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液體肥料水肥一體化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全自動液體肥料配肥站系統。
背景技術:
液體肥料養分均衡,吸收利用率高,能直接被農作物吸收,便于灌溉施肥和機械化作業,適合于蔬菜、花生、花卉等經濟作物的施肥。但因包裝費用高,不宜長距離運輸等原因致使液體肥料的價格遠高于普通肥料。液體肥料的包裝成本為每噸500到6000元不等,占總成本的20%以上,配肥站則解決了這個問題。就近建設配肥站則解決了液體肥料不宜長距離運輸的難題,運輸成本又能降低10%。算下來,農民的肥料投入成本可以降低45%。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夠明顯降低液體肥料包裝及運輸成本,且能夠實時監測作物及土壤墑情,并通過無線傳輸系統及時傳遞給自動配肥終端控制計算機,及時精準的為作物施肥。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下述技術方案:
一種全自動液體肥料配肥站系統,包括自動配肥系統和自動滴灌系統,所述的自動配肥系統包括水泵、水源、過濾器、液體肥料混配系統和終端控制計算機,所述的水源經過濾器進入液體肥料混配系統,所述的水泵連接液體肥料混配系統。
所述的液體肥料混配系統包括肥料儲罐、肥料稀釋桶、肥料稱重桶、氣動泵、電源總控、肥料輸送管道和支撐平臺,所述的支撐平臺支撐肥料儲罐,所述的肥料儲罐通過肥料輸送管道與肥料稱重桶相連,所述的肥料稱重桶通過肥料輸送管道與肥料稀釋桶相連;所述的電源總控安裝在支撐平臺上。
所述的自動滴灌系統包括滴灌管和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所述的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包括土壤水分傳感器、氣象站和無線傳輸系統;所述的滴灌管與肥料稀釋桶連接。
所述的水泵連接肥料輸送管道。
所述的無線傳輸系統與終端控制計算機匹配。
所述的支撐平臺上安裝有排水閥,所述的排水閥安裝在“U”型線路中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能夠明顯降低液體肥料包裝及運輸成本,且能夠實時監測作物及土壤墑情,并通過無線傳輸系統及時傳遞給自動配肥終端控制計算機,及時精準的為作物施肥;減少勞動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一種全自動液體肥料配肥站系統的整體系統框圖;
圖2為一種全自動液體肥料配肥站系統的液體肥料混配系統的示意圖;
圖中,1-水泵,2-水源,3-過濾器,4-液體肥料混配系統,5-終端控制計算機,6-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7-滴灌管,41-電源總控,42-氣動泵,43-排水閥,44-肥料稱重桶,45-肥料輸送管道,46-肥料儲罐,47-肥料稀釋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圖2所示,一種全自動液體肥料配肥站系統,包括自動配肥系統和自動滴灌系統,所述的自動配肥系統包括水泵1、水源2、過濾器3、液體肥料混配系統4和終端控制計算機5,所述的水源2經過濾器3進入液體肥料混配系統4,所述的水泵1連接液體肥料混配系統4。
所述的液體肥料混配系統4包括肥料儲罐46、肥料稀釋桶47、肥料稱重桶44、氣動泵42電源總控41、肥料輸送管道45和支撐平臺,所述的支撐平臺支撐肥料儲罐46,所述的肥料儲罐46通過肥料輸送管道45與肥料稱重桶44相連,所述的肥料稱重桶44通過肥料輸送管道45與肥料稀釋桶47相連;所述的電源總控41安裝在支撐平臺上。
所述的自動滴灌系統包括滴灌管7和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6,所述的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6包括土壤水分傳感器、氣象站和無線傳輸系統,所述的滴灌管7與肥料稀釋桶47連接。
所述的水泵1連接肥料輸送管道45,所述的無線傳輸系統與終端控制計算機匹配。
所述的支撐平臺上安裝有排水閥43,所述的排水閥43安裝在“U”型線路中間。
所述的自動滴灌系統包括滴灌管7和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6,所述的土壤及作物自動監控系統6包括土壤水分傳感器、氣象站和無線傳輸系統,平均15min采集一次數據,30min向終端控制計算機5傳輸數據。
所述的自動滴灌系統把土壤傳感器、氣象臺監測數據經無線傳輸系統傳給終端控制計算機5,終端控制計算機5根據數據計算作物需肥、需水量,啟動氣動泵42,從肥料儲罐46中把所需液體肥料通過肥料輸送管道45注入肥料稱重桶44中稱重,把混合后的液體肥料通過肥料輸送管道45注入肥料稀釋桶47中混合稀釋,再啟動水泵1把稀釋好的液體肥料通過肥料輸送管道隨水45通過自動滴灌系統中滴灌管7滴灌給作物。
上述雖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所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明白,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以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