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飼料拋撒裝置,尤其是一種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發(fā)展以及養(yǎng)殖技術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生產人員使用現(xiàn)代化的設備來減輕養(yǎng)殖業(yè)勞動強度,增加養(yǎng)殖效益。魚塘自動投料機就因能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備受廣大魚塘養(yǎng)殖者的歡迎。
現(xiàn)有的飼料拋撒裝置拋撒時大都會出現(xiàn)因撒料不均勻而導致的魚類搶食和餌料浪費嚴重(會在塘底淤積,從而消耗溶氧等)的情況,造成魚類的缺氧、受傷以及個體發(fā)育不齊的情況,且水質也會因此出現(xiàn)混濁等現(xiàn)象,不利于魚類的生長。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一種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包括旋轉電機、轉軸、管筒、導向罩、軟管、導向葉片、拋料盤、小船、防水繩、小型電機、控制器、處理器、水質采集裝置、船尾扇葉、防護板、浮球、方向控制桿、防水檔板,所述旋轉電機輸出軸通過轉軸與拋料盤連接,且轉軸外側設有管筒,所述管筒一側與導向罩連接,所述導向罩左側與軟管連接,所述管筒與導向罩連接處設有導向葉片,所述導向葉片中間開有圓孔,所述旋轉電機設于小船上,所述小船右端安裝有方向控制桿,且方向控制桿左右兩側分別與防水繩螺紋連接,所述小船內置小型電機、控制器、處理器以及水質采集裝置,所述小型電機輸出軸通過軸承與船尾扇葉連接,且船尾扇葉設于防護板內,所述小船兩側分別設有浮球。
進一步的,所述軟管另一端與送料裝置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水質采集裝置與處理器電連接,所述旋轉電機、小型電機以及處理器均與控制器電連接,所述控制器通過傳輸線與岸上的電氣控制箱電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拋料盤的拋射仰角在20度到30度之間。
進一步的,所述控制器和處理器的下方設有防水擋板。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一種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本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通過高速旋轉的拋料盤產生的離心力可以360度全方位投料,拋料直徑可以控制在5米—30米范圍內,避免魚群高密集采食飼料的現(xiàn)象,且本裝置可以在岸上控制拋料的速度,檢測水質情況,還可通過下方小船自由移動到池塘的任何位置,極其適用于大型池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部分效果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電路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中:1、旋轉電機,2、轉軸,3、管筒,4、導向罩,5、軟管,6、導向葉片,7、拋料盤,8、小船,9、防水繩,10、小型電機,11、控制器,12、處理器,13、水質采集裝置,14、船尾扇葉,15、防護板,16、浮球,17、方向控制桿,18、防水檔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如圖1-3所示,一種池塘養(yǎng)殖飼料拋撒裝置,包括旋轉電機1、轉軸2、管筒3、導向罩4、軟管5、導向葉片6、拋料盤7、小船8、防水繩9、小型電機10、控制器11、處理器12、水質采集裝置13、船尾扇葉14、防護板15、浮球16、方向控制桿17、防水檔板18,所述旋轉電機1輸出軸通過轉軸2與拋料盤7連接,且轉軸2外側設有管筒3,所述管筒3一側與導向罩4連接,所述導向罩4左側與軟管5連接,所述管筒3與導向罩4連接處設有導向葉片6,所述導向葉片6中間開有圓孔,所述旋轉電機1設于小船8上,所述小船8右端安裝有方向控制桿17,且方向控制桿17左右兩側分別與防水繩9螺紋連接,所述小船8內置小型電機10、控制器11、處理器12以及水質采集裝置13,所述小型電機10輸出軸通過軸承與船尾扇葉14連接,且船尾扇葉14設于防護板15內,所述小船8兩側分別設有浮球16,所述軟管5另一端與送料裝置連接,所述水質采集裝置13與處理器12電連接,所述旋轉電機1、小型電機10以及處理器12均與控制器11電連接,所述控制器11通過傳輸線與岸上的電氣控制箱電連接,所述拋料盤7的拋射仰角在20度到30度之間,所述控制器11和處理器12的下方設有防水擋板18。
具體實施過程:投放飼料時,飼料通過軟管、導向罩以及管筒進入投料盤內,投料盤高速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可將飼料360度全方位拋出,拋撒的更加均勻,控制器與數(shù)據(jù)傳輸線相連,而控制器可控制旋轉電機、小型電機以及水質采集裝置,通過數(shù)據(jù)傳輸線便可在岸上控制拋料盤的拋料速度、小船的行進以及對水質的數(shù)據(jù)采集,小船的行進方向可由岸上的人操縱設于轉向桿上的兩防水繩進行控制,拉動左端防水繩小船向左行駛,拉動右端防水繩小船向右行駛,行進到指定位置便停止小型電機的工作,使拋料裝置位于指定位置。
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jié),而且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實用新型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范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實用新型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