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植物栽培結構。
背景技術:
植物栽培結構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為植物提供水分或養分,以增加室內美觀以及提供綠化。
增加城市綠化率可以吸收空氣中有害氣體,植物經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而人在呼吸過程中,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從而使大氣中氧和二氧化碳達到平衡,同時通過植物的葉子吸熱和水分蒸發可降低氣溫,冬夏季還可以相對調節溫度。此外,某些植物,如夾竹桃、梧桐、棕櫚、大葉黃楊等可吸收有害氣體,有些植物的分泌物,如松、柏、臭椿、懸鈴木等具有殺滅細菌作用,從而能凈化空氣,減少空氣中的含菌量,同時植物又能吸附大氣中的塵埃從而使環境得以凈化。殺滅細菌還可以削減噪音。
可是在我國北方,每到冬季,植物開始葉片無故脫落、變軟甚至枯萎。降低了綠化效果,影響人們所生活地區的空氣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該植物栽培結構可廣泛應用于大樓內外以增加綠化,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連接柱和供暖裝置,連接柱連接容器與建筑物表面并留有一通過空間,通過空間內還有供暖裝置。避免因為天氣過冷,凍傷植物根部,減少葉片脫落及變軟,使冬天植物依舊存活,以待來年改善城市空氣。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植物栽培結構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連接柱和供暖裝置,其中連接柱與建筑物表面固定連接,連接柱另一端連接容器。容器與建筑物表面間有通過空間,通過空間內設有加熱裝置。
發明人經過研究觀察發現,當天氣冷的時候,高樓植物根部容易受到凍傷,從而導致植物葉片脫落、變軟甚至根部枯萎。為了避免此情況,在容器和建筑表面之間設置加熱裝置以提供熱量,增加容器內水或者泥土的溫度,從而避免因為氣溫過低而凍壞植物,確保植物健康過冬,提高了環境的質量。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容器的開口方向上方設有與建筑物表面固定連接的支架。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容器的壁上開設有進水孔,該進水孔用于與澆灌裝置的出水管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容器的壁上開設有出水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供暖裝置為供暖管。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供暖管具備位于容器與墻體表面構成的通過空間中的蛇形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容器與建筑物固定表面之間設有保溫擋板。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保溫擋板密封通過空間,保溫擋板上開設有供供暖管通過的通過孔。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容器為中空結構,在容器內設有溫度傳感器。
在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例中,供暖管上設置有電控閥門,溫度傳感器與電控閥門電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至少具備如下有益效果是: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連接柱和供暖裝置,其中連接柱與建筑物表面固定連接,連接柱另一端連接容器。容器與建筑物表面間有通過空間,通過空間內設有加熱裝置。在天氣冷的時候,為了防止植物根部收到凍傷,在容器和建筑表面之間設置加熱裝置以提供熱量,增加容器內水或者泥土的溫度,從而避免因為氣溫過低而凍壞植物,確保植物健康生長,提高了環境的質量。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仰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供暖管示意圖。
圖中:100-植物栽培結構,200-容器,300-連接柱,400-供暖管,500-建筑物表面,600-支架;
201-進水口,203-出水口;
401-保溫擋板,403-蛇形部,405-溫度傳感器,409-導線,410-電控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通常在此處附圖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件可以以各種不同的配置來布置和設計。
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實用新型的選定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應注意到:相似的標號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圖中表示類似項,因此,一旦某一項在一個附圖中被定義,則在隨后的附圖中不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定義和解釋。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上”、“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或者是該實用新型產品使用時慣常擺放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區分描述,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還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設置”、“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實施例1
