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業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果園多功能組合栽培壟臺。
背景技術:
現有的果樹種植,還是按照傳統的排水和灌溉方式,當需要灌溉時,通過一旁的溝渠向果園進行放水。這種灌溉和排水方式常常會因為離根系太遠形成干旱和根系積水導致果樹死亡、快速老化或僵苗,給果樹種植生產造成極大損失。
現有的果園設計標準和建造水平局限,通行不暢,通行時破壞土壤環境,導致果樹生長不良,難以持續保持根系土壤疏松透水透氣和合理淋洗,土壤呼吸困難,人員及機械化設備無法有效順暢的通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果園多功能組合栽培壟臺,該組合栽培壟臺方便灌溉和提供保水能力,其排水能力強,有利于避免根系積水,采用非對稱高度差結構,有利于提高通氣性能,增加根系區淋洗除鹽堿的能力。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果園多功能組合栽培壟臺,包括低位的擴展根系區和高位的主根系區,擴展根系區的下端面設有降水位坡面,降水位坡面與水平面呈α的夾角,擴展根系區為由上向下傾斜的坡面結構,擴展根系區內設有通行及間作覆蓋區,擴展根系區的上端面設有保水面,保水面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為β,保水面上端設有主根系區,主根系區為底部寬頂部窄的梯形狀結構,主根系區內分布有水盤,主根系區的一側面還設有透水透氣面,透水透氣面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為γ,降水位坡面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45°,保水面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β的取值范圍為30°-60°,透水透氣面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γ的取值范圍為30°-60°,降水位坡面的高度為10cm-50cm,擴展根系區的寬度范圍為100cm-400cm,主根系區的底部寬度范圍為80cm-150cm,主根系區的頂部寬度范圍為40cm-100cm,透水透氣面的高度范圍為30cm-60cm。
本實用新型通過擴展根系區和主根系區兩個分區,通過該設計將主根系區抬高,并縮窄,使其不再被踩踏和壓實,可以通過定值時富有有機質栽培以保持長久的土壤疏松和濕潤。擴展根系區為傾斜的坡狀結構,擴展根系區用于通行,便于大型作業機械設備進入,也使作業人員方便通行,避免了主根系區土壤環境被人為破壞。
本實用新型的降水位坡面和透氣透水坡面為非對稱布局,降水位坡面和透氣透水坡面的高度差使得重新分流分配天然降水,雨水少部分穿過主根系區下方的根系,淋洗根部鹽分后,通過透水透氣面的坡面排進匯流溝,同時透氣透水坡面提高了壟臺高度差,打破了傳統根系區會出現的水盆效應,增強了根系區通氣性和鹽分淋洗作用,另外大部分雨水分配到擴展根系區和通行及間作覆蓋區,被土壤飽和吸收,一部分雨水被土壤儲存,緩慢釋放,另外一部分雨水緩慢流過擴展根系區,并通過降水位坡面流入匯流溝中,該設計能均勻排除積水,避免雨水積聚在根系周圍。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使得果園的空間劃分更為合理,解決傳統根系遭遇踩踏壓實和通行不暢的問題;
(2)采用非對稱結構設計,能夠均勻排除積水,有序分配天然降水,增加土壤濕度,改善和優化果樹根系的微域環境,為秸稈覆蓋,腐生昆蟲,益生菌,天地昆蟲營造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和棲息地,并持續的提供食物來源;
(3)能減緩水分流失,并將水分儲存在擴展根系區,同時降水減少時能通過毛細管原理回輸到主根系區進行供水,結構簡單,使用方便;
(4)成本低、效益高,一次建造,多年使用,后期維護費用低,有利于大幅度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降低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圖;
圖中,10-主根系區,20-擴展根系區,30-降水位坡面,40-保水面,50-水盤,60-透水透氣面。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果園多功能組合栽培壟臺,包括擴展根系區20和主根系區10,擴展根系區20的下端面設有降水位坡面30,降水位坡面30與水平面呈α的夾角,擴展根系區20為由上向下傾斜的坡面結構,擴展根系區20內設有通行及間作覆蓋區,擴展根系區20的上端面設有保水面40,保水面40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為β,保水面40上端設有主根系區10,主根系區10為底部寬頂部窄的梯形狀結構,主根系區10內分布有水盤50,主根系區10的一側面還設有透水透氣面60,透水透氣面60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為γ,降水位坡面30與水平面的夾角α為45°,保水面40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β的取值范圍為30°-60°,透水透氣面60與水平面所形成的夾角γ的取值范圍為30°-60°,降水位坡面30的高度為10cm-50cm,擴展根系區20的寬度范圍為100cm-400cm,主根系區10的底部寬度范圍為80cm-150cm,主根系區10的頂部寬度范圍為40cm-100cm,透水透氣面60的高度范圍為30cm-60cm。
本實用新型通過擴展根系區20和主根系區10兩個分區,通過該設計將主根系區10抬高,并縮窄,使其不再被踩踏和壓實,可以通過定值時富有有機質栽培以保持長久的土壤疏松和濕潤。擴展根系區20為傾斜的坡狀結構,擴展根系區20和通行及間作覆蓋區用于通行,便于大型作業機械設備進入,也使作業人員方便通行,避免了主根系區10土壤環境被人為破壞。
降水位坡面30和透氣透水坡面60為非對稱布局,降水位坡面30和透氣透水坡面60的高度差使得重新分流分配天然降水,雨水少部分穿過主根系區10下方的根系,淋洗根部鹽分后,通過透水透氣面60的坡面排進匯流溝,同時透氣透水坡面60提高了壟臺高度差,打破了傳統根系區會出現的水盆效應,增強了根系區通氣性和鹽分淋洗作用,另外大部分雨水分配到擴展根系區20和通行及間作覆蓋區,被土壤飽和吸收,一部分雨水被土壤儲存,緩慢釋放,另外一部分雨水緩慢流過擴展根系區,并通過降水位坡面30流入匯流溝中,該設計能均勻排除積水,避免雨水積聚在根系周圍。
擴展根系區20的寬度為100cm-400cm,擴展根系區20內還設有通行及間作覆蓋區,由于擴展根系區20的較為寬,承接天然降水量較大,水盤承接的水,通過保水面40緩慢進入該區,為生草覆蓋,秸稈覆蓋,腐生昆蟲,益生菌,天敵昆蟲營造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和棲息地,同時就地生產大量低成本的有機碳,是碳庫主要材料來源和存儲空間。
保水面40與擴展根系區20良好鏈接和過渡,減緩水分流失并將水分儲存在擴展根系區20內,同時在降水減少時,將儲存在該區的水分通過毛細管原理回輸到根系。
主根系區10設有水盤50,水盤50能承接自然降水,使主根系區有更大的水量進行淋洗脫鹽以及減少有害物質的積累,持續保持良好的土壤環境。
主根系區10是果樹根系的主要分布區,其被整體抬高和縮窄,形成非對稱的結構,規避了傳統被踩踏壓實的缺點,兼顧了透氣和排水以及保水性能。同時,極大的改善和優化了果樹根系的微域環境,為秸稈覆蓋,腐生昆蟲,益生菌,天地昆蟲營造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和棲息地,并持續的提供食物來源。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