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農具,具體是一種木桿手柄。
背景技術:
當前,人口老齡化嚴重,年輕勞動力減少,傳統農具手柄是一根直桿或稍微有點弧度的桿子,勞動者在勞動時,容易出現雙手打滑,打滑次數多時手容易受傷,此發明解決了雙手握手柄時打滑現象,不分勞動者年齡均可安全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述問題,從而提供一種防止出現打滑現象的木桿手柄。
本實用新型解決所述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木桿手柄,包括手柄本體,還包括橫梁握手,手柄本體兩端設有錐面,橫梁握手中間位置設有與手柄本體一端錐面相適應的錐孔,手柄本體一端伸入橫梁握手的錐孔內并通過銷釘固定連接構成T字形結構。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其突出的特點是:
①防止雙手握手柄時出現打滑現象,減少勞動者受傷幾率,設計巧妙,易于實施,降低勞動者勞動強度,不分勞動者年齡均可安全使用。
②結構簡單,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
作為優選,本實用新型更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是:
手柄本體與橫梁握手連接一端的錐面錐度大于另一端的錐面錐度。
橫梁握手本體為相對手柄本體另一側彎曲的圓柱體,圓柱體相對手柄本體內側中心設有凸起,錐孔設在凸起上,手握橫梁握手更加穩固,牢靠。
附圖說明
圖1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2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木桿的結構示意圖;
圖3 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橫梁握手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木桿1;銷釘2;橫梁握手3;錐孔4;凸起5;銷孔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目的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內容,因此,所舉之例并不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參見圖1、圖2、圖3,木桿1兩端加工有錐度不同的錐面,橫梁握手3本體為相對木桿1另一側彎曲的圓柱體,圓柱體相對木桿1內側中心設有凸起5,凸起5上加工有與木桿1錐面錐度大的一端配合的錐孔4,在木桿1和橫梁握手3本體上分別加工相互配合的銷孔6,將木桿1伸入橫梁握手3的錐孔4內并通過銷釘2固定連接構成T字形結構。
本裝置防止雙手握手柄時出現打滑現象,減少勞動者受傷幾率,設計巧妙,易于實施,降低勞動者勞動強度,不分勞動者年齡均可安全使用,結構簡單,生產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較佳可行的實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其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均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