參照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100,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連接柱300、供暖裝置和建筑物表面500。其中,供暖裝置為供暖管400。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柱300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容器200連接。容器200底部與建筑物表面500之間存在一個通過空間,供暖管400穿過通過空間。需要說明的是,上述的建筑物表面500可以是建筑物外墻體、建筑物內的墻體或地面。還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方式中,供暖裝置還可以為電熱絲等能夠發熱的裝置。
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為上大下小的中空圓臺體。上方開設有一個開口。容器200上還開設有一個進水口201和一個出水口203。在本實施例中,進水口201開設在容器200側壁上,用于與澆灌裝置的出水管連接。出水口203設置在容器200的底部,用于漏出多余水分,避免因濕度過大引起根莖腐爛,同時為土壤通風。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容器還可以為其他形狀,如方形,五邊形等。
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柱300為四根長方體柱,均勻設置在容器200底部,圍繞出水口203位置周圍以正方形排布。連接柱300的另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通過水泥固定連接。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固定連接不僅僅包括水泥固定,還可以利用膨脹螺釘固定或采用鋼筋一體化固定等固定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其他具體實施例中,所述連接柱還可以為其他形狀,如圓柱形。
供暖管400為直管。供暖管400貫穿通過空間提供熱源,避免氣溫過低時植物根部被凍傷。
在使用中,植物種植于容器200內,容器200內裝有供植物生長的營養土。當植物為水培植物時,此處容器200內也可以改裝水培液。容器200側壁上開設的進水口201用于與澆灌裝置的出水管連接,當植物生長環境比較苛刻或屋內長時間無人打理時,可以通過澆灌裝置自動灌溉植物,避免植物因過度澆水導致根部腐爛或者因為長時間沒有人照料而干枯死亡。植物生長時,根部一直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進而土壤的通風是有必要的。在容器200底部開設有的出水口203,除了將多余的水分排出外,還幫助容器200內土壤通風,為根部提供空氣。
當氣溫較低時,植物根部比較脆弱,根部受損會導致葉片枯萎脫落,甚至整株植物死亡。本實施例中貫穿通過空間的供暖管400用以提供熱量。當氣溫較低時,供暖管400提供熱量以增加容器200內水或者泥土的溫度,從而避免因為氣溫過低而凍壞植物,確保植物健康生長,提高了環境的質量。
實施例2
參照圖2,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100,與實施例1相似,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連接柱300、供暖裝置和建筑物表面500,其中,供暖裝置為供暖管400。在本實施例中,其中兩根連接柱300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容器200側壁連接,另外兩根連接柱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容器200底部連接。容器200底部與建筑物表面500之間存在一個通過空間,供暖管400穿過該通過空間。
本實施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柱300設置于容器200一側的側面上。連接柱300為四根長方體柱,四根長方體圍成正方形。連接柱300與容器200一體成型,該連接柱300與建筑物表面500共同構成的通過空間。
本實施例中還包括兩塊保溫擋板401,保溫擋板401設置于連接柱300所圍成的通過空間沒有被供暖管400貫穿的兩側,且緊貼連接柱300。
在使用中,將植物種植于容器200內,容器200內裝有供植物生長的營養土。植物生長時,根部一直進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氣,排出二氧化碳,進而土壤的通風是有必要的。因此在容器200底部開設有一出水口203,還幫助容器200內土壤通風,為根部提供空氣,幫助植物生長。同時,出水口203排出多余水分,避免根部因積水而腐爛.使連接柱300設置于容器200側面,從而能夠將容器200固定設置于外墻體。當種植藤蔓類植物時,在墻外培養更方便植物攀爬以及陽光的獲取,并為外墻提供裝飾。
當氣溫較低時,植物根部比較脆弱,根部受損會導致葉片枯萎脫落,甚至整株植物死亡。本實施例中貫穿通過空間的供暖管400用以提供熱量,當氣溫較低時,打開供暖管400以增加容器200內水或者泥土的溫度,從而避免因為氣溫過低而凍壞植物,確保植物健康生長,提高了環境的質量。當熱源提供溫度不足或需要節約能源時,選擇增加兩塊保溫擋板401。兩塊保溫擋板401安裝在連接柱300上,減少供暖管400熱量的損失,增加了熱量利用率,減少了能源浪費。
實施例3
參照圖3和圖4,與實施例1相似,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100,與實施例1相似,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連接柱300、供暖裝置和建筑物表面500。其中,供暖裝置為供暖管400。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柱300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容器200連接。容器200底部與建筑物表面500之間存在一個通過空間,供暖管400穿過該通過空間。
