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釣魚器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
背景技術:
現有的釣魚竿通常由若干釣桿和手柄組成,結構雖然簡單,但只能進行手動拋鉤操作,手動拋鉤不僅拋擲不準、拋擲不遠,而且還費力費時;手動拋鉤時,人需要反復起身,由此給垂釣者帶來不小的麻煩,且在拋鉤的過程中人體容易被魚鉤鉤傷,嚴重的,鉤到人體脆弱部位如眼睛,將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設計合理,自動拋鉤,其能夠調節拋鉤的角度調節,解決了手動拋鉤不僅拋擲不準、拋擲不遠,而且還費力費時,且在手動拋鉤的過程中人體容易被魚鉤鉤傷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包括魚竿主體,所述魚竿主體上從左向右依次安裝有拋鉤裝置、卷線裝置和控制裝置,在魚竿主體的最前端設置有圓環;拋鉤裝置上安裝有魚鉤,魚鉤的尾部與魚線的一端固定連接,魚線的另一端穿過圓環與卷線裝置相連;
所述拋鉤裝置包括固定組件和拋鉤頭,固定組件和拋鉤頭通過鉸接軸相互鉸接;所述拋鉤頭在對應魚鉤尾部的位置設有放鉤孔,拋鉤頭內部設有控制電路板和電池,控制電路板上安裝有處理器、繼電器和信號接收器;所述電池、繼電器和信號接收器均與處理器電性連接;所述繼電器的釋磁端對應放鉤孔的位置;
所述卷線裝置包括固定組件和卷線輪,固定組件和卷線輪固定連接,卷線輪上卷設有魚線;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固定組件和控制盒,控制盒設有數據發射器、按鈕和電源;數據發射器、按鈕和電源電性連接,在控制盒上對應按鈕的位置設有按帽。
優選的,所述魚鉤的尾部為圓柱體磁鐵。
優選的,所述固定組件的環狀扣件內側設有橡膠墊。
優選的,所述固定組件包括環狀扣件和螺栓,環狀扣件的一側被切割成上下兩端,兩端均設有扣塊,扣塊上設有螺栓孔,扣塊之間通過螺栓固定連接。
優選的,所述拋鉤裝置、卷線裝置和控制裝置上的固定組件結構相同,且尺寸大小依次增大。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固定組件和拋鉤頭通過鉸接軸相互鉸接,使拋鉤頭能夠在魚竿主體上實現角度調節。
2、本實用新型的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使用者通過按鈕能夠控制數據發射器向拋鉤頭內信號接收器發送信號,使繼電器動作將放置在放鉤孔內的魚鉤彈射出去,實現自動拋鉤的功能。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拋鉤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固定組件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拋鉤頭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卷線裝置測試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的控制裝置結構示意圖。
圖中:1魚竿主體;2拋鉤裝置;21固定組件;211環狀扣件;2111扣塊;212螺栓;22拋鉤頭;221控制電路板;2211處理器;2212繼電器;2213信號接收器;222電池;223放鉤孔;23鉸接軸;3卷線裝置;31卷線輪;4控制裝置;41控制盒;411數據發射器;412按鈕;413電源;42按帽;5圓環;6魚鉤;7魚線。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6,一種具有拋鉤功能的魚竿,包括魚竿主體1,魚竿主體1上從左向右依次安裝有拋鉤裝置2、卷線裝置3和控制裝置4,在魚竿主體1的最前端設置有圓環5;拋鉤裝置2上安裝有魚鉤6,魚鉤6的尾部與魚線7的一端固定連接,魚線7的另一端穿過圓環5與卷線裝置3相連;拋鉤裝置2包括固定組件21和拋鉤頭22,固定組件21包括環狀扣件211和螺栓212,環狀扣件211的一側被切割成上下兩端,兩端均設有扣塊2111,扣塊2111上設有螺栓孔,扣塊2111之間通過螺栓212固定連接,在各個裝置往魚竿主體1上安裝的時候,首先打開環狀扣件211,并將其套設在魚竿主體1上相應的位置,通過螺栓212穿過扣塊2111上的螺栓孔,達到將其緊固的目的,固定組件21的環狀扣件211內側設有橡膠墊,能夠增加環狀扣件211與魚竿主體1表面的摩擦力,固定組件21和拋鉤頭22通過鉸接軸23相互鉸接,使拋鉤頭22能夠在魚竿主體1上實現角度調節;拋鉤頭22在對應魚鉤6尾部的位置設有放鉤孔223,魚鉤6的尾部為圓柱體磁鐵,拋鉤頭22內部設有控制電路板221和電池222,控制電路板221上安裝有處理器2211、繼電器2212和信號接收器2213;電池222、繼電器2212和信號接收器2213均與處理器2211電性連接;繼電器2212的釋磁端對應放鉤孔223的位置。
卷線裝置3包括固定組件21和卷線輪31,固定組件21和卷線輪31固定連接,卷線輪31上卷設有魚線7;控制裝置4包括固定組件21和控制盒41,控制盒41設有數據發射器411、按鈕412和電源413;數據發射器411、按鈕412和電源413電性連接,通過按鈕412能夠控制數據發射器411向拋鉤頭22內信號接收器2213發送信號,使繼電器2212動作將放置在放鉤孔223內的魚鉤6彈射出去,在控制盒41上對應按鈕412的位置設有按帽42,拋鉤裝置2、卷線裝置3和控制裝置4上的固定組件21結構相同,且尺寸大小依次增大,為了配合魚竿主體1在端部至尾部其圓柱直徑逐漸增大的特點,確保各個裝置的穩固安裝。
綜上所述:使用者扳動拋鉤頭22能夠在魚竿主體1上實現角度調節,通過按鈕412能夠控制數據發射器411向拋鉤頭22內信號接收器2213發送信號,使繼電器2212動作將放置在放鉤孔223內的魚鉤6彈射出去,實現自動拋鉤的功能。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