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黃金芽高效栽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黃金芽種植大棚。
背景技術:
黃金芽茶葉是上世紀九十年代由浙江余姚三七市德氏家茶場場長在附近茶葉地中偶然發現,先后經過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余姚市德氏家茶場、余姚市林特總站等單位近十年時間選育而成,現在已經被引種到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珍稀名茶種質資源圃內。黃金芽茶葉是光敏型黃色系白化茶特色品種,非常珍稀少有,是國內目前培育成的唯一黃色變異茶種,為當前白色系變異茶樹中最新奇、應用前景最廣的新品種,2008年通過浙江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為茶樹良種。
由于黃金芽茶葉與綠色系品種不同,黃金芽新梢都是黃色,植物光合作用能力較差,有機物質生產和累計較弱,主要表現為蒸騰作用所起的降溫自我保護能力差,易受強光高溫灼傷;且黃金芽的育成地在浙江,不耐低溫,冬季極端低溫時易發生凍害。
因此,在黃金芽茶園的日常管理中,需要在夏季加蓋遮陽網、冬季加蓋塑料薄膜,現有的大棚表面覆膜工作量大,頻繁更換膜種耗時耗力。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表面覆膜的安裝拆卸簡單的大棚,本實用新型提供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黃金芽種植大棚,包括大棚支架以及覆膜裝置;所述大棚支架包括棚體及棚頂;所述棚體包括縱向排列設置的豎直支撐柱、設置于相鄰豎直支撐柱之間的水平支撐柱、設置于豎直支撐柱底部的底座;同一側的豎直支撐柱共用一個底座;所述底座因一側開設有導槽;所述棚頂呈拱形,所述棚頂中部上方軸向設置導桿,所述導桿一端與棚頂一側固定連接、另一端懸空并伸出棚體向地面彎曲;所述覆膜裝置包括膜體、設置于膜體中部外側的柔性桿套、設置于膜體內側兩端的安裝桿;所述安裝桿與導槽、導桿與柔性桿套均為可滑動的連接。
需要進行覆膜時,首先將安裝桿一端插入導槽內,再將柔性桿套套于導桿一端,隨后將膜體拉向大棚另一端。
進一步的,所述導桿伸出棚頂之外的部分周向設置有與膜體安裝方向一致的倒刺,這是為了防止覆膜開始時由于膜體的重力導致柔性桿套與導桿脫離,倒刺的設計能夠使得柔性桿套只能向覆膜方向滑動。
進一步的,所述膜體為遮陽膜或是塑料膜中的一種,夏季加蓋遮陽膜、冬季加蓋塑料膜。
進一步的,所述豎直支撐柱為伸縮式支撐柱,所述伸縮式支撐柱由多根豎桿上下相互嵌套,并通過調節閥頭進行伸縮控制,便于根據茶樹的生產狀態進行棚體高度的調節。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夠簡便的實現黃金芽茶園日常管理中的覆膜、除膜需求。
附圖說明
圖1、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圖2、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圖中:11、棚體,111、豎直支撐柱,112、水平支撐柱,113、底座,91、導槽,12、棚頂,121、導桿,92、倒刺,21、膜體,22、柔性桿套,23、安裝桿。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2所示的一種黃金芽種植大棚,包括大棚支架以及覆膜裝置;所述大棚支架包括棚體11及棚頂12;所述棚體11包括縱向排列設置的豎直支撐柱111、設置于相鄰豎直支撐柱111之間的水平支撐柱112、設置于豎直支撐柱111底部的底座113;同一側的豎直支撐柱111共用一個底座113;所述底座113因一側開設有導槽91;所述棚頂12呈拱形,所述棚頂12中部上方軸向設置導桿121,所述導桿121一端與棚頂12一側固定連接、另一端懸空并伸出棚體11向地面彎曲;所述覆膜裝置包括膜體21、設置于膜體21中部外側的柔性桿套22、設置于膜體21內側兩端的安裝桿23;所述安裝桿23與導槽91、導桿121與柔性桿套22均為可滑動的連接。
所述導桿121伸出棚頂12之外的部分周向設置有與膜體21安裝方向一致的倒刺92,這是為了防止覆膜開始時由于膜體21的重力導致柔性桿套22與導桿121脫離,倒刺92的設計能夠使得柔性桿套22只能向覆膜方向滑動。
所述膜體21為遮陽膜或是塑料膜中的一種,夏季加蓋遮陽膜、冬季加蓋塑料膜。
所述豎直支撐柱111為伸縮式支撐柱,所述伸縮式支撐柱由多根豎桿上下相互嵌套,并通過調節閥頭進行伸縮控制,便于根據茶樹的生產狀態進行棚體11高度的調節。
需要進行覆膜時,首先將安裝桿23一端插入導槽91內,再將柔性桿套22套于導桿121一端,隨后將膜體21拉向大棚另一端。
以上述依據本實用新型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實用新型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實用新型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