本實施例與實施例1的不同之處在于,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為矩形,上方開設有口。與實施例1相比,本實施例中容器200體積更大,容器200內土壤更多,能夠種植的植物數量也更多。當氣溫過低時,需要的熱量也更多。為此本實施例中,供暖管400設置有蛇形部403,在容器200與建筑物表面500圍成的通過空間內,增加了幾個折回形成該蛇形部403,從而主動增加了供暖管400的制熱效率,使熱能能夠更充分的利用。
在本實施例中,植物栽培結構100中還包括一個支架600。支架600安裝于容器200開口上方,且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因為本實施例中容器200體積較大,植物數量較多,當種植藤蔓類植物時,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植物枝干變粗、變重,可能會引起容器200的傾覆,傷害植物而且污染了環境。所以在容器200開口端上方,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設置一個支架600,一方面對于藤蔓類植物生長方向作為引導,另一方便,減少容器200承受的重量,增加使用壽命。
在本實施例中蛇形部403的周圍還設有四個保溫擋板401,保溫擋板401用于密封通過空間,保溫擋板401上開設有使供暖管400通過而開設的通過孔。四周的保溫擋板401構成了密封的空間,減少了空氣的對流,從而減少了熱量的流失,增加了供暖管400的供熱效率。對更大體積的容器200而言有更好的供熱效果。
當氣溫較低植物根部可能會因為低溫而引起凍傷,從而導致葉片枯萎脫落,甚至整株植物死亡時,本實施例中設置在通過空間的具備蛇形部403的供暖管400用以提供熱量。當氣溫較低時,供暖管400增加容器200中泥土的溫度,從而避免因為氣溫過低而凍壞植物根部。又因本實施例中容器200體積較大,其中包含泥土較多,所以四周封閉設置的保溫擋板401減少了熱量的損失,增加了熱量利用率,減少了能源浪費。本實施例記載的植物栽培結構100,能夠確保植物健康生長,提高了環境的質量。此外支架600對植物起到了支撐和引導的作用,可以使藤蔓類植物更快的生長,更方便植物攀爬墻壁,還減輕了容器200的負重,增加使用壽命。本實施例適用于植物數量較多的使用場合,可以很好的節約能源,并且保護植物免受凍傷,容器200壽命也得以增加。
實施例4
根據圖5,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相似,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植物栽培結構100,與實施例1相似,其包括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連接柱300、供暖裝置、建筑物表面500和支架600。其中,供暖裝置為供暖管400。在本實施例中,連接柱300一端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端與容器200連接。容器200底部與建筑物表面500之間存在一個通過空間。供暖管400穿過該通過空間。且用于植物栽培的容器200為矩形,上方開設有口。與實施例3相比,本實施例中容器200體積更大,容器200內土壤更多,植物數量也更多,當氣溫過低時,需要的熱量也更多。本實施例中,供暖管400具備蛇形部403,在容器200與建筑物表面500圍成的通過空間內,供暖管400增加了幾個折回以形成蛇形部403,從而增加了供暖管400的制熱效率,使熱能能夠更充分的利用。
根據圖6,本實施例與實施例3的不同之處在于,容器200為中空結構,并在容器200內設有溫度傳感器405。溫度傳感器405一端在土壤中,溫度傳感器405通過導線409與位于供暖管400上的電控閥門410連接,溫度傳感器405控制電控閥門410開閉。在本實施例中,電控閥門410為通斷閥,需要說明的是,電控閥門410不局限于通斷閥,可以根據供暖裝置區別選擇。
與實施例3的另一個不同之處在于,支架600為兩個。一個支架600安裝于容器200開口上方,且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另一個支架600安裝于容器200上。在植物較為茂盛時,安裝于容器200上的支架用于固定植物主干及根部,防止植物從高空跌落。與建筑物表面500固定連接的支架用于支撐和引導的作用,可以使藤蔓類植物更快的生長,更方便植物攀爬墻壁,還減輕了容器200的負重,增加使用壽命。
有些植物根部不需要太高的溫度,但也會因為低溫而引起凍傷,從而導致葉片枯萎脫落,甚至整株植物死亡。當氣溫較低時,在本實施例中通過空間內的具備蛇形部403的供暖管400用以提供熱量增加泥土溫度,當溫度達到預定溫度值時,溫度傳感器405檢測到容器200內土壤的溫度升高,通過導線409傳遞信號,從而使供暖管400入口處電控閥門410關閉,停止供熱。使溫度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避免了植物因為過熱根部受損而落葉死亡。當停止供熱后,溫度下降,溫度傳感檢405測到土壤溫度過低需要加熱時,通過導線409傳遞信號,使供暖管400入口處電控閥門410開啟,具備蛇形部403的供暖管400繼續供熱至溫度達到設定值。避免植物根部因溫度過低而凍傷。此外支架600對植物起到了支撐和引導的作用,可以使藤蔓類植物更快的生長,更方便植物攀爬墻壁,還減輕了容器200的負重,也防止植物茂盛而高空跌落的情況,增加植物栽培結構100使用壽命。此實施例適用于植物數量較多的場合,且自動化程度高,適用于智能樓宇系統。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部分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本實用新型可以有各種更改和變化。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