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種植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簡易種菜設備。
背景技術:
隨著技術的進步,由設備代替人工的方式逐漸占領農業種植領域,用以提高工作效率,減輕人工勞動強度,減輕人工成本等。就種而言,目前主要是以種子的形式存在的播種機,而以秧苗形式的存在的設備有起苗器、移栽機、疏苗器等,但這些設備結構過于復雜,價格貴,不適用于小規模種菜的農戶。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簡易種菜設備,其結構簡單,操作方便。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一種簡易種菜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桿、打孔器、覆土外筒、秧苗料斗、溜槽,其中主桿的頂部設有操作把手,主桿的底端連接打孔器,主桿上通過彈簧套筒連接覆土外筒,在彈簧套筒內設有一端固定在主桿上、另一端與覆土外筒相抵觸的彈簧;秧苗料斗位于覆土外筒一側上部,秧苗料斗的底部連接有溜槽,溜槽的底部靠近覆土外筒底部且設計有限位套筒,打孔器位于限位套筒內;覆土外筒內側底部按圓周方向設有多個覆土刀片。
相比現有技術而言,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過將打孔器、覆土外筒及種植用的溜槽等集中在一起,實現打孔、秧苗扶正、覆土等多種功能,效果非常好,而且溜槽的設計,能夠盡可能避免損傷秧苗。此外,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易于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仰視圖
其中,1、主桿,2、打孔器,3、覆土外筒,3.1、覆土刀片,4、秧苗料斗,5、溜槽,6、操作把手,7、彈簧套筒,8、彈簧,9、限位套筒。
具體實施方式
現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
如圖1、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簡易種菜設備,包括主桿1、打孔器2、覆土外筒3、秧苗料斗4、溜槽5,其中主桿1的頂部設有操作把手6,操作把手6的高度為1米左右,主桿1的底端連接打孔器2,主桿1上通過彈簧套筒7連接覆土外筒3,在彈簧套筒7內設有一端固定在主桿1上、另一端與覆土外筒3相抵觸的彈簧8;秧苗料斗4位于覆土外筒3一側上部,秧苗料斗4的底部連接有溜槽5,溜槽5的底部靠近覆土外筒3底部且設計有限位套筒9,打孔器2位于限位套筒9內;覆土外筒3內側底部按圓周方向設有多個覆土刀片3.1。
使用時,把本實用新型的設備放置在待種菜的土地上,覆土外筒3接觸地面,然后雙手握住操作把手6,并往下用力壓,打孔器2受力往下打孔,打孔完后去掉施加的力,將秧苗一兜兜地放入秧苗料斗4內,在重力作用下,秧苗從溜槽5中溜下來,并在限位套筒9的作用下被扶正,然后旋轉覆土外筒3,在覆土刀片3.1的作用下,完成覆土,完成后,可以用腳將土踩實一下。整個操作簡單,也省力不少,不需要蹲著、彎著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