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投餌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投餌系統。
背景技術:
投餌,即給水產動植物投喂餌料,是水產養殖的必須養殖工序,實際生產中,需要根據水產品種設定設定相應的投餌量和投餌頻率。其中,為使養殖的水產均能攝取足夠餌料物質,不但需要定時投餌還需將餌料均勻潑灑至養殖池,以使餌料均勻分散養殖池,目前的投餌方式主要還是人工投餌,這樣的投餌方式存在效率低、耗費時間和人力的缺陷。針對人工投餌的缺陷,目前已有文獻報道關于投餌機的制作,主要款式是:設置旋轉裝置,餌料經攪拌后,借助外力,餌料即可潑灑至目標水體。
然而上述投餌機存在不足之處,第一:自動化程度低:現有技術中的投餌機需要人工控制投餌頻率,人工操作投餌頻率增加了養殖的工作量,并且不利于定時、定量投放餌料。第二:分散不均勻:投餌機不能及時移動,潑灑的餌料只能落入養殖池的某一個位置,而養殖池的池水流動性不大,以致餌料不能較好地均分分散,不利于水產動植物攝取足夠的營養物質。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定時定量投餌、均分分散餌料的自動投餌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自動投餌系統,包括料箱,所述料箱設有出料口,沿所述出料口的出料方向依次設有用于控制餌料排放頻率的開關、用于控制餌料投至養殖池頻率的氣聯裝置,所述開關和所述氣聯裝置均電連接有編碼器,所述養殖池還設有用于驅動池水旋轉流動的驅動裝置。
優選地,所述氣聯裝置包括儲氣箱、與所述儲氣箱連接的用于導流儲氣箱氣體的導氣管,所述導氣管與所述出料口交接設置,所述交接位置與所述儲氣箱之間設有電磁閥,所述電磁閥與所述編碼器電連接,所述電磁閥控制氣體吹至交接處的頻率,氣體將餌料一并吹送至養殖池。
優選地,所述驅動裝置包括至少兩個的局部或全部浸于水中的水管,從所述水管的端部插入氣管,所述氣管中的氣流通向所述水管并驅使池水從所述水管排出,每個水管的排水口以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
優選地,所述水管設置有四個,四個水管均勻分布于所述養殖池的池內。
優選地,所述水管設為彎頭水管,所述水管的直管端插入池水,所述水管的彎頭端透出水面。
優選地,所述導氣管與鼓風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氣管與鼓風機連接。
優選地,所述料箱設為漏斗料箱。
優選地,所述漏斗料箱通過支架固定設置。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投餌系統,包括料箱,所述料箱設有出料口,沿所述出料口的出料方向依次設有用于控制餌料排放頻率的開關、用于控制餌料投至養殖池頻率的氣聯裝置,所述開關和所述氣聯裝置均電連接有編碼器,所述養殖池還設有用于驅動池水旋轉流動的驅動裝置。應用中,料箱中的餌料從出料口排出,打開開關,餌料繼續流出至氣聯裝置,氣聯裝置同時排出氣體,此時,餌料與氣體混合,流動的氣體把餌料一并吹至養殖池,其中,編碼器供軟件工程師編碼后,能控制開關和氣聯裝置同時打開或閉合,從而智能控制餌料的投放頻率以達到定時定量投放的效果,另外,驅動裝置驅使養殖池的池水以相同方向旋轉流動,使得落入養殖池的餌料隨水流均勻分散至池水中。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自動投餌系統無需人工控制投餌頻率,通過編碼器即可定時定量投餌,實現了自動化投餌,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旋轉流動的池水使得投入的餌料均勻分散至養殖池,提高了投餌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自動投餌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
料箱1;
出料口2;
開關3;
氣聯裝置4、電磁閥41、導氣管42、儲氣箱43;
編碼器5;
驅動裝置6、水管61、氣管62;
養殖池7;
鼓風機8;
支架9。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及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本實施例中的一種自動投餌系統,如圖1所示,包括料箱1,料箱1設有出料口2,沿出料口2的出料方向依次設有用于控制餌料排放頻率的開關、用于控制餌料投至養殖池7頻率的氣聯裝置4,開關3和氣聯裝置4均電連接編碼器5,養殖池7還設有用于驅動池水旋轉流動的驅動裝置6。應用中,料箱1中的餌料從出料口2排出,打開開關3,餌料繼續流出至氣聯裝置4,氣聯裝置4同時排出氣體,此時,餌料與氣體混合,流動的氣體把餌料一并吹至養殖池7,其中,編碼器5供軟件工程師編碼后,能控制開關3和氣聯裝置4同時打開或閉合,從而智能控制餌料的投放頻率以達到定時定量投放的效果,另外,驅動裝置6驅使養殖池7的池水以相同方向旋轉流動,以使得落入養殖池7的餌料隨水流均勻分散至池水中。與現有技術相比,該自動投餌系統無需人工控制投餌頻率,通過編碼器5即可定時定量投餌,實現了自動化投餌,提高了生產效率;并且,旋轉流動的池水使得投入的餌料均勻分散至養殖池,提高了投餌的效果。
本實施例中,氣聯裝置4包括氣體、用于控制氣體排放頻率的電磁閥41、與電磁閥41連接的用于導流氣體的導氣管42,電磁閥41與編碼器5電連接,導氣管42與出料口2交接設置,導氣管42的氣體吹至交接處并將餌料一并吹送至養殖池7。使用時,編碼器5供工程師根據實際所需的投餌頻率編碼后,編碼器5控制電磁閥41打開或關閉,電磁閥41打開時,此時編碼器5同時控制開關3打開,氣體吹至交接處時,與餌料混合且將餌料吹至養殖池7,即完成投餌動作,使用該氣聯裝置投餌,通過氣體的排放頻率即可控制投餌頻率,即能夠較好地定時早晚投餌,以及每次投餌中餌料的間隔投放頻率,具有結構簡單,易于操作的優點,并且氣體的壓力能較好地控制餌料的投射距離。
本實施例中,氣聯裝置4中的氣體先通過儲氣箱43再通至電磁閥41,儲氣箱43把氣體聚集再排放,利于增加了氣流壓力,從而利于氣體將餌料一并吹至養殖池7。
本實施例中,驅動裝置6包括至少兩個的水管61,水管61接有氣管62,氣管62中的氣流通向水管61并驅使池水從水管61排出,每個水管61的排水口以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利用氣管62中的氣流帶動池水從水管61排出,以順時針方向或逆時針方向依次排列的排水口使得池水形成相同方向旋轉的水流,旋轉的水流能夠使得餌料較好地均勻分散。
本實施例中,水管61設置有四個,四個水管61均勻設置于養殖池7的內周,四個水管61不但節省材料,并使水體較好地旋轉。
本實施例中,水管61設為彎頭水管,水管61的直管端插入池水,水管61的彎頭端透出水面,以增加水流的旋轉度。
本實施例中,導氣管42與鼓風機8連接,便于提供導氣管的氣體。
本實施例中,氣管62與鼓風機8連接,便于提供氣管的氣體。
本實施例中,料箱1設為漏斗料箱,便于漏出餌料。
本實施例中,所述漏斗料箱通過支架9固定設置,以便固定漏斗。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