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水產養殖技術領域,特指一種室內跑道式養殖池的增氧及水流助推裝置。
背景技術:
近年來對蝦等流水養殖發展迅速,其中室內跑道式養殖是一種綜合高位池養殖和工廠化集約養殖兩種模式特點的養殖方式,其養殖池多為長方形水泥池,池中間加有隔水墻,因隔水墻與池壁間留有空隙,使得池水在進水或充氧下可圍繞隔水墻轉起來,由于流水狀態形似田徑跑道,故名“跑道式養殖”。跑道式養殖具有養殖密度大、符合對蝦生態習性、管理方便、經濟效益高等特點,已成為對蝦養殖的主要模式。
現有的室內跑道式養殖池主要借助水泵進排水、氣提等方法使池水處于流動狀態,但是存在以下問題:1、池水流動速度慢;2、跑道池中央缺乏有力的水流助推裝置推動水流;3、以氣提帶動水流流動,一是通過氣石,二是采用PVC充氣管鋪設池底,但所動帶的基本是上下層的水流流動,是縱向的水流,而對于橫向的水流流動效果并不明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室內跑道式養殖池的增氧及水流助推裝置,解決了現有技術中所存在的池水流動速度慢,跑道池中央缺乏有力的水流助推裝置推動水流,對橫向水流流動效果不明顯的問題。
一種室內跑道式養殖池的增氧及水流助推裝置,包括有設置有通孔的第一管道,與所述第一管道連接的第二管道,與第二管道連接的鼓風機。
本實用新型采用微孔增氧技術,在養殖池中設置微孔納米管,通過鼓風機對空氣的推動,然后通過微孔助推養殖池中的水流,本實用新型不僅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操作方便,還能增加水中溶氧,并減少對養殖生物的擾動。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一種室內跑道式養殖池的增氧及水流助推裝置,包括有設置有通孔的第一管道1,與所述第一管道1通過三通接頭6連接的第二管道2,與第二管道2連接的鼓風機3。
優選的第一管道1為微孔納米管,第二管道2為pvc管道,同時,由于第二管道2首尾相接,可以形成不同形狀的管道支架4,優選的管道支架4由四條pvc管道通過直角彎頭7連接,并形成的方形管道支架4。
所述管道支架4還連接有兩條可以把所述管道支架4支撐起來的支柱9,使整個裝置通過支柱9的支撐可以傾斜地放置在養殖池內。
所述管道支架4的下部還設置有增高部10。由于支柱9對管道支架4的支撐,整個裝置傾斜地放置在養殖池內,隨著時間的推移,養殖池內生物的代謝產物和殘餌的產生,容易造成物質積壓在支架的底部,在管道支架4的下部設置增高部10,通過增高部把管道支架整體架起,方便對代謝產物和殘餌等物質的清理。
所述鼓風機3連接在第二管道2的中部,優選的連接在由四條第二管道2首尾連接而成的管道支架4的左邊或右邊的中部,所述鼓風機3可加速第二管道2內空氣的流動。
優選的裝置設置有至少一條第一管道1,第一管道1的同側設置有圓弧狀的擋水板5,第一管道1通過尼龍扎帶8固定在擋水板5上,所述圓弧狀的擋水板5為半圓狀的擋水板,所述的擋水板(5)主要為pvc管沿著同一直徑鋸開而成。
根據第一管道1的數量設置兩種不同半徑的擋水板5,兩種擋水板相間分布以更有利于推動水流循環。
使用的時候,把裝置通過支柱9傾斜30°-45°放置在養殖池內,啟動鼓風機3,使鼓風機3推動第二管道2里的空氣,第二管道2里的空氣隨著鼓風機3的推動,從而使第一管道1里的空氣流動,第一管道1內的空氣通過通孔形成氣流,當氣流的方向順著實際水流方向即可,這樣即可帶動養殖水流動,也可增加水中溶氧,對養殖池內的生物有著增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