋板,所述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的外壁均開有連接孔。
優選的,所述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上連接臂和下連接臂與中連接板所形成的銳角角度均相同。
優選的,所述凹槽與起鼓的左右兩端分別與中連接板的左右兩端對齊。
優選的,所述上連接臂與加強筋板所在的平面垂直。
優選的,所述拉桿與拉桿底部連接的兩組連接筋板呈三角形狀,且拉桿與兩組所述連接筋板所在的平面與上支撐架垂直。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采用可拆解式連接方式,方便拆解和組裝,避免了焊接式的笨重無法多次使用的缺點,中連接板上設置兩組凹槽和起鼓,加強了中連接板的強度,中連接板與上、下連接臂的連接處分別設置有兩組圓弧,圓弧起到加強的作用,增加了連接筋板的抗疲勞能力。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連接筋板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上支撐架、2下支撐架、3連接筋板、4中連接板、5凹槽、6起鼓、7圓弧、8上連接臂、9加強筋板、10連接孔、11下連接臂、12拉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拆式連接筋板及雙膜大棚骨架,包括上支撐架1和上支撐架1底部的下支撐架2,所述上支撐架1與下支撐架2之間均勻設置有連接筋板3,所述上支撐架1與下支撐架2之間通過連接筋板3連接有拉桿12,所述連接筋板3包括中連接板4,所述中連接板4的外壁平行設置有兩組凹槽5,兩組所述凹槽5之間設置有起鼓6,所述中連接板4的左右兩端均設置有兩組圓弧7,所述中連接板4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上連接臂8和下連接臂11,所述上連接臂8的頂部和下連接臂11的底部均設置有加強筋板9,所述上連接臂8和下連接臂11的外壁均開有連接孔10。
其中,所述上連接臂8和下連接臂11所在的平面相互平行,且上連接臂8和下連接臂11與中連接板4所形成的銳角角度均相同,上支撐架1、下支撐架2與上連接臂8和下連接臂11連接時便于限定位置,所述凹槽5與起鼓6的左右兩端分別與中連接板4的左右兩端對齊,加強了凹槽5與起鼓6的作用范圍,所述上連接臂8與加強筋板9所在的平面垂直,所述拉桿12與拉桿12底部連接的兩組連接筋板3呈三角形狀,且拉桿12與兩組所述連接筋板3所在的平面與上支撐架1垂直。
工作原理:上支撐架1與上連接臂8通過螺栓連接,下支撐架2與下連接臂11通過螺栓連接,采用螺栓連接便于拆解和移動,連接筋板3的外壁設置有兩組凹槽5和起鼓6使得中連接板4的強度提高,圓弧7提高了折角處的強度。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